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德行(16 生命力) 读书笔记(连载17)

(2006-12-11 15:43:34)
分类: 天“方”夜“谈”
这里的生命力是生理的生命力,不是指心理的(中国文字就是这样的含糊)。

作者将“爱生孩子”“爱钱”列为国人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这是很有意思的,也是抓的很准的。

之所以“爱钱”,是因为太穷了,资源太缺乏了,大家拥有的东西太一致了,自己没有新奇的东西能够换成钱。而户籍制等的禁锢和约束太多了,自己没有能够换成钱的手段。钱就成了最缺乏的东西了,劳动力不值钱,连孩子、女人都不值钱。

“爱生孩子”的现象也能够解释。因为都在“闲居”。既然皇帝不让出门远行,自己也无钱出门远行,就只有“居”了。又没有可以做的事情,是为“闲”,又没有节育措施,多生孩子也是自然的了。

“生”又是和资源相关的,这个帐好算。如果养一个孩子所需要的资源不多时,便会多生;反之,便会少生。解放之后,只有农村愿意生孩子,城市的居民是不敢多要的,因为没有地方住,没有钱买粮食,也找不到工作。进入21世纪了,城市居民更不敢生了,养不起了。农村的情况不一样,大多数情况下,多一个孩子只是“锅里多加一瓢水”的事情,在对舒适性的讲究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多生自然是流行的。

 于是,夫妻两每两年生一个是正常的。生了这么多,自然就是往锅里拼命加水。干饭成了稀饭。家里已经穷的只有汤喝了,连被子都成了问题,要盖稻草了。衣服只有2套祖传的,出门见人的话,就只有2个人能够出去,其它人光屁股在家里待着。孩子几乎不生病,因为家长也不知道什么叫病。哭是正常的,没有人理会,甚至会招致家长的暴揍。感冒、发烧是不存在的,因为家长不知道这种东西是疾病。摔的走不了路,就在家里自己呆着。也许眼睛就瞎了,也许腿就瘸了,也许耳朵就聋了,这些都不是问题。

 孩子的死亡率是惊人的。幸存下来的,残疾率很高,智障率也很高,而患有耳聋、气管炎、胃病、关节炎、角膜眼等几乎是普遍的。 

显然,这种状况和动物世界没有太多区别。不适应的早夭折了,活着的生命力怎么能够不强?什么样的痛苦不能够忍受?什么样的疾病他没有经历过?死人就是天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这就是中国人生命力强的缘故了,鲁迅所抱怨的麻木不仁就没有什么道理了。 

生命力强恰恰反应了生活在古代中国是多么不幸的事情。 

今天的情况恰好相反了。由于采取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孩子就成了手中捧着的蛋。就生命力而言,不再有古代中国人的那种强悍了。这是唯有在中国发生的现象,而且是剧烈的变化,世界上没有前例的变化,从中将诞生无数唯一的、与医疗相关的事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