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特点

(2009-08-14 08:58:04)
标签:

财经

分类: 实践感悟
                            农业企业人力资源特点
 
农业企业由于产业化、工业化起步晚,市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客户主要以农民为主,加上农业企业公司所在地大都远离中心城市,产品附加值相对不高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企业的人力资源有以下特点(不完全):
一、农业企业人员素质两级分化严重。有一定实力的农业企业对于高管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越来越大,大部分高管人才有的有大企业作管理者的背景或者有的有MBA学历,不管是管理知识和管理实践都有一定的造诣。而基层一线的员工素质有的却相当低,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员非常普遍,有的甚至只能讲当地的方言,内部的语言沟通都相当困难,所以沟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
二、农业企业生产一线员工流动性大。由于农业企业一线人员,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大多是农民工,农民工看中一个工作的主要出发点,或者看中的就是待遇,或者就是最后到手的现金,因此哪里的收入高就去哪里;还由于农民工大多家里有土地,农忙季节可能选择回家抢收,或者因为家庭事务的料理等原因,都使一线员工频繁的流动,并且基本不会给公司人员补充的时间,突然走人的现象普遍。
三、农业企业软环境建设动力较低。由于农业企业员工群体中占多数的一线员工以农民工为主,他们工作的目的比较现实,收入起决定因素,企业文化的塑造,愿景的展望,制度的建设和流程的优化对于他们多数人来讲都比较务虚,因此,多数企业在这方面因为缺乏动力而不愿意在软环境方面投入。
四、农业企业人才本地化现象严重。农业行业人才流动的市场化机制还不规范,人才信息不对称,人才流动无序,企业大都喜欢享受就地取才的便宜。由于文化和便于管理的需要,企业也喜欢近亲繁殖,因此多数企业本地区员工的比重相当大,造成文化和思维趋同,变革意识和对新生事物的接纳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对外来人才抱有排斥的态度。
五、农业企业人力资源体系难以建立。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企业人治情况比较突出,个人说了算,随意性强,缺乏规范意识,造成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薪酬随意性造成内部和外部的不公平,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绩效评估缺乏标准,领导说了算,经常出现工作好不如做人好,企业内部政治氛围浓,扭曲了企业文化。
以上特点只是一个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业界人士来关注农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提升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