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本庶佑:做第一个搭独木桥的人

(2019-07-13 16:37:20)
标签:

转载

我做了这么多年研究,一直都觉得做研究很快乐。我从没有感到痛苦而想要放弃。不管是谁,或多或少都曾考虑过自己生命的意义,有的人想赚钱,有的人想把一生倾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人各有所好,但作为一名研究者,要坚持下去的话,必须有强烈的原动力。

如果只把研究当做谋生的职业而不能从中找到乐趣,我认为,世界上还有很多比做研究更的工作你不妨考虑其他职业总之是要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擅长做的事”。

 

关于一流的工作

 

年轻人中间有一种倾向,认为文章发表在有名的刊物上就是一流的工作。但是事实上,与许多人的想象不同,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不是在顶级刊物上发表的。这是因为,一流的工作往往推翻了定论,因此不受人待见,评审员会给你提很多负面的意见,你的文章也上不了顶级刊物。迎合时代风向的文章比较容易被接受,否则的话,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获得认可。

如果你的研究不能推翻定论,科学也就不能进步。当然,你的研究也不会载入史册。学术世界是保守的,如果你不按现有的定论来写论文,你的论文就很难获得肯定,你也会吃到不少苦头,但能够载入史册的研究都是这种研究。

我认为,发表在《细胞》《自然》和《科学》上的未必就是好的研究,倒是被他们拒绝的时候,或许是真正一流的工作。你既然选择了做一名研究者,就应该力争打开新的局面,做别人从没有做过的工作,力争将现有的定论推翻。我认为,让论文更容易被知名刊物接收的研究不会是很好的工作。

我认为《自然》《科学》上的观点九成是不正确的,论文发表十年后,还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只剩下一成。不要相信那些论文里写的东西。也就是说,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一直做到自己完全想通为止。

 

关于研究

 

日本京大有一个传统,就是“与其第一,不如唯一”。这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对于自己的发现,持续地研究下去,扩展开来,世界就会变得很宽阔。这就是我做研究的乐趣。我看到别人挖到了金矿,不想马上跟进去凑热闹,成为众多淘金者中的一员,而是沿着自己的发现,持续地深挖下去。这样反而会让其他研究者会凑过来研究你的课题。

研究者最大的乐趣,就是发现其他所有人都视而不见的小涌泉,把它培养成小河,再拓宽成大河。就像是闯入深山,在无路处开出一条路,第一个在那里搭起了一根独木桥,而不是把别人已经搭好的独木桥改建为一座大桥。

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很广,如何找到以前人们从未曾想到的新东西来?实际上生物学也有困难的一面。演绎的手法是行不通的。不能说如此这般那般地就会有新的发现。因此,不管是多么小的事物,只要是别的研究者还没做的,都可以去做。这一点很重要。

 

关于指导学生

 

我在京都大学读书时,很幸运地遇到几位我的人生导师。其中有早石修和西塚泰美。他们告诉我,不要相信已经出版的论文,说:“读论文时,先要认为它是错的。”怀疑是科学的起点。这是他们教导我应该具有的科学研究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尤其是对于很聪明的学生来说至为重要。聪明的学生很容易相信他们读到的东西,他们会把读到的东西背下来。结果他们拥有很丰富的知识,失去了真正的科学批判精神。

在过去的三十年,我培养了很多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给他们以恰当的指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我自己做出研究更难,如果有人知道培养优秀研究者的方法,我希望他能教教我(笑)。

 

六个C

 

我常对我的年轻学生说,做到六个C。你要有好奇心(Curiosity),这是一切故事的开始。在研究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勇气(Courage),对困难进行挑战(Challenge)。然后你需要专注(Concentration),锲而不舍地持续下去(Continuation)。在这过程中你就会产生自信(Confidence)。自信是在专注和持续的过程中形成的。

简单地说,就是你在发现一个现象很有趣值得研究后,就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付诸行动,然后持续不断地探索,一直到弄明白:“哦,原来如此!”

六个C中,对我来说最难是专注。因为外界有很多声音,有很多不同意见。要让自己保持专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不要听别人的(don't listen to others)”。你当然要倾听别人的见解,但你必须自己思考。如果你读了很多不同的人所做的不同的报告,假如每种观点你都相信的话,你就会感到非常地困惑。你倾听别人是为了获取信息,但你必须思考,什么才是合理的。

你必须找出时间让自己专注,每天花上五分钟到十分钟让自己静下心来。无论是通过静坐、冥想或者其他什么方法,让自己独处一室,与外界隔绝,让自己安静地思考。

 

关于创新

 

创新是一种结果。从异想天开的想法开始,其结果改变了世界。亚马逊、脸书刚出来时,大家都觉得不可能成功,“怎么可能赚到钱”嘲讽有加。谁也不曾料到它们会发展成为世界级大企业。回过头来看,那是一种创新。创新不应该由政府来指挥。由政府来指示要这样做那样做,完全是愚蠢的。政府官员能想到的事情,其他人也都能想得到。象把火箭送上月球那样的计划,只要花钱就能做到的事情,绝不是创新。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完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政府不应该多加管制,而应创造环境,让那些异想天开的人能够更容易进行挑战。

创新的基础是学术。只是引进了技术,那么很显然,过不了多久,技术就会枯竭。日本的学术从明治维新开始,走了150年,一直到了今天才开始开花。将这个基础打扎实,还需要时间。日本必须要有“接下来的150年要怎么办”的长远眼光培育出更为彻底、更加扎实的学术来。

 

日本的研究环境

 

现在日本的研究环境,与我刚从美国回来时(1974年)相比有天壤之别。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日本仍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日本还缺乏健全的评价体系。当然,全世界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特别是日本,因为没有批判性评价的习惯。仅仅因为某人受到了一些人的好评或者论文出现在某些有名刊物上,许多人就认为这个人做了一流的工作;相反地,也有些人因为某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很接近,就用异常严格的标准来评价,在鸡蛋里挑骨头。建设性的又是批判性的评价体系在日本还没有扎下根来。 

(转自微信公号赛先生 》。此公号投稿、授权等请联系地址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