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频繁地遭遇中介,算是见识他们的无孔不入了。
我本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大都市,各种机会繁多,各种选择无数,只要不犯法,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现在发现不对了:
我想出租一间房子,就到网站上贴帖子,马上,电话就像抽了筋一样响作一团。10多个电话全是中介。他们完全不管我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兴趣,就是先问,把你在帖子上公布的内容全问一遍,然后说要看房如何?我答周末可也,于是啪地一声电话挂了。
给我留了一片空白,不过“他妈的”三个字还没骂完,下一个电话又响起。
为什么会接到那么多电话?我发现,一个中介在北京城里有无数的网点,八个网点都给我电话,然后是一个店面的八个业务员都给我电话,让我反复让我陈情。感觉就像当年做了手术,四面八方,或者同一个办公室同一家庭的不同人在问寒问暖,我像是祥林嫂一样不停地倾诉同一个话题和同一件事情。
排山倒海的电话都是我不喜欢的,真希望躲开中介,安安静静地有一户人家来找我谈,我们就像相亲一样,看缘分看是否对脾气。
一个小时再次上网,在新浪等各大网站租房信息里,我的信息都被屏蔽!帖子消失了!也就是说,想租房的人如果不是想恋爱中的一见钟情天作之合,恰巧上网看了我的帖子一眼的话,我们将永远无法相遇!
在如今最广泛的交流空间——网络上,俺遭遇了一场阻击战,小小的帖子只光明了一瞬,就石沉大海永远从网友的视线里消失了。
我明白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了,所谓现代化,就是要做一件事必须使用工具,而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城市好像是给了你体面,让你实现意愿都可假舟楫、借外力,却剥夺了你跟人直接交道的空间和机会,do
it by
myself?别想。
互联网最伟大的精神就是自由的通联!它能破除各种壁垒,达到人与人之间最大程度的交流。中介,可恨的中介!他们破坏了互联网的精神。
恍然大悟,我其实生活在一个被中介十面埋伏的环境,他们像蜘蛛一样盘丝占洞,如果不想被他们盘剥一层,你什么事也别干!他们要用一切手段阻隔你的交通。最好你谁也不认识,啥也不明白,完全傻瓜,拨一个电话,请他们为你提供高尚服务。
可偏偏有人拍照讨厌傻瓜相机,开车拒绝自动挡,做事喜欢亲历亲为,那可真是难到家了。
朋友说,你躲开中介你就在房子四周刷小广告,但必须有个弹跳好的人往电线杆上方糊,不然你一边贴,周边的中介就会出动跟着你后边撕。昨天见到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他当年不就是靠着糊小广告发家的吗?真想跟他交流一下张贴非法印刷品的感受。反正我是揣了一书包的打印传单,和浆糊一瓶,最终还是原封回家。
混蛋中介,他们要剥夺我最起码的尊严。人家俞敏洪是为了理想而糊小广告,可我,总不能为了一个月那点蝇头小利去和中介、环保部门打一场游击战吧?
是的,如果不通过中介我就不能堂堂正正地出租房子!是的,我要摆脱中介就不能做个体面的人,而要干非法的勾当。
紧接着,我想上网查查五一出游的信息。几个电话打下来发现:旅行社已经阻断了航空公司和乘客的交流。你想要打折机票吗?可以,通过旅行社。连航空公司都这么说。
旅行社会告诉你,你想要打折机票吗?请跟团。你想要离开北京吗?有五天四晚等着你。如果我想住三天、或者10天,对不起,你就别买打折机票了!
你在互联网打入云南游或海南游几个字试试,你会看到链接的无限繁荣的旅游资讯。你会有种错觉,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丰富,你会得到中介多么薄利多销的服务。但你再打打电话试试,万法归宗,你得到的只有那个五天四夜。
是的,那是他们利益的最大化,那是垄断产生的步调一致,而繁荣的信息此时还有什么用呢?
我想中国的网络精英中还是有很多理想主义者的。曾经有人高呼:互联网时代,中介将消失了。当时确实如此,我还只是房客的阶段,在网上跟各类房东聊天,几次沟通下来,内心充满喜悦,就是打破陌生感的一种亲近。现在呢,总是一个中介带着两家房客一次看八九套房子。房客们看我的表情如同在超市挑盒装豆制品,冷漠地打量,警惕地审视。租房毫无乐趣,就像生产线上盖一个瓶盖。
不知预言中介消亡的那个精英还在中国否?看看哪个网站不被中介蚕食鲸吞得千疮百孔。而我们网民——这些散客,我们的私人信息全无保证,被中介那些四处打洞的地老鼠个个歼灭。
四通八达只是理想,大同时代还是幻觉。我们被强行按在由中介制定的轨道中,还要赞美服务的精神。套用亲爱的卢唆先生的话吧,“互联网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中介的枷锁之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