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为嘴伤身---舌头也是人 |

懒懒地靠着墙发呆,快中午了,太阳明晃晃地让我的眼睛发酸,一只喜鹊在对面楼的屋顶上散步,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这时候,一股浓浓的香味飘进来。
这是一股勾魂摄魄的香味。
是红烧肉的味道,加过花椒和大料的那种。好像还点了些冰糖,粘粘的。我移步到窗口,没听见楼下的炒菜声,是谁家的红烧肉呢?我的精神好了一点。它一定红红的,必定有一层薄薄的肉皮和肥肉,咬在嘴里松松的,嚼起来,在上颚后面盘旋一种厚实的香味。它一层层地晕开,一直霸道地占领胸腔和后脑。
可惜在达到一时精神上的愉悦时,胃里更空了。
我已经没有力气完成一块结结实实的冻肉变成一碗红烧肉的物理化学过程了,只能缅怀一下孔夫子。
是他向历史证明,肉是好东西。因为他曾经要求弟子进贡蜡猪腿才肯教授儒门绝学,听到美妙的乐曲读到好书,会感叹“三月不知肉味。”将肉和知识的价值等量齐观,可以说够坦诚的了。
在历史的第一次百花齐放以后的中国人就不太真诚了。诗里文里避之唯恐不及,其实也并不是只有穷酸得棒子面饼加大葱的人掌握文学武器呀。多少读书人最后都混到了封妻荫子“朱门酒肉臭”的程度了。什么花香粉香、诗香茶香、土香马蹄香,连愤世嫉俗的贾宝玉说出的,有十分想象力的——药香都是素的。真遗憾!
在寒窑里苦读了16年的古代知识分子应该和我现在有同感:十香大补丸抵不过一碗红烧肉。
红烧肉是武松,能干脆地粉碎馋大虫的袭击,在唱武生戏中是把好手。梅干菜烧肉则是穆桂英,唱作俱佳色艺双馨。在红烧肉的周围码上梅干菜,可吸掉肉里的油腻,让人在吃了三四块之后,仍战斗力不减,能将剩勇追穷寇,使肉皮的美容功效发挥到极至。
把红烧肉剁碎了裹进饼里,加上香菜、榨菜末,味道绝佳。而将香喷喷的碎红烧肉和在菜、鸡蛋里当混沌、饺子馅也别有一功。就像李保田演配角——戏好也值。
红烧肉的汤更不能浪费,下面好吃,但比较通俗。江浙一带会用肉汤作小混沌汤,在里面放上紫菜、海参。人吃的几乎是一碗面皮,但实际是润物细无声,全补在身上了,一点不糟蹋。而东北的做法是用红烧肉汤和土豆泥,鲜美无比。比西方人土豆泥拌奶油亲切多了。
家里的铁炒锅,里头很干净,但外面油腻腻的。我虽然此时已经饿得浑身发软,仙风道骨,还是可以聊以自慰:
红烧肉会有的。
前一篇:给亲人剥的瓜子最好吃
后一篇:考证给悲天悯人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