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大盂鼎铭文详译 <wbr> <wbr> <wbr> <wbr>西安谢子展译 [转载]大盂鼎铭文详译 <wbr> <wbr> <wbr> <wbr>西安谢子展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康王时期宝器,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相传此鼎於清道光间在陕西岐山县(说眉县是错的)礼村出土,同地出土的还有毛公鼎。鼎高一百点八厘米,口径七十八点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点三公斤,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同治年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后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鼎经历曲折,故事值得一书,有兴趣者可自查找,本人不赘述。研究周史者多有引用此文,更有将其做高校文科教材者。但此鼎译文差强人意,故本人重译之。
文章较长,故不逐字考证解释。
译文全文:
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pī)显玟王,受天有大命,在珷(wǔ)王,嗣玟作邦开纪,匿匍有四方,畯(jùn)政纪民,在雩(yǘ)御事,虘(cuó)酒无敢。╰ián)有葵□(juàn),祀无敢酻(zùi),故天异临子,法保先王,王少有四方。我闻殷述命,唯殷边侯甸,雩依征内,避率肄于酒,故丧追祀。汝妹辰有大服,余唯即朕小学,每勿克,余乃避寡。今我隹即井阑于玟王,政德若玟王,令上三政。
今余隹命盂绍荣敬,雍德巠敏,朝夕入谰(谏),享奔走。畏天威王曰示命:汝盂进乃嗣祖南公。
王曰:盂乃绍夹死射戎,敏誎(cù)罰讼;夙夕绍我,寡烝四方,雩我其过;相先王,受民受疆土;赐汝鬯(chàng)一卣(yǒu),冂(jiōng)衣、舄(xì)、辇、马;赐汝祖南公伐用遹(yù),赐汝帮伺四百人鬲,使驭至巧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赐尾伺王臣十又三百人鬲,千又五十夫,徼(jiǎo)国遣捕纪土。
王曰:盂,若敬乃政,勿辞朕命。
盂用取王仦(chào)用,作祖南公宝鼎隹王廿又三祀。
译文详解:
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
()宗周:中国西周时期王都,即镐(hào)京,与丰京合称丰镐,在今西安西郊。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镐京称宗周,据《长安志》卷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解释为:“武王自酆居镐,诸侯宗之,是为宗周”。
考古发现,镐京遗址位于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中游东岸,北至洛水村,南至斗门镇,东到昆明池故址,西到鄗水故道,面积约4平方千米,可能相当一部分已为昆明池破坏。
九月,周康王(武王之孙)在宗周册命盂。
王若曰:盂,丕(pī)显玟王,受天有大命,
()若:如此,这般,这样。
()不:丕与不音同。故古多用不为丕。如不显即丕显。丕显即伟大显赫。
()玟、珷:既周文王、周武王。
在珷(wǔ),王,嗣玟作邦开纪,匿匍有四方,畯(jùn)政纪民,
()纪:是为“己”字,古通纪。邦为国,作邦开纪就是开国纪年。此字多误为“阙”字,实谬。
()匿匍,匿为隐,匍为竭力,匿匍就是暗中努力。
()畯:管理农业的官员。
()政:正通政。
()纪:己,与前纪有别,为治理之意,如纪农协功。纪民就是治民。
在雩(yǘ)御事,虘(cuó)酒无敢。
()雩:《說文》解释:夏祭,樂於赤帝,以祈甘雨也。就是为求雨而举行的一种祭祀。今日曲阜仍有舞雩台。
()虘:虎刚暴而刁诈为虘。虘酒当为烈酒。
()酉通酒。
╰ián)有葵*(juàn),祀无敢酻(zùi)
()骸蹲謱W指南》與甜同。甘也。
()葵:葵,又名冬苋菜,味甘,中国古代传统蔬菜。古者葵为五菜之首,和向日葵一样,葵叶亦有向日之特性。另有丁癸草,又名铺地锦,豆科,味甜,是否癸豆?
![[转载]大盂鼎铭文详译 <wbr> <wbr> <wbr> <wbr>西安谢子展译 [转载]大盂鼎铭文详译 <wbr> <wbr> <wbr> <wbr>西安谢子展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juān),象实米粒于豆登而进之之形,乃登进黍稻以祭祀神祇之专字。一说为黄豆。
()酻(zùi):同醉。
故天异临子,法保先王,王少有四方。
()古:通故。
我闻殷述命,唯殷边侯甸
()述,循也。既受命而申言之曰述。述上主人之辞,谓之述命。
()唯殷边侯田:殷代官分内外服,内服是官员百姓,外服是侯、甸、男、卫、邦伯。侯是兵卫,甸主生产。殷边在河北任丘一带。
此句是说在殷王跟前为官述命的都是外人,非殷室宗亲。
雩依征内
()(yī):古依字,半个殷字,反身,归依之意。
()正:同征。
()内:同纳。指纳妃。
此句说殷王在雩祭之期依然纳妃,不敬神鬼。
避率肄于酒
()辟:与避通。
()肄(yì):学习,练习之意。
()率肄:带头修身。
此句说殷王纵酒,不带好头。
故丧追祀。
:同追、堆、师。
汝妹辰有大服
()妹辰:妹通昧。郭沫若认为是昧辰,是蒙童,本人不同意。昧为未明,辰为已明,昧晨意思是由暗至明,就是说,此词意为启蒙,解惑。
()服:服务,功劳。
这句的意思是:你启蒙有大功。
余唯即朕小学,每勿克,余乃避寡。
()余、朕均王自指。
()小学: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大学以礼、乐、射、书为主,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
()剋:同克。不克就是不胜之意。
()寡:一人为寡,字典中有此字。此字周时非王专用。
我在小学时,每完不成课业,总躲着你。(注:疑盂为王师)
今我隹即井阑于玟王,政德若玟王,令上三政。
()井阑:做名词有二解,一是井边高出地面的石圈叫井阑;二是一种攻城之具,可移动的高台,游戏三国玩家对此不会陌生。但在此处二解均不合适。此处井当为进,进阑的意思就是入门,开始学玟王。
()上:古上字,不为二。
()正:同政。
()这里三正是指三条王命,解释为“稷、益、礼”三政(稷为农事;益为税收,所谓收益;礼为祭祀等)或解释为历法之三正都不对。
今余隹命盂绍荣敬,雍德巠敏
()绍:连续,继承,引导之意。
()荣:檐之两头翘起为荣。寵祿光大曰榮。
()雍:和谐;和睦为雍。
()巠:古同经。
()敏:迅疾,奋勉。
以上均为褒奖之词。
朝夕入谏,享奔走
()谰(lán):同谏(jiàn)。这里不做谰言之谰,这里为谏言之谏。
畏天威王曰示命:
()畏天威,按古文尚书威畏同字。
()示:告示。曰示就是宣布。
汝盂进乃嗣祖南公。
命盂晋升继承你祖上南公之爵位。(以上几句大意是封官)
王曰:盂乃绍挟死射戎,敏誎罰讼,
()挟:夹挟通。挟死射戎就是冒死杀敌。
()誎(cù):急、促。
夙夕绍我,寡烝四方,雩我其过
()夙(sù):早晨。夙夕即早晚。
()绍我:引导我,教导我。
()烝(zhēng):烝民,万众。
()寡烝四方:寡为一人,烝为众多,寡烝相对,乃君天下之象。
()雩我其过:祭祀时在神前代王受过,古时一种最忠心的表示。
相先王,受民受疆土
()相:扶,辅。
()民与疆土均为天授,故言相助先王收受民土。(以上几句为表功)
赐汝鬯(chàng)一卣(yǒu),冂(jiōng)衣、舄(xì)、辇、马
()易:同赐。
()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同畅。
()卣(yǒu):古代一种酒器,大小适中。尊彝爲上,罍爲下,卣居中。
()冂(jiōng):城外,郊外,野外。冂衣即外衣。
()舄(xì):同鞋。重木底鞋(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不畏泥湿。
赐汝祖南公戍(shù)用遹(yù)
遹(yù):《说文》解释,遹,回避也。此字《金文字典》中有,金文中多有出现。(注:疑为出行队前举的牌子叫遹)
赐汝帮伺四百人鬲,使驭至巧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
()邦:同帮。
()伺:司同伺。司空彝中有此字。
()鬲(lì):三足炊具,其足中空,烧饭时省火易熟。但此处鬲非炊具,人鬲是单身奴隶,以“夫”或“人”计数,是战争中的俘虏。战俘又称“歷”,与“鬲”同声通用。这类奴隶之所以称为“歷”,是因为他们在劳动之外要带上手铐,像家畜一样关在监牢里。
()驭:古驭和御通。
()丂:古通“于、考、巧”三字。
使驭至巧庶人当为工匠。
赐尾伺王臣十又三百人鬲,千又五十夫
()臣:婚配成家的奴隶叫做“臣”,以“家”计数。这一类奴隶是全家为俘虏的,或为节省养活奴隶的费用或生育下一代奴隶,才把他们婚配成家的。从金文来看,周王和贵族经常把整家整家的“臣”赏赐给手下人。
徼(jiǎo)国遣捕纪土
()徼:边境;巡逻。徼又为殷之盟国,在山东一带。《金文字典》中有此字,为亟下一走之,无读音。
()圃:通甫。甫外有围,为捕。
()纪土:治安。
巡边、缉捕、治安。
王曰:盂,若敬乃政,勿辞朕命。
盂用取王仦用,作祖南公宝鼎隹王廿又三祀。
()仦(chào):通仯。少,小之意。
大盂鼎拓文
![[转载]大盂鼎铭文详译 <wbr> <wbr> <wbr> <wbr>西安谢子展译 [转载]大盂鼎铭文详译 <wbr> <wbr> <wbr> <wbr>西安谢子展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大盂鼎铭文详译 <wbr> <wbr> <wbr> <wbr>西安谢子展译 [转载]大盂鼎铭文详译 <wbr> <wbr> <wbr> <wbr>西安谢子展译](//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