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放眼全国,这种情况,极其普遍。以杭州地区的某博物馆为例,其每年的征集费用是50万,特殊情况另行增加。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馆已征集到不少物品,尤其是玉器,还曾经专门在徐州博物馆举办过《良渚玉器展》。费用决定了品质,所以诸位不必因为展出的征集物品的品相而大跌眼镜。
尽管50万已经相当于南京市辖博物馆征集费用的总和,但是放到市场中,顶多是以蠡测海。该馆在征集的过程中即多次遇到过难以鲸吞者,比如:战国三戈戟(图4-9)。首次报价是29万,等到第二次商讨的时候,该物品早以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
兵贵神速,价高者得,是市场经济中永远颠扑不破的两条真理!以上只是从价格和时间角度,对文物征集制度简要的一笔带过,至于其他的负面效应,亦暂不提及。
文物征集,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态度!其实民间藏家的捐献也好、转赠也罢,对钱的要求和期待都不高,无非是想通过国有博物馆,将文物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文物征集制度的滞后,迫使民间收藏成为势所必然。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