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颍州西湖:欧阳修魂牵梦绕之地

(2023-02-13 22:16:19)

    公元1072年,经过屡次的上书,宋神宗终于同意欧阳修致仕的请求,批准其告老还乡。

消息传来,欧阳修非常欢喜,当即决定回到自己所曾为官的颍州,这次是带领合家老小,也就是拖家带口,记住是举家而行。

本来说到告老还乡的事儿,一般来说都是说回到自己的故乡,出生或生长之地,不说是衣锦还乡了,至少从叶落归根的角度来说,也是本该是回到故乡。

而对于欧阳修来说,这下衣锦还乡绝对可以名副其实地回去,以他一生的政治生涯的成就和文学才华,家乡也是期盼着他回去可以光宗耀祖,他也可以称得起这个想法。完全不必如西楚霸王所讲衣锦夜行。

可是他最后的归宿却在人们的通常的想法中拐了个弯。他没有回到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而是回到他22年前曾经为官的颍州。

何以为此?答案是因为他为之魂牵梦绕的颍州有他平生喜爱的西湖。

或许人们都知道的是杭州西湖。是的,杭州西湖名声显赫,盛名天下。而颍州的西湖宛如小家碧玉一般藏在深闺人未识,但有的时候,这块碧玉也或许如璞玉一样,等待着机缘巧合,让有缘人来结识,从此一举成名。

而欧阳修在22年前来到颍州一段时间不长的仕途经历,却因此而结识下了与之不解的情缘,从此,颍州西湖而名声更为远播,而欧阳修的晚年生活也在这里开启了新的篇章,并终老此地。

来到颖州之后,在他为时不长的晚年生活中,他一口气写下了十首关于颍州西湖的诗词,都命名为《采桑子》,从不同的角度吟咏了颍州西湖的美丽风光,从他这些词作的集中程度来看,均是写于致仕之的这一段时光,虽然欧阳修也不会像出家修行之人可以预知自己的升天之时,但当年的九月份即去世的他,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写下了皆是传世之作的精品力作,也足以想见他对于颍州西湖是何等的喜爱。

十首篇幅不长,但今天只择其中一首来欣赏。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读过一遍后,给人的感觉全词的风格是清新恬淡的。读来犹如一杯小酒,饮后让人神清气爽。

  先来看看起首几句“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百花盛开时节,本来是春光明媚之时,也是春天最美的时节,西湖那时可以说是最美的景象,不由人不流连忘返。但西湖的美不仅是在于百花盛开的时候,它的美丽并不在于依靠百花的点缀,就像真正的美人是在骨不在皮一样,脱去盛装,去除粉黛,素颜的西湖本来就很美,美的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以虽然晚春时节,满地的落红,飞扬的柳絮,但也掩不住西湖的美颜,再加上杨柳依依,垂下万千绿色的丝绦,随意横斜在碧绿的水边,和风温煦,令人沉醉,这样与众不同的美不由得不吸引得欧阳修退休之后不回到自己的家乡而回到千里之外的为官之地。作为一代文宗的欧阳修更是有一双发现美得别致的眼光,不然的话,何以回到这并不属于繁华的闹市的颍州,虽然与大都市的汴梁也不过几百里之遥,但,他没有留在京城,而回到了较远些的颍州。

只是因为他多年前曾经任官过的颍州,便留下了这样一段旷世情缘,就像他曾经同样任官过的滁州一样,与醉翁亭的一段游历,便如同春心不老,写下了《醉翁亭记》,从此以后“醉翁之间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同样的意趣,留下了与陶渊明相同的山水情缘。

正因为与颍州西湖的这段留恋,欧阳修是多么的盼望再来场与其的终生相生,他是这样设想着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且朝廷也出于对他的政声和文采的敬重,满足他的请求 ,得以使他在66岁之年在这个风光如画的西湖边上颐养天年,欧阳修可是其乐陶陶矣。

    退休的生活是恬淡闲适的,尽日的诗酒唱和以文会友的乐和,是他晚年追求的赏心乐事。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笙歌喜乐终有尽时,友人散去,留下一人独立春风,让欧阳修顿生寂寞之感,春色无边中,只留下一位白发老翁形单影只,寂寞空庭春正晚,欧阳修的心情也为这短暂的寂静而生发出几分惆怅之意来。慢慢踱步进入室内后,面对清静的净舍,一时找不到可以会意得知音来唯见帘栊外,潺潺的细雨中,两只燕子呢喃出声,在雨中翻飞。晚年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颍州后,可以和自己所钟爱的西湖有个余生相伴的乐趣后,能有三五知音相伴,共会于西湖山水之间,好似神仙生活,其间真是一个乐字了得。寂寞归寂寞,但能一了心愿,也是此生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