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锤锻手雕缘阴刻契丹文“寿昌” 镂空双面雕单龙戏珠金钱赏析

标签:
锤锻手雕金钱契丹文单龙我珠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辽锤锻手雕缘阴刻契丹文“寿昌”

这是一帧泉友发到笔者微信上的照片,记录的是一枚辽锤锻手雕缘阴刻契丹文“寿昌”镂空双面雕单龙戏珠金钱的倩影(见图)。遗憾的是钱币有关数据并未上传,笔者只能以猜度代替真实数据,仅供有兴趣朋友参考罢了。此钱钱径可能在60-80毫米左右,厚在2.5-2.8毫米间,重量约为35-60克左右。此镂空两面龙钱与辽其它镂空两面龙钱不同之处在于,辽其它镂空两面龙钱多雕为正面雄背面雌的双龙钱;而此钱之龙却是一条戏珠单龙双面雕,同龙异向。两面一龙,意味着此龙即独龙,即没有结发雌龙的鳏龙。龙乃契丹帝后的象征。鳏龙就是说此钱表现的是辽契丹一位鳏夫皇帝。
难道辽契丹真有鳏夫皇帝?这是事实吗?谁不知道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三千佳丽任其宣淫,怎么会没有皇后任皇帝鳏居?辽代确实有这么一位孤家寡人,没有皇后的鳏夫皇帝。但他不是从小鳏居,他曾先后有两位皇后,可一位被他赐死,一位教他废黜。可能因以前皇后太好,太完美了,以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年以后满后宫女人竟无一人入他法眼,堪当皇后大任。直至他年越花甲,身心俱疲,已无意于女色无力于床第之欢,仍孤独鳏居。他是谁?他就是辽契丹朝第八位皇帝、天祐皇帝耶律洪基,建元最后一个年号“寿昌”时的实情实景。此辽锤锻手雕缘阴刻契丹文“寿昌”镂空双面雕单龙戏珠金钱,就如实地反应了辽这段历史的真实。
天祐皇帝耶律洪基,二十三岁登基,1055年建元“请宁”,当年十二月戊子册妃萧观音为懿德皇后。九年七月戊午皇太叔重元反被平定。1065年建元“咸雍”。1075年建元“大康”,当年十一月辛酉,懿德皇后萧观音被诬赐死。二年六月丁未册萧坦思为皇后。三年六月丙戌皇太子被废,十一月废太子耶律濬被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派人盗杀于上京。五年十月己未下降王令,乙辛奸党开始失势。六年三月庚寅封皇孙延禧为梁王。七年十二月丁卯辛未,奸佞耶律仁杰、耶律乙辛先后被废囚。八年十二月庚申降皇后萧坦是为恵妃出居乾陵。九年十月壬辰耶律乙辛被诛。1085年建元“大安”,水旱灾荒连年为害。1095年建元“寿昌”。此时天祐皇帝耶律洪基已年63岁,登基四十整年。回想四士年风雨历程,始觉人生短暂,不觉祈求上苍假予时日昌隆寿岁,以慰辽契黎庶。此枚锤锻手雕缘阴刻契丹文“寿昌”镂空双面雕单龙戏珠金钱,应即是建元“寿昌”时特制祭祀太典纪念金币。
契丹建元,厘定年号时,一般先厘定契丹文年号,然后再汉译为汉文年号。这次建元契丹文年号“寿岁昌隆”简称“寿隆”汉译后,却受到南朝某些文人和本朝汉官的非议,认为“寿隆”年号犯了圣宗耶律隆绪的御讳,甚为不妥。天祐皇帝接受建议,自第二年起把汉文年号改为“寿昌”。而契丹文年号昌隆同字,故不予变动。就因此,辽代汉文年号钱多了个“寿隆”年号钱。辽契丹文年号钱就既有“寿隆”,也有“寿昌”两种译法钱。
双面雕作为契丹錾金技艺的巅峰工艺,是多种雕刻刀法的融和。钱上戏珠两面之龙,纹饰相同,但龙的朝向、形体、神态、装饰等又各不雷同,富有变化。这需要特殊精确的刀法和严谨的设计。钱龙造型为一蟠曲舞动的卧“山”形单龙,龙身中部向上拱,镂雕龙头作回首状,张嘴露齿,上下獠牙咬其体刺,鬣毛修长勾卷,纹饰两面雕琢,龙为四足,三足在下,右后足与扬起长尾相叠,龙卷尾直立,昂首叱目,神形饱满,腾身欲飞,腿趾伸出体外,爪趾蹬踏于鬣毛、云纹和卷尾之上。左后足爪趾间抓一宝珠。身躯装饰繁密的鳞片婉转流畅,淋漓尽致。龙之鬣毛、与卷云均作向后飘扬状,使龙身周围祥云缭绕,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飞龙行空的感觉和一种无限的张力。云龙完全冲破了传统钱币的对称风格,采取动感的流线造型,以险妙取胜,是辽契丹锤锻手雕金钱中极其罕见的创新之作,折射出大辽王朝的气与力。表现出契丹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追求。
此钱刀工采用圆雕及浅浮雕、细阴线刻和镂空相结合的錾琢技法,使金龙神形兼备,刚柔并济,威猛而不失柔华之美,其阴线刻虽细若游丝却刚劲有力。龙身遍饰鳞纹,排列规整,繁而不乱,减地凸起,圆润如珠。龙肌肉隆起有力,富有立体感,身躯表面则以娴熟的精细繁密阴线的雕琢纹饰。两面镂雕龙构思巧妙,完全秉承了中国传统金器对称的布局形式;雕琢技法上更是将中国古代的多种雕刻刀法精华柔和于一体,其镂刻通体玲珑,立雕和阴线雕十分纯熟。这种全镂空的双面雕龙金钱是历代龙钱仅见者,它是辽契丹独特龙形表现手法和高超雕琢金钱技艺的艺术结晶。
该钱艺术性、史料性、珍稀性俱佳,是辽契丹锤锻手雕金钱中出类抜萃的皎皎者,其价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