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没有史书而唯有易经!故易经中的历史信息亦相当于史书鉴证。
被冷落了数千年的炎帝神农氏之籍别,突然被学术界热炒。有说湖南者,又有说陕西者.一称:南方有炎帝陵,有神农洞,还有神农出生和下棋之遗迹。而另一方则说:炎帝为宝鸡人,因那里有野史中说的炎帝兴起的姜水,有炎帝陵,还有大量关于炎帝的传说。炎帝到底是哪里人呢?
看了阳国胜先生《华夏共连山》提供的依据,我认为,炎帝当生长在陕西,随父(神农)南迁后称帝。并且,神农率众弃北往南之根由不是为别的,而是因小冰期降临或中原野果缺乏之故.南边炎热好过冬,且溶洞和野果野兽多,可供御寒充饥之用。
炎帝继伏羲创连山,而水书是连山遗存,按水书古易分析,连山之名当来于“历散(离山)”,离山即南方也!《连山》,其象有崇山君、伏山臣、列山民、兼山物、潜山阴、连山阳、藏山兵、叠山象等义,”何为“崇山”?《康熙字典》载云:“崇,重也。又充也。”是重重迭迭之意,似乎寓意炎帝创《连山》在多山的南方。再按《汉魏丛书》中载的《古三坟·山坟·连山易爻卦八宫分宫取象歌》:崇山君、君臣相、君民官、君物龙,君阴后、君阳师、君兵将、君象首。伏山臣、臣君侯、...可知多山的南方是炎帝君所居之地。
东汉哲学家、经学家桓谭在《新论正经》中云:“《连山》八万言,藏于兰台。”据田氏明初墨谱载:北宋仁宗年间的武溪“紫荆书院”有一幅没有读懂的古联曰:太极龙门迎古帝,石匮锁中天。也印证了古代藏中天易《连山》之地兰台就在今湖南。:“迎古帝”当指神农。
其实我们从炎帝之名亦知其与南方有渊源,“炎”为火热,是典型的南方气侯特征,在八卦中,炎为火,为南方,故“炎帝”者,南方之帝也。炎帝继伏羲创制《连山》,此《易》之名也隐现其创生地在多山的南方。我在《水书文化与中华断代文明》中对水文字的“离”卦作了分析,发现这个象形字也与南方的地理特征有关。《彖传》曰:离(南方),是依附的意思,日月依附于天空之中,百谷草木依附于土地之上,上君下臣光明美德依附于坚守正道,所以能够教化天下,促成天下昌盛。这似乎正是说炎帝在南方倡导的“天地人合一”之观点并将伏羲易发展为连山。
以上推断印证了《荆州记》:“庖牺生于陈,神农育于楚”之说,也印证了《墨子》:“楚之南有炎人国”之说。至于炎帝是否生于南方,目前尚存两种说法,但按“神农育于楚”之说,炎帝或炎帝之父神农不会生于南方,晋代习凿齿“神农生于黔中”只能作“神农生活在黔中”来解释。
原创作者:韦章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