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观戏

(2023-03-19 22:15:38)

   老话说“正月过年、二月赌钱、三月看戏、四月种田”,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发展的进程加快,以前的一些习俗也在渐渐淡化,人们常讲的一些习俗也是渐行渐远。

    但在慢节奏的乡村里,这些习俗也还是有所保留的,偶然接触,莫名会增加几分亲切感。

    这不,今天上午,在乡下有幸观看了一场农村戏曲。

     时下的农村,虽说是桃红李白春光明媚的时节,但实际节令还是在农历闰二月时候,赌钱的场合在一些认为小来戏的人们来说,闲暇之余。来场小麻将作为娱乐嬉戏也是文娱活动的重要形式,小打小敲输赢不多开心取乐。

     这是农村普遍的消遣方式。

     但戏曲表演却是难以见到。

     我有幸看到,还是在岳父家里有了这个机会。

     昨天就到了岳父家中。

     听岳父他们讲附近的肖庙村有唱大戏的还挺热闹,他们核计着中饭后要去观看。

     我倒是不感兴趣,岳父他们兴致勃勃。饭后我挺困的,睡了老长时间,等到醒来时分,已是三点多了,家中了无人声,妻子发来微信说他们在肖庙看戏。怪不得家中如此冷清呢?

   我随手回一个消息,要接就讲一声我去接他们。

其实接他们,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走。

因为岳父下身瘫痪十几年行走不便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去的。

稍晚一些的工夫,妻他们嘻嘻哈哈地回来地回来了,看样子,这看戏看得挺快活。妻还问了我关于唐朝薛平贵的事情,我多少有些蒙,因为我知道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对于薛平贵的事情多少知道是跟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关系,但多少也是戏剧传说,真实事情说不上个所以然,但也知道他们看的戏码是和薛平贵有关。

最主要的是看到岳父情绪也很振奋。

这老爷子年轻时在乡里米厂工作,也是个老知识分子,为人正直,声名远播,还是当地的县人大代表,很受四乡八十里的乡民爱戴,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农技员,他指导乡亲种植庄稼也很有一面套,所以属于实力信任。后来因为脑基底动脉压迫,经过几次三番治疗,最终还是效果不大导致下身瘫痪,这一晃已是近二十年。

好在有岳母和家人照顾,虽是不能行走,但身体状况也还好,声音洪亮思维清晰。

可惜的是不能出去。

妻子前两年给他买了辆电动轮椅车,稍稍可以自行操控在家门口晃悠。

这今天下午,就是大舅哥推着他去看戏,一边有电动轮椅助力,大哥还可以看着他推着车行进,就是有点累。

今天早晨,老爷子还想过把戏瘾,一早起来,就吵吵着要去看戏,岳母怕不方便就老是阻拦,大哥也讲要去就早去。

但我想的是开着妻的电动四轮车一起去,但就不知道岳父可能在车上坐那么久。

但犹豫归犹豫,到了八点半多的时候,我们还是把他边搀带抱地安置到车上坐下,随后岳母和大哥也坐到了车上,妻是没位置,但她倒也很高兴,看到父母能一起去看戏,让父母高兴,不也是她心里想的事吗?她随口讲你们看戏我来烧饭,好来,出发。

开着我的小四轮,不一会来到距离三里多路的肖庙村。

一上大坝,就看到以往开得老快的车辆都如同龟速般行进,原来大坝上老早都已聚集了很多村民,将以往宽敞的道路阻拦多狭窄了许多,那些村民把两轮的三轮的车子停在大坝的两边。人呢,有不少坐在春天时节已是绿色盎然的大坝边上,选了一个高高的位置俯瞰下面早已搭好的戏台。

更有些性急的村民,搬着小板凳坐在离戏台不远的下坡道上。现场的喧哗声不绝于耳地传过来,人们交头接耳地兴奋地等待着大戏的开场。

村子前的广场上,正是戏台所在的位置。

红黑蓝交错的帷幔搭起了一个有十多个平方的台子,一边有了几个乐师已在开始调试乐器,麦克风里传过来咿咿呀呀的乐曲声。

等到九点钟,喇叭里传出了报幕声,“今天我们演的戏叫”,没有刻意制造了舞台气氛,只有简短的报幕声,直截了当,戏班子在乡下走乡串户,也知道这过门的话语根本无须,人们需要的是尽快看到唱戏的开演,他也知道人们的心理,所以这些繁文缛节都是无须。

嘡啷啷,一阵乐曲响起,演员走出后台,表演正式开始。

这出《洛阳坡》讲的是东汉开国之初,一家人因为父亲进京赶考,母子三人跟随,中间变故失散,导致父子分离夫妻分散,后来又机缘巧合终于团聚,因为长子嚣张跋扈夫妻势利贪财,最终导致不孝之子遭到报应的故事。

故事情节倒是简单,但在戏剧的演出过程中,也起到了教化百姓的有益作用。

人们看的是津津有味,其间只有陆陆续续前来的人们,鲜有中间离去的,人们或坐或卧,欣赏着戏剧的演出,中间随着情节的发展,人们的情绪也跟着变化。

这乡村的场子,唱戏地看戏只有感情上的互动,这给以往在家里只能看着电视里的戏曲的人们增加与电视不同的现场体验感,久违在家中的人们仿佛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的鱼儿,大口大口呼吸着,品尝着这乡村大戏,乡村生活的真实感质朴感跃然而出。

最多的还是那些老人们,他们年轻时的喜好在这里又一次得到满足,他们戴着老视镜,眯缝着眼,仔细地看着舞台上的人物,看着他们扭动着腰肢,嘴里唱着淮河边的人们喜欢的四季推子的曲调,这快活劲儿,不次于晒着和煦的阳光来得更舒服。

孩子们是戏台周围最欢乐的人群,他们笑闹着追逐着,他们的欢乐来自和他们家的爷奶们带着来看戏的兴奋。只是他们的兴趣更多是和小朋友嬉笑打闹,更有聪明的小贩在旁边摆上小吃摊或卖上个小玩具,借此人多集聚抓住个赚钱的商机。老人们能够满足孩子们买点吃或玩的愿望得挺好,但也有不能遂孩子所愿的惹得孩子噘着嘴跟在老人后面讨要零钱,不高兴的老人攥着拳头作势打在孩子身上,可孩子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直到老人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才作罢。

乡村的大戏,说是一场满足视觉需求的盛宴,其实也是乡民们来场社交的舞台。平常不见的人们,此时有功夫来看戏了,招呼声此起彼伏,一张张笑脸洋溢在戏台的周围,人们放下了平常的拘谨,也不讲究个坐相站相,以舒服和看到为标准,时不时还小声讲着什么,男人们看到熟人们,忙不迭递上香烟,女人们欢快地唠着家长里短,或许正如抖音上所说的三个女人一台戏,你看三个女人交头接耳间,没准村里的大事小情就传播远方,台上的人在演戏,台下的人在看戏,台上的戏和生活中的戏,就在这当间上演着,人间悲喜,都在这里。

岳父身体也挺好,坚持着在车里坐了一上午,脸上笑逐颜开,看样子,是因为看到一场久违的大戏而高兴,他高兴,我们也高兴,一上午,看了场戏,也让老人高兴,当是不虚此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