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懂梭罗

(2022-11-23 21:43:03)

看到知乎上讲的遇到读不懂的书时是否要硬着头皮读下去的问题,我也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首先,要在懂的这个话题上研究一下。持书在手,事先必须得明白这懂与不懂是真是假?如果真的不懂,建议尽快放下,不要浪费时间。但如果说略略懂点,还要问你当初打开这本书的目的为何?是什么吸引了你?
    然后,哪怕是知道了一点原因,读了它而有获得感新奇感,那么,时间有的话,请你读下去。即使是枯燥乏味折磨心性,也请你硬着头皮读下去,把它当成按捺心性的任务,读完之后,至少会有油然而生的释放感,不信你试试。当然,还有渐读渐懂的收获感,这些,是你在读这样的书籍之后必然的体会。
    之所以这样说,是来自我自己的体验。
    多年以前,我在一个小书摊上看到了梭罗的《瓦尔登湖》,一眼看见,是因为在那书摊上的一堆旧书里,居然会有一本崭新的薄薄的书本,黑白相间的朴素设计,就像一块璞玉等待有心人去发现,而我,就是这个有心人。我略略一番后,被其中。清新隽永的文字所吸引,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买下了之后,我也没有立即去读,权当是充实我的书柜,甚至还有几分附庸风雅的自得,看,本人书柜子里是有几本有思想深度的书的,装点门面嘛!
    事实上,我是因为还有几本别的书要读,实在无暇顾及新入手的书,何况那时候的我一买就是几本,既是自己所买,也绝不会如袁枚教导黄生一般“书非借而不能读也”,买了就得去看,否则也背离了买书的初衷。
    但在那几本书看完以后,望着经常在我取书时就在手边的瓦尔登湖,我想,总该看看了吧?
    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

字,倒是都认识。但是,看看,居然令人不忍卒读昏昏欲睡。
    为啥?
    我不知道一百多年前的梭罗在近乎隐居的状态下,何以会写出这样的唠唠叨叨的文章,细密之处宛若针脚,正因为过于啰唆,看了一些忍不下去弃置一旁。
    可是,对于一本没有读完的书,心里始终还是放不下的牵挂,思思念念觉得不读完就像没完成任务似的,觉得对不起书也对不起自己。搁置了一期,还是硬着头皮又继续下去。
就这样,再难读,哪怕是味同嚼蜡,一天五到十页的数量,半个月左右,还是终于读完了。
    读完最后一页,我习惯性地在惯性地在末页记录下了何时读完一天几页历时多久,才如释重负地舒了地舒了一口气
    读完之后,虽然对梭罗的写作风格不很认同,但对他在离群索居的状态下,通过独自一人与天地湖泊森林草木的对话,体会到梭罗何以会写如此细腻的文笔,正因为与世隔绝的独居,一个人才能深切真实的剖析个性心灵,那种“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孤独,读懂了人生在世的真切意义,让心灵受到了涤荡,抹去了许多的蒙尘,体会到了六祖慧能的那个著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澄澈清明境界,读之不白读。
    我也读懂了梭罗。
    而作为名著那穿越时空的对话,也结结实实地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充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