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太室阙访记
标签:
转载 |
前不久去登封实习了很多天,抽了几次空,把登封茫茫多的文物择要转了转,其中因为偶然的机会,得以进入太室阙参观,感觉是所有探访中最为宝贵的。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类一号文物,太室阙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然而如此级别的文物,网上基本见不到照片,甚至中国知网也下载不到完整的测绘性论文,非常奇怪。于是我想发出这篇博文,让大家一睹太室阙的风貌,同时因为没有权威的介绍,只能把我对它的认识结合零星的资料尽量展示出来。
太室阙坐北面南,分东、西两阙,中间距离6.75米。东阙高3.92米,西阙高3.96米,每阙由连在一体的母阙和子阙构成,子阙在母阙外侧,个头较低,全部为石结构,分别由台基、阙身和阙顶三部分组成。台基一共2层,高0.59米,由素面石条砌成。阙身则由8层石条砌成。(维基百科)
西阙比较重要,上面刻有阙名,全身照如下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阙南面全身照如下,此面上部完好,下部漫漶,只重点拍了上部。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阙南面上部篆书“中嶽泰室陽城”六字,其下有一漫漶严重的铭文,为延光四年(公元125年)所刻,内容没查到,晚于太室阙建造年代元初五年(公元118年)。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阙北面保存较差,尤其是下部只有两幅可辨识的画面,却有太室阙最重要的初建铭文——元初五年四月
北面上部全貌
车马出行图下面两格为一朱雀图,形态极为生动;阙体最下部靠右侧为一青龙图,细节保留也极为完整;青龙图左侧有一鸟状物,不知是什么
最后是阙体的两侧,阙体西侧保存非常不好,基本看不出什么画面。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阙体东侧只有下面铺首图保存较好,上有看不到年号的隶书题刻和一方清代嘉庆年间题刻
西阙搞定了,下面是东阙。东阙相对西阙而言保存较好,尤其是北侧,残存画面较多。
东阙全体
东阙南面全貌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东阙南面保存最完整的画面有三个,中部的朱雀图,朱雀图左侧的貘图,下部的羊头,尤其是貘图,反映了2000年前河南地区这一物种的存在,是环境变化的铁证。
东阙南面上部状况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太室阙访记 [转载]太室阙访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东阙北面保存极为完好,据看门人介绍,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图,但此面没看到朱雀,南面却有朱雀类似物,如果真为四神,不知为何排列成这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