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话题叫“你不合群怎么办?”
(2022-11-26 18:12:09)
从我小时候说起。
我总是习惯于一个人独处。
或许是我生活的那个小村庄里,我家本来就是小姓,人家都是兄弟玩伴成群结队,有因为是同姓的缘故,而我姐弟四人只有我一个男孩,与他们玩耍的时候不论是我的主观感受,还是事实上的行为,我融入不了他们,而他们也没有真正把我当成伙伴。
就在有时候我以为是表兄弟关系的原因,我可以借以和他们有亲近感的机会时,他们同姓的天然关系让我明白了我与他们的距离。
我在孤独中度过了童年。
上了小学以后,我已不再和他们一起玩了。
因为我对此已不感兴趣。
因为我有了同学,其实也不过三两人而已。只是我从不主动去接近他人,只是志趣相投也便有了少之又少的好友,或有那么个极个别的因为我成绩好的缘故,主动来接近我,经常的带点吃得在他以为是好东西,其实也就是农村平常多见的辣疙瘩头,但我认为东西虽小,但同学有这份心意,也就与之输诚相交。
只是这样的友谊在那个年龄的我看来,有点小功利,但也很纯洁,我以为是。
离开了小学这份友谊也就不复存在了,只是曾经的一段过往。
这也是我极少的友谊中的一段。
进入初中以后,交往范围的扩大,认识的同学也多了起来。尽管多是多了,但要好也只是个数级的存在,最要好的仅只一人。
对我来说,其实这并不是我想要关系。而我只是关我的世界,学习是我唯一的爱好。
在那个初中校园里,我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同于校草的形象,成绩之好是我最亮眼的宣示。我的名字即使是在我上中专以后,还是被我的数学老师推崇的统治了校园几年。羡慕嫉妒很怕是那时候的同学讲到我的主要反应。
我不与他们的大多数合群,我有我的世界。
我不接近他们,而他们也不骚扰我,成绩好地向我学习,成绩差的自动拉开了距离,而无论是好与差对我来说都是一样,友好共处互不打扰。我也很想和他们有在一起的时候,但时间志趣个性也难以允许。
我的存在,已然是当时最亮的光,也不在意象月亮一样吸收更多的太阳的热量了。
在绝大多数的同学成绩不好未能上了高中或有的同学继续上高中以后,我是班级唯一的另类,离开了他们,上中专去了。
尽管我后来因为怀念他们,去看过他们几次,但仅是看到而已,有短暂的亲热,更是长久的别离,没有那种因分离而刻骨铭心的感觉。
不合群就是我的标签。
上中专和进入社会后更是如此。
当着别人有三五成群的朋友结伴而行的时候,我,永远都是一个人的孤独的存在,无论是从形象上还是行为上,以至于我的一个同事曾生气地责备过我。
其实我也并不是排斥别人,只是我有自己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与书卷为伴,和文人交友,穿越时空的过往,留意于历史的风云,我的世界并不孤独。
人的本性决定了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不合群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只是性格的因素,决定了个人的喜好,我也并不是刻意的寻求孤独的存在,此生以来,我的同学有那么几个长期的交好,这个关系不仅仅是校园里,社会上。我从不排斥友谊的存在,只是也不寻求友谊的挽留。
成年人的世界,多的是生存,多的是平淡,多的是责任,或许,不合群是生存的本质;合群,只是一种可以拥有的状态。
不合群,并不意味着独处的另类,离群索居之时,仍然可以如梭罗一样,有更多的思考,让思想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能够尽情地畅游,不合群不好,可不合群得怎样对待,你的世界只属于你。
但怎么说起来,不合群的个性总归是带点负面的成份在内,只愿你有所改变,走出负面,走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