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卦菜系

(2007-01-16 21:24:48)
分类: 为嘴伤身---舌头也是人
八卦菜系  上海菜向来让人褒贬不一,因为她的“一甜封喉”让很多人无法消受。于是聪明的上海人在外地开馆子的时候小心地多加了点盐,以牵制甜腻的力量。但上海菜就是上海菜,终究风格使然,再咸下去就成了淮阳菜,再辣一点便是江西风味,再淡一淡不就靠向了粤菜那边?虽然说当今世事的发展趋势都在寻求大一统、一体化,但中国这八大菜系也兼收并蓄了,不就煮成了中华一锅汤?谁还爱吃!
  可偏偏饭馆的口味在变,刚开的时候相当特立独行的味道,不须一年,肯定会心甘情愿地随波逐流,变得我舌头上的味蕾即使百花齐放也找不到它原来的风格,好像处处有所本,又全然不是味儿,最后气得枯死口中,见什么便混沌一咽,只求填饱肚子。
  所以吃饭也成了苦恼的事情。朋友小别重逢,分外亲热,可一到商量去哪里吃饭了,大家都把选择吃饭的地点当作苦差使,互相推诿雍荣揖让,最后,那个必须拿主意的人愤愤不平:“随便随便都随便,那咱们去吃随便吧!”
  那些饭馆装修迥然相异,字号各领风骚,而味道如此雷同,可不是吃什么都一样,所以吃随便也对。
  虽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大菜系都是中国人口腹之欲的太极衍生出来的,所有的风格到最后的境界也必定是万法归宗,只有一个——便是食不厌精。
  尽管所有的菜都该按照大众的口去调,但是,爱吃辣的人,未必爱吃上海菜加尖椒,爱吃甜的人未必喜欢湖南菜放桂花糖。想吃贵州的爱情豆腐,又受不了鱼腥草的怪味道,去掉鱼腥草,那就不叫爱情豆腐,叫油炸豆腐;想吃芥末鸭掌,又怕鼻子受不了,只放一丁点芥末,那根本就不是芥末鸭掌。芥末的量一少,它就仅仅是调料,哪家馆子因为菜里加了点盐,就叫盐炒白菜、盐炒鸡丁的?
  品尝纯粹的味道,并不能像某个产品广告描述的那样,第一次轻轻一抿,立刻点头微笑:味道好极了!每个独特的滋味都需要点适应的时间,让味蕾充分的舒展放松,比如木瓜、榴连、臭豆腐,一见钟情固然好,文火慢炖说不定还历久弥新。古人为什么要反对浅尝辄止呢,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难怪,现在的人越来越生活在高度重复的快节奏生活里,早晨起来打开电视,一共42个台,都在播电视连续剧,翻来复去就是那三四个。出门买报纸,就是两张面孔,一种是严肃的官方报纸,一种是美女作态,娱乐消息。再一翻杂志,话题就几个,大家都反反复复地说,反正这个社会就是资源共享的。再走几个地方,眼里充斥的是COPY的城市布局和建筑,COPY的微缩景观,甚至是COPY的公共厕所。
  在唐人街吃中国馆子的时候,虽然满嘴嚼的都是中菜为体,洋味为用,都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精华,可胃却好像不太给面子,一阵阵的反酸。看着老外们吃得热气腾腾、红光满面,我突然觉得有点害怕,不会若干年后,随着西风东渐,北京的饭馆也演变成这样——将世界浓缩在一盘小小的菜中。那我一定要走回家庭走进厨房,作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当然了,学艺还是要趁早,不然到那时,连菜谱也跟着交叉融合了,改得处处加糖加冰加番茄汁了,我该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为龙虾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