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娘娘腔双面绣清蒸白鱼周武王苏州杂谈 |
分类: 为嘴伤身---舌头也是人 |
苏州可不是一个娘娘腔的地方。
在苏州,我会请你吃道“清蒸白鱼”,慢慢品味便能琢磨出苏州人性格。
很多北方老粗自不量力地点这道菜,我说,之前你要掂量掂量自己,够细心么?够耐心不?如果没有,你有没有个像猫一样能化鱼刺的喉咙?
点白鱼就意味着你揭下了战书。
一筷子下去你会发现,左挑挑是刺,右戳戳是骨头,每一丝白肉都镶嵌裹胁在密不容针的纵横之中。
美味要入口,几乎没有容易的。它都要用各种甲胄保护自己,等待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从味道上说,最鲜美的要算是“老苏州”的白鱼。鱼不足一斤,刺却不少一根,咱们又是一丝不苟的人,拿出了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意志,一边斗争一边品味,一顿饭没个两小时下不来。旅游么,怎能把时间全用在吃喝上?所以,有时我会选择在太湖边的光福镇吃船菜。一条大木船的三楼,看着渔家打来条3斤重的白鱼,活泼泼地欢跳着。
去除了“老苏州”的讲究,北方来客终于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了,虽然吐骨头的频率依然很高。
谈起苏州人,咱北老跟他们交往确实比较累,因为他们心太细脑太活,主意点子一大堆却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
可这也难怪,苏州是历代高官退隐之所,搞过政治的,又保持了财产活到光荣退休,哪有不含蓄的?世世代代的基因就这么传下来了。
现在到深圳市委履新的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曾经把苏州经济比做双面绣——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和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我看来,苏州人为人处事特别双面绣。从正面看是一幅花猫扑蝶,从反面看却成了另一幅鲤鱼龙门,左右逢源,难寻一丝破绽。反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全是顶级的艺术品创造。
不要以为苏州出的多是刺绣、诗画、园林,就以为这里的男人都是唐伯虎、冯梦龙,只会休闲享受。他们就是双面绣性格,闲时吃白鱼、体味鲜美的生活,遇到风浪,内心深处的那种刚硬便体现出来。
有一个白鱼登舟的成语。
周武王一直自强不息韬光养晦,很多大臣建议灭了商纣,他却沉吟不语。
一天,他行舟湖中,一条白鱼忽然跳上了甲板。周武王立刻祭祀决定伐纣,将白鱼当作战神。
后来有人解释,白鱼鱼鳞严密一身盔甲,骨刺纵横,象征刀兵,带着唳气和威武。周武王认为这是上天神喻的好兆头,才敢确定大动干戈。
看来白鱼难对付是从古到今的公论,大家都想享用它却一直为它的威武兵器盔甲所烦恼。而爱吃白鱼的苏州人,不知不觉深得白鱼的真意。
“似鹿犹依草,如龙欲向天”,这是恬淡人的意味深长,我们外乡人不得不察。吃喝玩乐从不简单,别忘了治大国如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