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西湖:欧阳修魂牵梦绕之地
(2023-02-13 22:16:19)
消息传来,欧阳修非常欢喜,当即决定回到自己所曾为官的颍州,这次是带领合家老小,也就是拖家带口,记住是举家而行。
本来说到告老还乡的事儿,一般来说都是说回到自己的故乡,出生或生长之地,不说是衣锦还乡了,至少从叶落归根的角度来说,也是本该是回到故乡。
而对于欧阳修来说,这下衣锦还乡绝对可以名副其实地回去,以他一生的政治生涯的成就和文学才华,家乡也是期盼着他回去可以光宗耀祖,他也可以称得起这个想法。完全不必如西楚霸王所讲衣锦夜行。
可是他最后的归宿却在人们的通常的想法中拐了个弯。他没有回到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而是回到他22年前曾经为官的颍州。
何以为此?答案是因为他为之魂牵梦绕的颍州有他平生喜爱的西湖。
或许人们都知道的是杭州西湖。是的,杭州西湖名声显赫,盛名天下。而颍州的西湖宛如小家碧玉一般藏在深闺人未识,但有的时候,这块碧玉也或许如璞玉一样,等待着机缘巧合,让有缘人来结识,从此一举成名。
而欧阳修在22年前来到颍州一段时间不长的仕途经历,却因此而结识下了与之不解的情缘,从此,颍州西湖而名声更为远播,而欧阳修的晚年生活也在这里开启了新的篇章,并终老此地。
来到颖州之后,在他为时不长的晚年生活中,他一口气写下了十首关于颍州西湖的诗词,都命名为《采桑子》,从不同的角度吟咏了颍州西湖的美丽风光,从他这些词作的集中程度来看,均是写于致仕之的这一段时光,虽然欧阳修也不会像出家修行之人可以预知自己的升天之时,但当年的九月份即去世的他,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写下了皆是传世之作的精品力作,也足以想见他对于颍州西湖是何等的喜爱。
十首篇幅不长,但今天只择其中一首来欣赏。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只是因为他多年前曾经任官过的颍州,便留下了这样一段旷世情缘,就像他曾经同样任官过的滁州一样,与醉翁亭的一段游历,便如同春心不老,写下了《醉翁亭记》,从此以后“醉翁之间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同样的意趣,留下了与陶渊明相同的山水情缘。
正因为与颍州西湖的这段留恋,欧阳修是多么的盼望再来场与其的终生相生,他是这样设想着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且朝廷也出于对他的政声和文采的敬重,满足他的请求 ,得以使他在66岁之年在这个风光如画的西湖边上颐养天年,欧阳修可是其乐陶陶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