农村教师五六问
这个星期在安徽金寨出差,主要去了古碑镇和汤家汇镇。这两个处在山脉之间的农村小镇正经历着城镇化建设,道路边上新建了或新建着统一规划的三层楼房,了解到山区农村现在也能实现水电网三通,让我确确实实感受到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次来到这边主要进行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数字化方面的调研,在走访了古碑镇两所中心小学、一所教学点,汤家汇镇一所中心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教学点,看了南溪镇希望小学(第一所希望小学)之后,我觉得农村学校(至少是安徽山区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已经不错,最严峻的问题是农村教师问题。
今天和汤家汇镇中心中学的石老师一起共同讨论农村教育问题,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作为农村一线教师提出很多困惑和观点,对我很有启发,很多是在实际教学中遇到问题,也平时没有太多关注的问题。
一、教师聘任制改革遇到的阻碍
农村学校除了教师老龄化、教师配置不足、缺乏音体美专业教师的问题之外,还面临着如何留住骨干教师的问题。城市学校每年会有教师招聘,农村学校一些比较优秀的教师会通过考试转入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培养出的一些骨干教师就成为城市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汤家汇镇中学去年9月份尝试实行“教师聘用制”,即“学校聘班主任、班主任聘班级教师”,越是优秀的教师被聘的班越多,绩效工资就会越高,从而既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又能留在骨干教师。然而,实施这个尝试却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农村学校是一个熟人社会,教师彼此之间关系亲近,聘谁不聘谁不再是单纯教学能力的问题。另外,如何安排哪些没有被聘用的教师也成为难题,石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安排这些老师作为辅导员,负责批改作业之类的工作。“教师聘用制”是农村学校挽留骨干教师积极尝试,如何实施和改进值得深入讨论。
二、惩罚与体罚的差别,教师如何管学生
石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现在很困惑的问题是如何管教学生。作为教师,学生犯了错误,要不要管教,任何负责的老师都会说“要”。但如何管教,却让老师们非常为难。由于网络上曝光一些老师体罚学生的事件,现在明文规定老师不能体罚学生,实际上,老师们不仅不能体罚,即使话说的太重学生回到家里想不通情绪不好,或者在学校里有磕磕碰碰,家长都会找到学校理论。因为现在这批农村孩子是在计划生育期间出生,家里一般都是一个或两个孩子,家长极为呵护,对那些难以管教的孩子,老师宁愿迁就也不愿意因为好意的批评惩罚惹上麻烦。石老师问,那种扯学生耳朵把耳朵撕破的肯定是体罚,那用戒尺打学生手心记下算不算?老师不能打学生,学生打老师怎么办(最近一期《变形记》中情景)?更有甚者给学生批改作业,只能打“勾”画“圈”,不能打“叉”,因为打“叉”否定了学生,可是如果“圈”和“叉”的作用一样,是不是连“圈”都不能画了呢?惩罚与体罚的界限与差别该如何划分,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如何管教,现在很多老师都在困惑中。
三、农村暑假学生和老师都在做什么
安徽金寨虽然近年来在快速发展,但毕竟还在山区,出去打工的父母依旧很多,留下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还有学校看管,一旦周六日、寒假尤其暑假,这些孩子便彻底“自由”,学业无人辅导自然不必说,有时安全都会成为问题,比如溺水。而另一方面,因为政府规定公办学校老师不能给学生补课,老师们在假期只能钓鱼休闲,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收入不高也很少外出旅行,很多老师就在当地赋闲在家。在石老师看来,现在农村家庭已经不再缺钱,即便是家庭贫困学生也会得到补助,农村家庭缺少的是教育。现在公办教师不能补课,上了大学的学生留在城里打工当家教,而农村的孩子却没有任何补习的机会。虽然允许补课的话,会有类似老师不好好上课把要讲的内容放到补习班的上的情况,但这样彻底不让补课,农村孩子在没有父母看管辅导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业水平,甚至如何保证安全呢?
四、应该鼓励集中办学
在谈到撤点并校政策时,石老师和另外的一位老师觉得应该鼓励集中办学。在来汤家汇镇的路上,搭载的老婆婆带着两个小学生,她说现在南溪镇上租房子陪读,一个月房租100多,总体花销一年要2000左右。石老师说汤家汇镇上也有些陪读家庭。于是我们就谈到了撤点并校造成村小撤掉,很多家庭面临上学远、上学贵的问题。但是石老师他们却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就像我这次调研的两个村小,一个只有6个学生1位老师,一个只有2个学生4个幼儿1位老师,这些孩子都在一个教室里进行复式教学。石老师说,这些孩子虽然可以就近入学了,但是他们的课程开不齐,也不能比较不同老师上课的区别,同学关系简单缺乏正常的人际关系,从长远来看对于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他觉得应该鼓励集中办学,首先应该进一步改善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集中师资开齐开好所有课程,提高住宿条件配备生活老师,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给家庭一定补助让家长到镇上陪读,这样才能真正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五、课程改革如何发动老师参与
今天上午走访汤家汇镇中学是,发现石老师上课采用了分组讨论试教学,于是聊起这个话题。他说金寨县也提出进行课程改革,但是老师参与度并不高,主要现在城市四个学校尝试然后向农村推广,而且进行尝试的学校也是低年级的在进行,一点点地探索,没有进行大规模地推动。一方面,农村老教师比较多,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很难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另一方面,课程改革还没有探索出比较易于掌握的方式,现在年轻的老师虽然在尝试,也觉得对发动学生主动性有帮助,但是具体效果还不能进行评价。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以上,但是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并不能很快的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场所,这个改变只能是渐进的,根据实际进行改变的,如何让更多的老师参与,也将是教育理念一次变革。
六、教育资源数字化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我将要写一份一万字以上的调研报告,所以内容暂时保密,卖个关子,且听以后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