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逐鹿海外,浪花淘尽英雄泪
文\周丽君
据中汽协统计,2011年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共出口汽车接近70万辆,其中奇瑞、吉利、长城等起了重要贡献。带头大哥奇瑞一家,就销售了13.5万辆,占了五分之一的份额,同比增长了77.3%。照领头羊奇瑞这样的冲刺势头,预计我国全年汽车出口有望超过80万辆。
要说对国外市场的态度,一汽和上汽一直信誓旦旦。近几年的上汽,一直高喊着出口欧洲的口号。但目前为止,只闻口号响,不见车涌来。实际出口数据中,上汽排名第六,仅出口4.2万辆,一汽则被挤出前十。
并非口号响,就能占领市场。
4、5年前,天津一汽曾一次性就出口过2500辆威志到墨西哥,2007年12月,一汽集团还与墨西哥萨利纳斯集团在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生产组装天津一汽的经济型轿车。工厂预计2010年建成投产,届时将达到10万辆的年产规模。但2009年,该项目被一汽搁置,理由是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同样的危机,却反而成了其他品牌发展进军的契机,不得不说,大江东去浪淘尽,面对困难时刻才看出谁能真正逐鹿海外的赢家。
诸如吉利,正是在国外爆发金融危机后,乘机收购了沃尔沃。以及奇瑞,也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加速了全球扩张业务,在多个发展中国家,建立了汽车组装厂。在当地的市场拓展中,也是越来越无孔不入。就在刚过去的十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秘鲁利马等各国举办的车展,奇瑞一个都不少。甚至在智利等,搞起了试乘试驾。当地时间10月13日,奇瑞智利经销商在首都圣地亚哥隆重举行了奇瑞风云2上市仪式。出席仪式的包括有关领导、智利、秘鲁销售团队代表、各地的经销商代表以及来自智利的各大媒体记者等100余人。
而一汽倒好,人家一个喷嚏,就被吓破了胆。要是几年前一汽真在墨西哥和俄罗斯等建厂,或许现在引领我国汽车出口业务的,就不是奇瑞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加深和新兴海外市场的崛起,以奇瑞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汽车也逐渐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这种品牌的战略转型,现在看来,反而给中国汽车的发展揭开了另一条出路。与其在窝里斗,面对重压和国外进口大品牌搞得你死我活,不如开发国外合适自己的蓝海区域。在那些广阔的亚非拉以及东欧各国,开辟出新的市场来。
我们常说的“走出去”与“走进去”,也正指的是这种战略转移。奇瑞走这条路,走通了,走成功了,走出了海外十几家的生产基地和近千家销售商网络。说明这种路线是合适中国品牌的。
而且,在持续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同时,海外的发展也可以给品牌本身提高形象。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审视这股浪潮时候,就会发现浮夸、依赖、妥协,让上汽一汽,在全球市场的业务,黯然失色,甚至失之交臂。而务实、独立、坚持,则让奇瑞、长城、吉利等,不断巩固着全球市场。
独家发布新浪汽车,转载请注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