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参阅历史文献。研究无字的文物不能脱离有字的史料,浩如烟海的典籍更有利于我们走近历史的真实,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例如《资治通鉴·卷六十一·汉纪五十三》:“(汉献帝)……刻印不给,至乃以锥画之。”急就章算是历史的一种“或然率”,但并不能以不规范作为判定其身份为“伪”的证据。所以,作为一个鉴定者,要对历史有一定的把握度。
![[转载]出土古玉形制超“标”成因初探(七) [转载]出土古玉形制超“标”成因初探(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大云山汉墓出土人面带钩
3、关注最新的考古成果。几乎每次重大考古发现,都会遇到新面孔的器物,这些新面孔往往会颠覆我们既定的认知,打破我们固化的思维。如,2009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考古中所发现的几枚形制新奇的玉带钩即是一例。(P20、P21)
![[转载]出土古玉形制超“标”成因初探(七) [转载]出土古玉形制超“标”成因初探(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1大云山汉墓出土象鼻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