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房价变动说不清理还乱?

(2007-05-16 11:46:36)
标签:

房价

分类: 房产评论
 

为什么房价变动说不清理还乱?

房地产评论员 周丽

房价似乎成了房地产行业焦点话题,这一点也不意外,必定任何行业的供需关系都以价格体现,况且随意一个房价都代表着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脸面可以不心疼,但银子不能白流。当然,房价也最明白不过,如每平方米五千,还是每平方米一万,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你尽管掏钱就好。但房价变动,如五千到一万,还是一万到五千之原由,绝不是只言片语可解释。确切地说,引得世人关注的并非房价本身,而是作为延伸的房价变动。人们更关心从五千到一万赚多少,或从一万到五千亏多少。

目前市面上有关房价之所以变动的解释性文章汗牛充栋,但并非全面,有人强调奥运,有人笑话奥运也懊恼;有人强调政策,有人笑话政策也无力……争得人们无所适从。就像庙会里杂爽的,各显其能。

我不是高人,没必要争个面红耳赤,逼着自各说出个房价变动之所以然。只想解释下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房价变动说不清理还乱?

首先根究市场机理。房地产市场由众多参与者组成,每一个参与者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人决策之信息,而价格却是所有决策信息的集中体现,所以每一个参与者对房价自然是一知半解。对任何房价预测,我往往嗤之以鼻,顶多中了狗屎运。

所谓的理性人或经济人,并非强调参与者可以掌握市场全部信息,并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而是强调普通的市场参与者,在面对市场海量信息时,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有限信息做出的判断。

所以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理性人其实并非理性,从而将问题分析引入到制度层面。认为市场的自发性与制度的完善性是价格理性变动的前提。但现实生活中,市场的自发性和制度往往受到破坏。

我把制度问题概括为市场结构与政策环境。使市场结构失衡的往往根源于垄断局面,价格并非自发,而由人为决定,如有些地方GDP增长多少由某个别领导开个会就决定了。由于我国土地属于共有,由政府代理,即使房地产企业数不胜数,但土地供给依旧高度垄断,以至于目前政府土地收入成了房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由于我国宪法权威往往得不到体现,以及私有产权保护不到位,使得契约作用不明显,政策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以至于促使房价变化之诱因让人摸不着南北。

西方较好解决制度问题,我国尚在努力,所以制度难以合理引导房价变化。

由于市场固有弊端,使得对房价之所以说不清厉害乱的分析推进到制度层面,但由于我国本身的制度性缺陷,虽然促使我们应当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以确保形成健康价格机制,但正由于制度不完善的本身,使得制度往往又成了房价说不清厉害乱的根源。从而又将问题推进到对垄断者个人与政策执行者的分析。听话的人,虽然大体会认真贯彻各项制度,不过难免偷懒或追求私欲;贪财好色之徒,虽然总能被腐蚀,但也难免装斯文。至于纯粹的见风使舵者,更是难以琢磨。

人人都知道房价变动与个人预期和决策有关,但个人行为却是说不清理还乱,你说他是神经病,高价还卖房,他却一转手,赚得个不亦乐乎。另外,无论市场机理还是制度,都因个人而生而灭,使得房价变动更是说不清理还乱。

反正日后听别人说房价何去何从,如果闲着无聊,听一听,如果心情不爽,笑一笑。如果手头有余,那就潇洒回。

2007-5-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