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辽史》中的契丹圣山——木叶山通考(三)

(2019-05-24 10:30:46)
标签:

转载

(二)木叶山在东北平原周围山系中的重要位置

    木叶山是辽西山地,即奴鲁儿虎山脉(包括医巫闾山在内)进入辽西平原与松辽平原交汇处的最后一座小山;也是大兴安岭山脉中部沿乌力吉木仁河、霍林河、洮儿河三河河谷地带自然向南延伸的最后一座小山。木叶山还可以看作是长白山余脉吉林哈达岭由东向西自然延伸到松嫩平原南部的最后一座山。它是区分松嫩平原、辽西平原、辽河下游平原的最重要的地理坐标点。

    木叶山在东北平原板块中具有地理坐标意义。潢水以东木叶山以北,是松嫩平原;潢水以西奴鲁儿虎山以北,是辽西平原;木叶山以南辽河两岸是辽河平原。在东北平原上,木叶山的地理坐标意义是最重要的。他是东北平原的中心地理坐标点。

    (三)木叶山与周边水系山系的关系

    木叶山与辽的永州在同一地望上,都在土河、潢水二水合流的地方。同处辽河之滨,在辽河平原的北部、辽西平原的东北部。这个区域是契丹右大部所在地。契丹部族中的左大部活动的中心地带是在大兴安岭中段乌力吉木仁河、霍林河、洮儿河流域的兴安岭二级台地上。

潢、土二水自木叶山脚下合流,形成辽河,这一点特别重要。潢水是发自大兴安岭中段东南坡所有水系的汇流,其所有支系河流均为西北—东南流向,各个源头水系汇入辽代的袅潭,袅潭泄出后方能称为“潢水”。潢水是形成辽西平原西北板块的主要水系。潢水从袅潭东北方向泄出后形成一段东北向—东西向—东南向长约180公里以上弯曲

 

的弧型主河道,故在《辽史》中有“潢水之曲”的说法。  

    潢水除了有弯曲的弧型主河道之外,由于受嫩江、松花江平原板块以及木叶山阻挡,有120公里南北流向的河段。潢水的南北流向河段也是辽西平原与松嫩平原的分界河,潢水以西是契丹故壤。潢水以东是扶余、靺鞨、女真故地。所以《辽史》中有“潢水之西,土河之北。东潢水,南土河” 的记载。

土河是辽西山地奴鲁儿虎山脉东北坡与燕北山地七老图山(即今之奇达拉图山)东南坡之间形成的水系总汇,其自西向东,平行排列三条主要河流:土河(即今之老哈河)、孟克河、乙拉河(即今之教来河)。这三条河流都呈现西南—东北流向,是形成辽代长泺(即今之乌敦套海、舍利虎水库、奈曼西湖、大沁塔拉湖)等湖泊与湿地的主要水源。也是形成辽西平原中部、科尔沁沙地南部的主要河流。这三条河汇聚成长泺之后,再由长泺泄出,其主河道就是呈西南—东北流向的教来河河道,以及教来河的下游支流清河、红河河道。这些河道是形成科尔沁沙地南部、西辽河南部平原的主要河流。教来河、清河、红河在别鲁山(即今之大吐尔基山)、小吐尔基山(即今之独卢金山)的作用下,从开鲁县东来镇以下呈西—东流向,流行160公里之后,受到木叶山阻挡与北来的潢水(即今之乌力吉木仁河和新开河)汇合南折形成辽河。从长泺西北泄出的另一条河就是今天的老哈河,他呈西南-东北流向,横穿科尔沁沙地中西部,流行90公里之后与西来东

流的饶乐水(西拉木伦河,汉译是“黄江”)汇合,形成辽代最著名

《辽史》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 》饶州《辽史》卷六十八《表第六·游幸表》

《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上京道》永州条

的广平淀。广平淀水源补给减少之后,形成科尔沁沙地中部绵长的湖泊群和湿地群。就是今天至西向东排列的开鲁县苏家铺水利枢纽、奈曼旗孟家段水库、大段湿地、兴隆召林场、总办窝铺水利枢纽、莫力庙水库、小塔子水库、嘎查甸子湿地、木里图湿地、清河、红河下湿地、吐尔基山水库。这就是辽代广平淀的基本范围。他西起开鲁县苏家铺,东至科左后旗吐尔基山,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最宽在35公里左右。至辽、金以后,广平淀水源不断减少,最后收缩形成今天西辽河上游主河道。

木叶山阻挡西来的土河,北来的潢水,致使二水在山脚下汇流,形成辽水,转而南向流行,形成辽河。木叶山南面偏西9.8公里处,有辽代的白马山,辽史中也称“蒙国山”(即今之蒙根陶勒盖山、那木山)。白马山阻挡辽水南流形成一个河心洲,就是《辽史》中的中会川;阻挡南流的辽河,形成西北向的一股漩涡回流,使之成为辽河最上游右侧第一个侧支湖白马淀。白马淀的西侧就是《辽史》中的“独卢金山”,就是今天的“小吐尔基”山。白马淀是辽代皇帝冬捺钵之地。

(四)木叶山对东北平原民族分布所产生的影响

 《辽史》卷二十《本纪第二十·兴宗三 》

   《辽史》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 道宗二 》

   《辽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道宗三》

   《辽史》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道宗四》冬十月戊戌,夏国遣使来贡。己亥,驻跸独卢金。闰九月壬寅,【二】祠木叶山。己酉,驻跸藕丝淀。这条史料说明:木叶山距离藕丝淀4-5天的路程。

   《辽史》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道宗六》

   《辽史》卷三十三《志第三·营卫志下·部族下·六院部》

   《辽史》卷一百一十六《国语解》

   

     木叶山还是古代东北平原上不同部族生存区域的地理分界点。木叶山同时还是历史上东北地区各个不同民族、部族活动和自然分布的基本分界点:“行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後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今永州木叶山有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可

 

敦并八子像在焉。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这里是三大鲜卑中宇文鲜卑及其后人契丹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

潢水以东,木叶山以北是扶余、靺鞨、女真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木叶山以南辽河以东是渤海、高丽、汉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木叶山以南、辽河以西、奴鲁儿虎山以南是库莫奚人、汉人的活动区域。

    这是木叶山历史上民族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六、木叶山今天的具体位置考

    (一)《辽史》中永州、上京、“木叶山”之间的关系

    《辽史》卷十《本纪第十·圣宗耶律隆绪一》记载:“辛未,次永州,祭王子药师奴墓。乙亥,诏近臣议皇太后上尊号册礼,枢密使韩德度以後汉太后临朝故事草定上之。丙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戊寅,幸木叶山”。

    以上史料证明:在永州、上京、木叶山三地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7天内完成的,证明三地之间空间距离很近,三地在同一地望之上。能提供这类佐证的史料,辽、金史中还有很多,在此不赘述。

《辽史 》卷三十七《地理志一·上京道》永州条:“义丰县。

本铁利府义州。辽兵破之,迁其民於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重熙元《辽史》卷三十二《志第二·营卫志中·部族上》

年,废州,改今县。在州西北一百里。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始末不可具考”。
    《辽史 》卷三十七《地理志一·上京道》庆州条记载:“富义县。本义州,太宗迁渤海义州民於此。重熙元年降为义丰县,後更名。隶弘义宫”。

   《金史》卷二十四《志第五·地理上》记载:“长宁辽永州永昌军县故名,太祖天辅七年尝置节度使,皇统三年废州来属”。

    以上几条史料证明:辽代的木叶山是在永州的地界上,永州与辽上京临潢府接壤,与辽代的庆州接壤。永州在临潢府的北部,在泰州的西南部。“潢水之西,土河之北”。永州所属的义丰县。“本铁利府义州。辽兵破之,迁其民於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重熙元年,废州,改今县。在州西北一百里。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 

这些史料证明:辽代的永州、木叶山是在临潢府、庆州、泰州之间。辽代的永州与上京临潢府都在“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的地望上。这个地望地处汉代辽东郡的最西北部,就是今天以辽河上游吉林省双辽市为中心的辽河两岸。

(二)木叶山周边的基本地理环境

    辽代的木叶山在汉代的“辽东郡西安平的地界上,在土河、潢水交汇形成辽河的地方。木叶山在上京临潢府附近。在临潢府周边有天梯、蒙国、别鲁三山,还有“苇甸”。辽上京临潢府是“皇都”,是耶律阿保机“燔柴告天,即皇帝位上尊号曰天皇帝的地方”。

 《辽史 》卷三十七《地理志一·上京道》永州条。

《辽史》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祖州条

《辽史 》卷一《本纪第一·太祖耶律阿保机上》记载:“元年春

正月庚寅,命有司设坛于如迂王集会埚,燔柴告天,即皇帝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立皇后萧氏。北宰相萧辖剌、南宰相耶律欧里思率群臣上尊号曰天皇帝,后曰地皇后。庚子,诏皇族承遥辇氏九帐为第十帐”。“如迂王集会埚”这六个字应该是:“如于越王集会埚”的印刷错误。当时的“于越王集会埚”在什么地方呢?在当时契丹右大部的活动区域,在当时祖州“西楼”地界的西北区域,这里是“于越王集会埚”。后来在这个地方建“皇都”。以后改称“上京临潢府”。具体地点就是:“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这个地方。辽代的上京临潢府建造在一片开阔的“苇甸”之上,周边有三座山。分别是:

1.天梯山。辽代称木叶山,金代改称天平山也称金山,蒙元称金山,现今称勃勃图山,位于今吉林省双辽市城东北。“勃勃图山”汉译为“神圣的山”、“圣山”、“英雄山”。这座山是阻辽代潢、土二河汇流形成辽河的山,就是辽代的木叶山。

2.蒙国山。也叫蒙和山、蒙根陶勒盖山,意为银头山,引意为白头山,辽代时也称为白马山,是促使辽河形成上游第一个侧支湖——白马淀的重要山体。这座山现今称为蒙根陶勒盖山,当地习惯称为那木山,位于吉林省双辽市西南4.3公里处,在那木乡境内。那木山汉译为“要塞川(上的)山”。它是辽代辽河上游阻挡辽河下行的实体型地理山体。由于白马山(那木山)的阻挡,在潢、土二河汇流形成

《辽史》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上京道》。

 

 

辽河之后,在辽河的上游形成了第一个辽河中间的河心洲——辽代的中川。现今为吉林省双辽市西南4.1公里的谷家坨子和9.2公里的塔本丈格日村北坨子。

  3.别鲁山。也叫大吐固勒津山,现今称为吐尔基山。汉译为“大牛犊子山”(指两岁半以上的牛犊子),位于内蒙古科左后旗北部茂道吐镇西偏北8.2公里。现今仍称为别鲁山、大吐尔基山,此山在2002年曾经有大型辽墓出土。

  七、归纳前面的论述与观点得出以下结论

木叶山在辽代辽河的最上游,是辽代阻挡潢水与土河汇流形成辽河的山体。具体地理位置是在原“西楼”的地界上,是汉代西安平,王莽时期北安平辖地范围。木叶山脚下曾经是“于越王集会埚”,是公元907年之前,辽代阿保机祖上于越王召集契丹八部集会与会盟的地方。是后来建上京临潢府的地方。也是距离辽代木叶山最近的地方。阿保机在这里“燔柴告天,……北宰相萧辖剌、南宰相耶律欧里思率群臣上尊号曰天皇帝,后曰地皇后。诏皇族承遥辇氏九帐为第十帐”的地方。具体地貌:是在天梯、蒙国、别鲁三山之间的苇甸之上。后来阿保机在这里建“龙眉宫。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这里就是辽代的上京临潢府。辽代的上京临潢府在三山之间,东临潢水,西对土河,南视辽河。在天梯山(木叶山)脚下,是东北平原的最中心地域。这个地域,是当

《辽史 》卷一《本纪第一·太祖耶律阿保机上》。

《辽史》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上京道》。

 

 

时契丹右大部活动的中心地域。是“西楼”的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之内不但有木叶山,还有上京临潢府、祖州、庆州、怀州、龙化州、仪坤州、降圣州、福州、原州等辽代重要州县。

    这个区域是辽代当时的最核心区域。今天这个区域就在吉林省四平市以西,辽宁省铁岭、开原市以北,内蒙古通辽市以东,内蒙古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右中旗以南这个范围之内。木叶山就是现今吉林省双辽市城市东北的勃勃图山。

    木叶山的实际意义远不止是青牛、白马,二水合流,奇首可汗祖庙这么简单的事情。从人文与宗教方面考察,木叶山又是北方游牧民族自然崇拜,含天、地、人崇拜为核心的萨满宗教的发源地,还是融合人文祖先崇拜、佛教崇拜的集合点。木叶山在宗教崇拜方面的多元化形态,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民族分布是密切相关的。木

叶山的民族学、宗教学历史意义非常重大,这方面问题需要专题讨论。由于历史信息的湮没,现代历史研究工作的滞后,致使这座历史名山遭到了人为毁坏。木叶山今天已经成为采石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木叶山今天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将另行专题讨论。

经全面考量各方面因素,综合各方面历史信息和地理信息,结合现场全面、长期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勃勃图山具备上述所有自然要件和历史人文要件。

综合考证确认:吉林省双辽市城北的勃勃图山就是辽代的木叶山无疑。

Comprehensive textual research confirmation:The BoBoTu mountain in the north of Shuangliao city of Jilin Province is the Liao Dynasty undoubtedly Muye mountain.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