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地产评论家杂志周丽君 |
《房地产评论家》杂志
创办策划初稿
策划人:周丽君
目
1、房地产市场简析
2、房地产广告简析
3、房地产杂志简析
4、房地产评论类杂志简析
5、《房地产评论家》杂志定位
6、设计
7、结构
8、板块
9、编辑
10、广告报价
11、定价
12、刊号
13、印刷
14、发售
15、包装
16、副业
17、团队
18、预算
19、投资
20、运营
21、总结
22、联系方式
1.房地产市场简析
房地产投资占GDP2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房价风云变化,更引得世人关注。加之房地产企业快速上市、积累土地等扩军备战姿态,使得房地产行业处于风头浪尖,企业分化加剧,政府政策频出。
宏观态势缤纷复杂,微观个体却目标明确,万科、富力等一心致力于企业规模与质量建设,更加注重整合企业理念、提高团队素养,一批有潜质成为全国性的房地产企业正跃跃欲试,他们渴望被认同,不仅局限于楼盘,而是理念。
2.房地产广告简析
房地产广告形式多样,有户外大型广告牌,有平面或网络广告,也有软文,甚至有小道消息。就有形媒体而言,房地产广告主要集中于都市报与房地产大型网站。
目前房地产广告以楼盘项目为主,由于楼盘的区域性,使得诸如《北京青年报》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强势媒体占据多数份额。另外,房地产销售中,口碑传播被公认为主要途径,使得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楼市》、《新地产》等也瓜分一定市场份额。
与楼盘广告相比,宣传房地产企业理念的广告并不多见。与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企业还仅仅处于卖产品,而非企业形象的现状有很大关系。也注定了,在房地产行情出现分水岭,以及我国房地产企业由地方诸侯走向全国性知名企业的征途中,将潜移默化影响房地产广告的风格与投放。
想必在房地产行业走下坡路时,注重企业整体理念宣传将被进一步强化。不仅出于控制成本考虑,而且也为下一步崛起奠定基础。
3.房地产杂志简析
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也裹足了房地产杂志,目前真正称得上全国性的房地产杂志微乎其微。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地产》、《楼市》等仍旧以北京发行为主。
发行面狭窄,发行数量有限,但并没有裹足房地产杂志盈利空间。与房地产杂志的专业性、口碑性定位有很大关系。有以《楼市》为代表的新闻报道型杂志,有以《中国房地产代价师》为代表的学术型杂志,有以《地产评论》、《蓝筹地产评论》为代表的评论型杂志,还有以《建筑师》、《房地产金融》为代表的分支型杂志。各类杂志的影响面大多局限于业内人士,使得口碑效应特明显。
总而言之,由于专业性与口碑性创造了房地产杂志的利润空间。只是我们还得思考一个问题:市场还有哪些可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4、房地产评论类杂志简析
在媒体传播中,评论型文章往往处于重中之重地位,诸如“社论”往往成为衡量某媒体水准的重要参考,房地产类媒体也不例外。无论《地产show》的杨哲彬,还是《楼市》的蔡岩红,都亲自主刀房地产评论文章。即使以软文或不痛不痒文章为主的房地产媒体,也是高度重视评论文章,往往作为自身的点缀。
随着房地产媒体专业化分工,久而久之,衍生出专门从事评论运作的媒体,受众相对较少,但非常资深。目前广告额度占房地产媒体并不多,但随着房地产媒体分工持续与房地产企业战略调整,房地产评论型杂志的广告客户群体的特色也必将进一步鲜明。目前房地产领域出现的《蓝筹地产评论》、《世联地产评论》等评论媒体,正是这一趋势体现。
《世联地产评论》创刊于2002年8月13日,脱胎于世联地产顾问,注重“案例研究”与图画效果。2004年3月,第二次改版。栏目设置包括案例、金融、人物、图片、市场、专栏、区域、生活、建筑、观察等。
《蓝筹地产评论》杂志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北师大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和北京瀚青国际地产运营机构协办。内容包括封面人物、特别策划、深度访谈、国内外房地产资讯等15个大栏目。
虽然市场已经出现几份专业性房地产评论杂志,但文章写作与编辑等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总而言之,只要房地产杂志定位准确,并且运作出色,总有好日子过。并且评论型房地产杂志更有利于吸引专业人士,实现口碑传播。
5.《房地产评论家》杂志定位
由于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风云变化时代,必然伴随而来的是房地产广告的调整。由于房地产评论型杂文在提高口碑传播效率与符合精英人士阅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为《房地产评论家》杂志呼之欲出奠定坚实基础。
《房地产评论家》杂志整体风格为新锐中性,用新锐感染人,用中性说服人;读者为房地产政策、领导、策划、销售、研究、媒体等资深人士,发行量稳定在一万份;广告客户以培养企业理念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和以强大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团队为主,并兼顾房地产行业的代理、咨询机构、培训结构、楼盘等;设计风格为古典稳重;文章以一千字左右评论搞为主;发布渠道以免费投递为主。
6.设计
6.1风格:古典简约
6.2封面:简单严肃
6.3内页:简约朴素
6.4标题:
6.5标志:
6.6尺寸:257*172
6.7纸质:蒙肯纸(为进口同类纸张价格的65%;适用于图书、刊物印刷,纸面挺刮,手感柔和,对书刊的外表感观、阅读、使用、保存均达到理想的效果)
6.8页数:64P
6.9装订:骑马钉
7、结构
8、板块
9、编辑
以约稿为主,每篇千字稿酬为五百,刊期为一月。
9.1建立一千名写手数据库。
9.2收集写手资源,建立写手交流平台。如房地产评论家QQ群,或房地产评论家圈等。
9.3
9.4出刊后,及时向作者支付稿酬。
10、广告报价
11、定价
每本六元
房地产杂志一般为“厚本高价”,页数在100P~200P左右,封页或广告页所用铜版纸有高达200g的,使其价位一般在10~20左右。由于《房地产评论家》为64P,且所用纸张为相对低廉的蒙肯纸,故定价为6元/本,也便于培养大学生等潜在读者群。
12、刊号
合作他人刊号,或者以书刊发行。
13、印刷
目前房地产领域的媒体印刷用纸流行铜版纸,不仅便于精美的楼盘印刷,凸显色彩效果,而且纸张质量相对较好,凸显杂志高档品味。但铜版纸价格始终是个难以逾越的门槛。
另外铜版纸的光滑与现代气息难以凸显《房地产评论家》杂志的古典气息。但蒙肯纸的儒雅飘逸、富有书卷的特性,倒反凸显出《房地产评论家》杂志的古典气息。而且蒙肯纸在国内印刷技术已得到很好普及,价格相对低。国内自产价一般在6000~7000元/吨之间,而从芬兰、日本等地进口价基本在8500~9500之间。
再者蒙肯纸重量相对轻,不仅降低印刷成本,还能降低邮寄成本。
由于《房地产评论家》杂志广告客户主要定位于扩张型房地产企业的理念宣传上,蒙肯纸印刷古典与儒雅型,更便于凸显企业理念的深厚内涵。也符合精英人士普遍流行的怀旧阅读兴趣。
装订采用骑马钉,每本约 0.05-0.1元。价格低廉,而且实用。
64P,印刷成本控制在每本8元以下。包括所用纸张、设计费、制版费(包括发菲林)、打样费、晒版(PS版)、印工费、后加工费等。
14、发售
发售包括发送和销售,以免费发送为主。每本成本控制在一元八角。
14.1建立数据库。用两个月时间建立容纳一万个业内资深人士联系方式的数据库。雇用两名工作人员,每人每天收集85条信息。每人每月工资一千,包括电话确认等,确保每条信息收集成本控制在一元内。两个月数内据库建立,成本共需一万四。
14.2维护数据库。聘请一名专人维护数据库,包括更换和读者问卷调查等。每月工资一千五,一年工资一万八,再加每条信息维护成本控制一元,一年就是一万。数据库一年维护总成本是两万八。
14.3建立一定市场知名度后,想必会有一定销售空间,把销售工作融入数据库维护员职责内,将其工资提到两千,一年所增加成本为六千。
14.4发送对象与数量
15、包装
印刷厂出炉到读者手中,少不了对杂志包装。成本控制在每本两毛以内。
包装设计:270*190
16、副业
数据库投递、软文写作、会议
17、团队
一名主编一名美编一名助理,主编年薪十二万,美编年薪六万,助理年薪两万四。配置一台两万的苹果机、一台七千的笔记本、一台三千的台式机。办公室租金、物业等一年控制在两万。另外预留五万调剂余缺。
18、预算
18.1年预算标(万)
18.2前两年经营预期
18.3净利润
毛利润*(1-25%的返点率) = 净利润
700*75%=525(万)
19.投资
寻求主要投资者,投资金额五十万
~ 一百万,另外寻求智囊员,投资金额十万左右。
投资者、创办者、智囊者三者净利润分成比例为3:2:1,合作期限三年。
20、运营
l
l
l
21.总结
《房地产评论家》杂志创办关键在第一年前半年市场开拓,一百万前期支出,类似一个撑起地球的支点。胜负则取决第一年后半期运作,如果自身造血功能无非启动,则将前功尽弃,所有功劳,付诸东流。如果运行理想,第二年才是丰硕收获。希望合作伙伴具有战略眼光。
最后要求欲合作必先熟悉本人,因为好策划都是人性张扬。是任何人也复制不了的,除了世间那位唯一是我这幅模样的周丽君。
我打出的口号是:万科是我们的常客。
22、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丽君
手机:1591
Email:zhoulijunr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