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道教<雷声显应>法印考

(2015-09-17 09:56:18)
标签:

转载

                       道教<雷声显应>法印考 

现存的道教法印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认为法印是法力无边,能够降魔驱邪,遇难呈祥。而传世不多,且较难识别。我藏《雷声显应》道教法印一方,经考证初步认识如:
 [转载]道教<雷声显应>法印考


《雷声显应》青铜质,印面5.2×5.2厘米,厚0.7厘米,通高5,4厘米。板钮,大篆隶书,字体古拙、浑厚清秀,印柄及印文使用痕迹明显,据此推测,此印不晚于元代或明初。
二、
据《灵宝玉鉴》卷一云:“法者之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犹德礼之有政形以导之齐之也。故章表奏申关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仪也。印则各有师传者,欲天地神祗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道书载云“法印专为申奏而设,乃天门、雷门因果报应用印,其印文乃雷霆都司掌管之印…。凡召雷部将吏及邵阳雷公,皆以此印符牒,大有报应。”

 由此可知,此印为道家与神灵沟通、书达天庭时所用“官印”。是天门、雷门的雷神都公认的重要法器。它的主要用途是在呼召雷部诸神的文书、因果报应等文谍上钤盖之用。故此,《雷声显应》印应是道教规格最高印记之一

[转载]道教<雷声显应>法印考

唐宋之际,随着道教的兴盛与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道派,肇始的太乙派冯佑,平生好道,为中唐时期的绵州(今四川绵阳市)太守。自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七月,绵州水旱虫蝗,毒气流行,“妖邪变现,燃烛弄灯,偷财盗物,摄人淫佚,邀求祭祀”,社会动乱。是时冯佑持诚启奏太上,夜梦北阴圣母降言:“世有不忠不孝,不义不仁,造诸罪恶,好乐邪神,以致魔精克害,邪鬼萦缠。吾今付汝道法,普济人民。凡有水旱妖孽,立坛呼召,其神即应。”其后惊觉,于次日香案上得秘文一轴,视之乃太乙雷书。冯佑得之,乃依法立坛呼召,雷声大震,是时太乙元君现形于坛中应感。冯佑立即辞禄弃家,广行符咒雷法,济世有功,“蒙上帝赐为紫府真人”。后隐居青城山丈人观,有道士江元亨以师事之,三年遂授玄文。厥后吕政卿、李巨川、张伸之等皆师事之,冯佑因资授受,“区分人鬼,协赞乾坤,不可具纪”此后,道教不断发展,章表牒文章等增多,为了显示道教法力无边,具有至高无上权威,派生出道教印记,<雷声显应>印就是其中的一种,是因果报应的最高规格印记之一,。
 
从道家角度看,收藏此印能够用于符咒道法方面,盖于符咒、表文等上;也能够佩带在身上,能够起到法印所具有的作用与成效,由于印信代表的是诸真的威望;还能够供奉于神坛上,通神达灵,助修增福;能够摆放在家中、办公室场所、停业场所、机动车内等,能够起到镇宅、纳福、驱邪、调理气场等作用。

 参考资料: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六,《礼记正义》卷一四,《月令》,中华书局,1980年,第1371、1372页。

 [2]王育成编著《道教法印令牌探奥》,第二章第二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赵振华、张勇《记洛阳出土的二方金代官印》《华夏考古》1997年1期,第87页。

[4]《中国历代度制演变测算简表》,《汉语大词典》,《附录·索引》,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5页。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