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玉润东方——山东史前玉器及良渚玉器精品联展(一)

标签:
转载 |
玉润东方——山东史前玉器及良渚玉器精品联展(一)
展览时间:2014年8月9日 —— 2014年11月9日
展览地点:山东博物馆三楼18号展厅
中华民族之崇玉,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八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从辽宁查海文化的玉器发现之后,红山文化、大汶口-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登上了史前文明玉器制作的巅峰。
本展览为大汶口-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的连袂演出,一南一北的两种文明遥相呼应,发现的玉器数量众多,造型独创,纹饰华美,工艺精湛,代表着中国史前玉器的最高水平!
温润之玉宛若东方民族崇尚的谦谦君子之风,沉静、美好、韵味悠长。
本次展览从文明双壁、东方生活、玉敛玉藏、玉的传播和未解谜团五个单元的展示诠释了大汶口-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玉器文化,是一场南北两种文明的玉器文化盛宴。
大汶口文化是距今约6100~4600年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等地区,与龙山文化一脉相承。
龙山文化是距今46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而得名。1928年吴金鼎发现,1930年梁思永曾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并命名了“黑陶文化”。1990年进行的考古发掘确定了龙山时期的城址。龙山文化发现之初,曾将邻近地区的相同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别命名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浙江龙山文化”、“湖北龙山文化”、“山西龙山文化”等等。现在,浙江龙山文化改称良渚文化,湖北龙山文化改称石家河文化,山西龙山文化改称陶寺文化。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4300年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与马家滨文化和崧泽文化一脉相承,代表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在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地理分布上,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在以泰山山脉为中心的四周平原地带,即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达到豫西、皖北、苏北等广大地区。良渚文化的分布在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
黄玉铲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100~4600年)
长17.8、宽7.2、厚0.4厘米
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礼器。通体磨光,对钻穿孔,沁色自然,细腻美丽。
黄玉铲。长17.8、宽7.2、厚0.4厘米。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兽面纹玉圭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
长17.8、宽5、厚0.5厘米
1963年山东日照两城镇采集
山东博物馆藏
礼器。曾断为两截,呈现出两种沁色,柄端雕琢兽面纹,线条简练流畅,庄严神秘,透露出肃穆神秘的礼器之美。
玉串饰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100~4600年)
环径3~5.1厘米
1971年山东邹城野店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装饰品。造型丰富灵动,玉色莹润美丽,绿松石坠画龙点精,是史前先民组合项饰的杰作。
玉龙首纹镯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2.65、直径8.2、孔径6.1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M1遗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镯外壁浮雕神秘龙首纹饰,造型独特、神秘幽远。
玉三叉形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4.8、宽8.5、厚0.8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M7遗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仅见于高等级男性贵族墓的墓主人头部位置,雕刻神人头像,为中国最早的王冠雏形。
玉梳背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5.8、宽7.7、厚0.35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M2遗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阴线刻神兽纹,为梳背部分,曾被称为冠状饰,主要出土于高等级贵族的头部,插在墓主人头发上象征高贵。
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4.4、射径7.5、孔径6.4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遗址M7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玉琮是由良渚先民首创,也是良渚文化中数量最多的玉器,用来祭祀天地,也是通神的法器。
突沿玉镯,山东海阳司马台出土,出土时与上图玉璇相套合。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突沿环(镯)。
牙璋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
长27.5、宽7.2、厚0.5厘米
1982年山东海阳司马台出土
海阳市博物馆藏
礼器。弯月形刃,弧线优美,山东地区多发现在山脚下的祭祀坑里,为祭祀山川之礼器。目前公认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先民所首创。
玉锥形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长12.2厘米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瑶山M7遗址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装饰器。多成组随葬,尖端向上,像太阳四射的光芒,是良渚文化典型玉器之一,功能神秘。
玉簪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通长23、簪长19.6、直径0.8厘米
山东临朐西朱封202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礼器。簪首扇面形,镂空雕刻,两颗绿松石对称镶嵌,配以竹节状簪体,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山东龙山文化迄今为止出土最为精美的玉器。
玉璜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高5.75、宽13.88、厚0.8厘米
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反山遗址M23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礼器。玉璜多出土于墓主人胸颈部位,配以神人兽面纹和鸟纹等神秘纹饰,佩戴标志着身份和等级,还蕴含宗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