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官窑契丹文干支纪年 “癸未”款白瓷凤首瓶译释考

标签:
辽代官窑契丹文干支纪年癸未款凤首瓶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辽代官窑契丹文干支纪年









这是一件辽代早期官窑生产的、具有契丹风韵的汉式白瓷,契丹文干支纪年“癸未”款凤首瓶(见图1-10、)。通高288毫米,颈径21.5毫米,腹径139毫米,圈足径88毫米。凤首瓶是隋唐以来三彩、青瓷、白瓷中常见品种。但这种独具特殊草原风情的,有别于唐凤首瓶造型的,充盈契丹凤韵的,铭刻着契丹文干支纪年款的辽代官窑白瓷凤首瓶,您肯定很少见过。因为时至今天,未见全国各级博物馆有一件此类展品。
这件辽白瓷凤首瓶造型与隋唐以及宋金的凤首瓶造型风格大相迳庭,如隋唐宋金凤首瓶造型可以冠以写实派桂冠的话,那这件辽白瓷凤首瓶造型绝对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之作,而且是极度夸张的卡通漫画式的浪漫主义的典型之作。您看那扭曲变形、远看象面四点揑起的荷叶、近看似边沿卷起花式方盘的凤冠,除契丹工匠有这份想象,这种胆魄,当时世上恐无第二人敢把这种造型用到皇家御用瓷器上。
再看凤首的嘴、眉、眼、颈羽的造型,活脱脱就是童话《木偶匹诺曹》人物的造型。您看那指环状嘴,钮扣般滚圆的双眼,两张柳叶宽的凤眉,分列嘴眼下夸张嘴纹,脑后滑稽地向上弯曲撅起的颈羽,无不显示着巨匠稚趣无邪,妙趣天成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这种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般任意驰骋的艺术创作氛围,只有刚刚步入集权制国家,浑身还沾满广茅草原气息的辽契丹国才能存在。因为只有这时的契丹君民才有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魄,这样的包容。而在古板礼学盛行的南方诸国,这种皇家御用品恣肆的艺术创作简直难以想象。
如果说凤首的恣肆夸张造型展现了契丹工匠浪漫朴茂的艺术风格,那凤颈以下瓶体的创作却又突显了一种写实与浪漫有机融合的风格,使瓶体趋向典雅庄重的巢臼。夸张浪漫的凤首与典雅庄重的瓶体形成强烈的艺术对比,给人以震撼与心灵的撩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瓶颈设计成竹节型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凤首的挺拔威武,另一方面是从使用安全出发增加提握时的摩擦力,瓶肩饰以釉下凸雕的莲叶,将活泼的氛围立即融入了些许静谧的和谐。前后瓶腹被别出心裁地、各用高出瓶面近2毫米的15枚乳钉,圈出了两块空地,用以镌刻契丹文干支款。笔者猜想,这种圈地留白写字作画的瓷器装饰手法,应就是后代瓷器所谓“开光”(俗称“开堂子”或“开窗”)装饰手法的滥觞及源头。
两个契丹文干支款的字体雄浑厚重大气磅礴,正前一字(王山八)汉译为天干第十位“癸”,正后一字(乄丄月)汉译为地支第八位“未”,天于地支合起来为“癸未”纪年款。辽代218年中共有四个癸未年。他们是1、辽大祖天赞二年(923年);2、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3、辽兴宗重熙士二年(1043年);4、辽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年)。综合北方白瓷的发生发展历史和出土传世实物研究,可以断定凤首瓶上的葵未年,指的是辽大祖天赞二年(923年)。《辽史》记载,这一年前后发生了许多与制瓷业有关的事。
袖册六年(921年)冬十月丙子,上(辽太祖)率大军入居庸关。十一月癸卯,下古北口。丁未,分兵略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馀城,俘其民徙内地。十二月癸丑,王郁率其众来朝,而徙其众于潢水之南。庚申,皇太子率王郁略地定州,康默记攻长芦。癸亥,围涿州,癸酉,刺史李嗣弼以城降。乙亥,存至定州,悉擒之。己卯,还次檀州,诏徙檀、顺民于东平、沈州。
天赞元年(922年)春二月庚申,复徇幽、蓟地。癸酉,诏改元,夏四月甲寅,攻蓟州。戊午,拨之。辛未,攻石城县,拨之。十一月壬寅,命皇子尧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略地蓟北。天赞二年(923年)春正月丙申,大元帅尧骨克平州。二月甲子,以平州为卢龙军,置节度使。夏四月癸丑,命尧骨攻幽州,迭剌部夷离堇觌烈徇山西地。闰月庚辰,尧骨抵镇州。壬午,拨曲阳。丙戌,下北平。秋七月,前北府宰相萧阿古只及王郁徇地燕、赵。天赞三年(924年)春正月,遣兵略地燕南。夏五月徙蓟州民实辽州地。《辽史·萧阿古只传》也记载:“天赞初,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王郁传》载:“天赞二年,郁及阿古只略地燕、赵,攻下磁窑务”。
以上史实说明,自神册六年(921年)至天赞三年(924年)将近四年中,辽国军队始终在制瓷业发达的燕赵三晋等地转战。并把多地邢窑定窑系瓷窑设备、器具、匠户全部迁往东平(今辽阳,原辽南京后改为东京)、沈州(今沈阳)。并在东平蛋沈州一线,建立了冮官屯瓷窑务一系列瓷窑,专门生产汉式瓷。相信这件白瓷契丹文干支“癸未”纪年款凤首瓶,就是冮官屯瓷窑务生产的第一批官窑白瓷投产纪念瓷。
从该瓶胎土,瓷釉,制胎,装饰等一系列工艺来看,它完全是原定窑高级熟练工匠所为。无论是造型、雕刻、施釉、烧制,都体现了最高档次定窑白瓷的特点:胎土质地细腻(应经过淘洗),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匀施满釉,釉呈乳白色。剔刻的肩部莲纹和瓶体左右的花草纹,刀工犀利纯熟,简洁流畅。烧制考究,采用匣钵单件装烧,圈足底部着地处刮釉露胎,防止粘底。这件凤首壶在辽官窑白瓷中属上乘之作,极其罕见。这件白瓷契丹文干支“癸未”纪年款凤首瓶的面世,无可辩驳的说明辽瓷才是中国制瓷业高峰的起点,宋瓷只不过是辽瓷的流绪,是巨人肩上的一个后辈。现在是重新认识辽瓷,宋瓷,重写中古瓷器史的时候了,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