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思(念)中央家(国)? ——一枚设计别出心裁、构思缜密、形制独特、内涵深邃的辽契

标签:
思念中国阿宝机合背钱谜疑 |
是谁在思(念)中央家(国)?
——一枚设计别出心裁、构思缜密、形制独特、内涵深邃的辽契丹图画文钱

十年前,2006年的一天,一位内蒙古网友给我发来一批特殊辽契丹异文钱的照片供我研究参考。他说这几枚钱是自治区钱币学会公开求解而一直无人应征解答的钱币,希望我在辽金钱币研究过程中将它们破解。十年来,我陆续破解了其中的大部分异文钱,并写出了数十篇文章在博客发表,得到泉友们的肯定和支持。但仍有七八个“硬骨头”,一直没有啃下来。近年来于研究契丹文钱的需要,我在研读契丹文字书外,还大量地阅读了古代字书,象《说文解字》、《六书通》、《龙龛手镜》、《康熙字典》等等,对历代异文怪字有了较深入地的了解。对剩余的几枚异文钱的破解也渐渐有了眉目。近日,笔者将这些啃硬骨头的过程整理成文,拟在博客陆续发表,以飨朋友们。错误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及时指出。
穿下字,诸字书均未查到。此字应系真正辽契丹的图画文字。辽契丹的图画文字,即是萨满教祭祀礼仪文字,类似汉族道教符箓文字。其造字原理是用夸张、变形、增减移动偏旁部首、扭曲伸缩笔画,把文字图案化、象形化、神秘化,以达到萨满与神交流,传达神语代神启悟世人的目的。入钱的符文,即图画文字,亦秉承了文字图案化、象形化、神秘化的原则。故破解它也必须从其形象入手,看其形代表了何种现象。穿下字整体象个三条腿的祭器、四周向上翘起的器底中央,有一上看是圆形、侧视是门状的容器(应是祭祀酒器),容器中心竖起一高杆直贯器下。
这个图形是什么意思呢?怎么看都象战国金文“央”字,查“虢季子白盘”的“央”字,与穿下字极其相象。图画字只不过将原组成“央”字的“门”“大”两部分稍加变形而已,“门”的两框拉长至地代替原“大”字下部人腿;“大”字上部拉长成“十”,给人以祭器三足之感。千变万化仍为“中央”的“央”。
穿左字,天穹下一“十”字。笔者认为这是契丹人在指出自己家国的方位,一横代表大地,一竖代表位置,即契丹人家国的位置在天穹之下大地中央。所以这个图画字应读作“家”或“国”。因契丹人认为“家国一体”,家即国,国即是家。穿左字,这里应表达的是“家”意,即“自家人众居住的地方”。
钱文四字,至此全部译出,即穿上字“中”、穿下字“央”、穿右字“丝(思)”、穿左字“家(国)”。读序应为“升读”(1右:思;2上:中;3下:央;4左:家)。因“中”字是破解此钱文的密钥,故把它升到穿上,并把它横置,以便用这异乎寻常的作法,引起破解人的注意,从这里入手破解。
译文“思中央家”是什么意思?是谁在“思中央家”?为什么要做成“思中央家”合背钱?
“丝(思)中央家(国)”通俗讲就是“思念中(央)国”、“思念契丹国”、“思念辽(胡里只)国”。契丹国号全称“大中央辽契丹国”,“中(央)国”即“辽契丹国”。为什么不直接用“思”,而用“蚕丝”的“丝”?一是为增加祭祀符文钱的神秘感,二是为了表达思念人思念之深思念之切,巧用唐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句,形容思念人之思念犹如蚕之吐丝绵绵不断。思中央之家即是思念生于斯长于斯的契丹人故乡,更是思念战于斯辟于斯建于斯的“东朝高丽,西臣夏国,南子石晋而兄弟赵宋,吴越、南唐航海输贡,幅员万里之辽(胡里只)国。”
是谁在无尽地思念中央家国?透过钱文看,此思念人与辽契丹感情之深,胜于母亲对于自己亲生的孩子;对家国眷恋之缠绵,甚于丈夫对美丽娇妻的依恋。他应就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天下将统裹尸还”的“大中央辽契丹国”开国皇帝、辽太祖天皇帝耶律阿宝机。
天显元年(丙戌岁,926年)七月二十日,耶律阿宝机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撒手人寰,乘龙升天。民间传说阿保机之死,不是自然死亡,而是他在某种神秘力量逼迫下,提前三年就已安排停当的自杀(或自愿的他杀),目的是把自己塑造成契丹萨满教(融摩尼教义改造的原始宗教)三位一体的拯救之神(天帝)。总之他的死,是极不情愿的,他无限眷恋着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自己未竟的一统天下的志向。一句话,他死不瞑目啊!这一切都铸入了这枚“丝(思念)中央家(国)”合背钱,留待后世人们揭密。
为什么特意铸成“合背钱(两面皆钱文)”?为的是让天上人间的君民看到的都是升天皇帝对辽契丹国民族和人民的无限深情无限期望。辽钱所有年号钱都有合背钱,原因盖出于此。总而言之这枚“丝(思念)中央家(国)”合背钱,应是耶律阿宝机辞别人世前为自己特意铸造的,将自己之死隐秘藏于其中的祭祀钱。是一枚设计别出心裁、构思缜密、形制独特、内涵深邃的辽契丹图画文钱。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