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2017-03-24 10:00:53)
标签:

辽代

天禄钮

契丹文

密码

金印

分类: 辽代传世金印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 <wbr> <wbr>“密码信战务御令”金印破译考释图说

这是一方辽早期重要的契丹文印印文必须“密码读”(即契丹国特有的一种,出于保密和不想使人知晓文字内容的目的,故意将文字顺序打乱,使译出汉文也无法成句释读,必须按规定方法排列才可释读的,一种文化保密措施的释读方法。重要的多字钱币、符牌、铜镜,都有这种“密码读”)的,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密码信战务御令”圆柱形金印(见图)。印为金铜合金铸制,印钮、印文、纹饰均手工雕琢而成。印直径120毫米,通高125毫米,印台高50毫米,印钮高75毫米,总重4990克(约合现代市制9.98斤)。

印钮为一前足站立后腿蹲踞状,仰天回头,怒目圆睁,张口狂吼的天禄神兽形象。身上麟甲如铠,四腿足每片麟甲中都散发隐隐杀气,一条长尾甩在右前腿旁,仿佛一条长鞭随时准备横扫来犯之敌。这是一只凶猛异常斗志昂扬的战神形象,象征契丹军队不可战的如天禄般威武的雄姿。圆桩形高50毫米,径120毫米巨大的印台,印裙上阴刻两朵寓意富贵永远的盛开的宝相牡丹花。印面边栏内分三个层次排列不同书体的印文,第一圈(最外层)均匀排列九个行楷书韵均带有词缀的上下两体的契丹小字,与九个作为隔开字与字间隔的金钱形图。第二圈(内圈)均匀排列十个无词缀左右合体的楷体契丹小字。第三圈(印中心)篆刻一个大大的汉字“令”字。

经检索各种契丹小字字书,在了解了每个印文的汉字音义后。经反复排列筛选,仍不能卒读。好在笔者有多年译释这种“密码读”契丹文的经验,特别是亲手译释破解过和本印同时期的一方《辽天禄钮契丹文“睿文神武嗣圣帝伐晋”中心汉文“令”调兵金印》,知道本印亦应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伐晋时的一种中心汉文“令”字金印。印文必和伐晋信息有关。当我在外圈把第一字(上方正中一字)译成“汴”字后,我知道我抓住了破解密码的密钥,于是我将两圈印文自上方正中一字开始依次编好顺序数目,并全部平行并列写下来(见)。结果,奇迹出现了,密码被破解了。一篇文字通顺、内容深邃、短小精炼的,辽太宗给母亲应天皇太后在灭晋后报平安,汇报战况的书信呈现眼前。其译文如下:

“汴京。告慰母后。圣运辅帝受(收)国。献辽辖图。战务御(令)。”

白话文释文:“在辽‘汴京(原晋京都汴梁)’,给母亲大人写信报告平安,以慰母后悬念。儿因圣父鴻运辅助,已顺利将晋国收于我辽契丹版图,并将原晋国改号为‘辽国’。现将‘辽国’管辖地域图敬献给母后御览。战争事务契丹皇帝特用命令。”从信中的信息可知此信发信地点是原晋国京都“汴梁”,契丹灭晋后将晋国号改为“辽”,“汴梁”改为“辽国”京城“汴京”写信人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信是写给他母亲应天皇太后的(收信人)。信的內容1报平安,以慰母悬念。2报告伐晋战果,由于圣元皇父圣运护佑,晋帝已降,晋国已灭,辽国建立。3献上“新辽国”地域全图给母后御览。4落款战争事务契丹皇帝特用命令。写信时间:应在大同元年(947年)春正月入汴后,癸卯遣人送负义侯石重贵及其家人至黄龙府安置时。密码信印铸行时间及用途:应铸于入汴后(947年春正月)钤盖在押送已降晋帝石重贵契丹公文上的御令印

    契丹灭后晋之战,发生在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原因晋末帝负义,对辽帝称孙不称臣。三月,契丹军队“南伐,次古北口。……围恒州,下其九县。……分兵攻邢、洺、磁三州,杀略殆尽。……师拔祁州,杀其刺史沈斌。”会同九年(946)九-十二月,契丹军队南下,“赵延寿与晋张彦泽战于定州,败之。……进围镇州……南院大王迪辇、将军高模翰分兵由瀛州间道以进,杜重威遣贝州节度使梁汉璋率众来拒。与战,大败之,杀梁汉璋。……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所部二十万众来降。(晋灭)”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朔,辽帝入汴,御崇元殿受百官贺。二月丁巳朔,改国号大辽,改汴梁为汴京,改元大同。三月壬寅,遣人将晋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物及铠仗,悉送上京。夏四月丙辰朔,从汴京北返,以冯道、李崧、和凝、李、徐台符、张砺等从行。德光顾谓侍臣曰:“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次高邑,不豫。丁丑,崩于栾城,年四十六。(摘自《辽史·太宗纪下》)

据以上史料分析,此印自大同元年正月铸制,大约仅使用了三次,即正月癸卯,押送负义侯一次;三月壬寅,遣人将晋工匠珍宝送上京一次;四月乙丑,皇太弟遣使问军前事,上复信一次。公文加盖此密码御令印,一以示郑重,二接公文对方都为应天皇太后可聊以安慰老母,三以示机密。本印与辽天禄钮契丹文“睿文神武嗣圣帝伐晋”中心汉文“令”调兵金印,应属同时期两种不同密码用印,一用于调兵一用于军政要务,估计还有其它用途密码印。

这种密码信印文在世界印章史上都堪称绝无仅有,它既反映了契丹人的聪明颖慧,又展现了契丹对本族文字的严密保护,亦开创了中国印章历史的新篇章。这方辽契丹天禄钮两环契丹文中心汉篆书令字“密码信战务御令”圆柱形金印的发现,必将对我国辽史研究,印章史研究注入新鲜活力,助推这些研究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泉痴山人2017.3.24日于京东沉疴康复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