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博
陈传江 著
《契丹文珍稀钱币考释图说》读后印象
不久前,由裴元博、陈传江二位先生所著的《契丹文珍稀钱币考释图说》一书由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此书一套三本,此为关于钱币的其中一本)。
本人第一时间购得此书,抽时间读了一遍,并不时根据需要翻看,成为研泉之案头必备工具书之一。鉴于我本人并不懂契丹文,对契丹历史和文化也知之甚少,因此,要说谈点读后印象,自然不敢就学术问题去过多发表意见,只能从此书出版的基本意义上谈点肤浅之读后感想,并以此向希望了解契丹钱币的博友网友作个引荐。
印象之一:开创性之作。稍微了解情况者,均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大汉族观念作崇,历史上对契丹民族的文化长期以来疏于研究,学术考古界过问的也很少,契丹文化史学家与汉文化史学家在数量上相比,前者可以说凤毛麟角。正如本书前言所说,契丹文研究号称“绝学”,全世界研究不足百人。这一状况,导致长期以来,关于契丹历史上铸钱情况的研究处于严重缺失的境况。其直接的后果就是随着近年大兴土木,掘地之风盛行,大量契丹钱币出土后,既难以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又产生了极大的识别困难。因此,如何使灿烂的契丹钱币文化重现原貌,能为更多人所认识,近年来裴元博先生等人顶住压力,毅然决然投入这个生僻的领域,逐步为我们揭开了历史上契丹铸钱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说,这本书作为中国本土契丹文铸币的专门性研究著作,开了先河。因此,其开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首部以契丹文钱币为研究考释对象的专著,二是中国首部具有科普性质的契丹文化专门性图书(包括其它两本书——钱树和牌符)。因此,不过分的说,其史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契丹文钱币的识别和一般钱谱。
印象之二:普及性之作。本书从契丹建国前胡书铸币开始,通过精美清晰的实物照片,向我们撩开了契丹铸币的最初一角。在此基础上逐步掀开其面纱,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深入浅出地将各个时期的契丹文典型钱币实貌和由来、类型、文化政治经济及其社会意义的解读和价值等信息展现在我们眼前。其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契丹文虽然难识,你也可以不懂,但是通过阅读此书,你能够对整个契丹铸钱的历史概貌有一个入门的了解,有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并且能根据其文字结构与铸币形制特点等,记住其典型特征。显而易见,此书作为入门级别的契丹铸币专著,去除了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可以说基本上对得上大众的文化程度以及阅读口味,具有普遍价值意义,是值得收藏者案头必备的一本好工具书。
印象之三:科学性之作。所谓历史学上的“科学性”,并不是指所有见解和结论都必须是马上得到公认,或者就是真理。历史学上的科学性,或者说整个社会科学体系,其科学性皆是相对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研究和你的文字以及考证,是否有可信依据,是否符合逻辑,同时,在还有争议的地方或自己暂时无法全解的情况下,你使用了什么判断词。本书,对契丹文钱币的考释,虽然有一些地方作者还未能得全解,但是,在一些还需进一步研判的币种上,作者坚持使用了较为客观的语调,如“可能”、“基本上”、“有待深入”等字眼。又如,对“赐与军节度使耶律奴瓜”雕刻金钱的考释,作者用了较大篇幅,进行了认真的考辩和分析,并引入仿品进行对比,通过三赏,举一反三,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举证,较为细致和深入的考释了此金钱的由来和存在的真实性,其文字通顺,逻辑顺畅,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之一。尽管这些金钱在今年五月左右,在裴先生的博客上曾引来较大争议,但是,这并不影响其本身方法论上的一定科学性和说服力。其至少作为开拓性研究,对后来更深入确认其真实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价值。因此,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说二位作者之历史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尽管某些结论难免离真理或还有一点距离,但是,其充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以及认真严谨的考证精神和扎实而不虚浮的作风,给我印象颇深。此评价我个人读后认为是一点不为过的。
印象之四:泉著创新之作。我们知道,古今泉谱或者泉研著作。绝大多数就是打拓为主,评语论证稀疏鲜见,初入门者看后往往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使用也只能按图索骥,无法触类旁通,这几乎成了中国泉谱泉著的一个致命死穴。大量后来之人,因不知其所以然,只能以谱载拓图为唯一标准,而食古难化,这一过程中很多人不知失去多少珍品,其又不知绞杀了多少创见之珍品。读本书并同时参读李卫先生著《辽金钱币》一书,两书之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运用了现代照排技术,将钱币实物照以高分辨率照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对出土情况,背景、钱体等进行了较为大量的说理论证,这样做使人能在知其然的情况下,进一步能明白其所以然,并特别有助于人们去识别其它包浆锈色不同之类品,此实乃古今著谱之一大创举。其突破传统钱谱的创新编著方法,值得大加肯定。虽然裴、陈二先生的书没有同时拓图,与李卫先生著作有一点区别,但是,因为此书偏重于考释,李卫先生的著作是考证兼实谱,所以各有其特点,非为什么突出之缺陷。
综上所感,本人认为,裴元博、陈传江著《契丹文珍稀钱币考释图说》一书,充满新意和难得的知识性,尽管其有些地方的考释还需要深入,有些论点也仅仅是作者的推理,然而,在契丹史料和研究参考资料非常缺乏的情况下,存在一些不足,是非常之正常的现象,这一点二位作者在书的前后记中自己也非常清醒的做了说明。作为一名钱币收藏者或者爱好者,在今天,历史赋予我们难得机会一睹契丹钱币诸多实物,实乃一大幸事,同时,有人能倾其精力和财力,为我们能够深入而准确地了解认知乃至敢于去拥有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同样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大幸运!
最后,本书的装帧应该说不错,印刷也比较精美。只是就我个人而言,从平面设计角度上说,其封面封底还可以设计得更“契丹”一些,比如,若能将书名翻译成契丹文,用汉丹双文一主一次来表现,则丹味十足,更加抢眼。当然其书名是否能准确全部翻译为契丹文,我便说不准矣,毕竟不懂,仅是一种希望而已。
以上为一点对此书的读后初步性总体印象,个中言辞,也乃本人一家之言,有感而发,亦与诸泉好共同交流之。
2011年9月于 京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