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问我“开门儿”是什么意思,例如我们说:“这是开门儿的紫檀、这是开门儿的海南黄花梨”。这不是第一次有人问我,说明一些自认为很好理解的词,并不一定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这还让我想起其它两个经常被乱用的词,一个是“打眼”,一个是“光顾”。
先说这“开门儿”,这个词主要用于文玩行业,用于形容东西的真实或是到代(年代久远的老物件儿)程度是否清楚。说从字面儿上简单地来理解,就是开门,把门打开,不遮挡、不隐藏的意思。用来形容这件东西没有疑点、没有不清楚的地方,是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的。例如你拿给我一串海黄(海南黄花梨)的东西,我一上手就说:“这是开门儿的海黄”,就是说这东西根本不需要细看,没有任何疑点,是非常容易判断的。如果我说这个东西不开门儿,意思就是不好下定论,特征不是很明显,需要再仔细看看才能下定论,或者是根本无法下定论的东西。如果我说开门儿假,那就是说很容易被判断的假货。
再说“打眼”,打眼是指有一定经验的行家里手把东西看错了,这是个丢人的事儿,因为有了一定的经验,还是把东西看错了,说明没有认真地去看或是见识不够,眼力还不行,如果再因此而受骗上当,那就是个既恶心自己,又被人笑话的事儿。例如有一次我脑袋犯晕,拿起一件东西对身边的人说这件酸枝的东西不错,料质很好,结果卖家撇了我一眼说:“大哥,俺这个是紫檀的”。我仔细一看,还真是,顿时脸就红了,因为我看错了人家的东西,就是打眼了。对于刚刚接触红木或是文玩行业,或是喜欢淘旧货的人看错了东西就不能叫打眼,因为这样的人经验太少,还没有“眼”,所以不能叫打眼,而是叫“吃药儿”,药吃的多了,才有眼,有了眼,还是看错了东西,那才叫“打眼”。那么这个词通常在什么地方被用错呢,就是有些人找我看东西的时候,他本应该说“掌眼”,就是找经验比自己丰富的玩家帮自己把关,或是说成“上眼”,一般都是说:“您给掌眼”或是说:“请上眼”,这都是行话,只是前者比后者更客套。比如说一位很熟悉的朋友淘了件好东西回来,一进门儿就扯着嗓门儿喊:“老胡,来上眼”。我就知道,这家伙又来找我显摆了。那么如果是新人,对自己买来的东西心里没底,跟我也不太熟悉,一般就是很客套地说:“您老给掌掌眼”,注意这个“您老”,这不是说我真的就老,这是一种尊重,说的是经验的老,是一种客气。其实我也不想让大家活得这么复杂,我们也可以很简单地说:“您帮我看看”,这也挺好。就怕用错了词,你找人帮你看东西,说的不是“掌眼”,也不是“帮我看看”,而是说成了“打眼”,这种情况很多,其实我能明白他的意思,不会因为用错了词而造成误会,但这“打眼”不是这么用的,我刚说过,这“打眼”是指看错了东西,如果把这个词用在这里,这东西我还没看呢,怎么就看错了呢,是不是有点别扭呢。
再说“光顾”,光顾是个敬辞,“光”是增加光彩的意思,“顾”是“访问”。“光顾”就是说:“(你)的到来使(我)增添光彩。”最初是主人对宾客来访时讲的敬语,后来多用作商店或服务性行业欢迎顾客上门时讲的客套话。同义的敬辞还有光临、驾临、惠顾等。这都是客套话,用于对客人的尊重,例如大家来到檀印,我会说欢迎光顾或说欢迎光临,但如果我去别人的地方,作为一个客人,对外说或是提前给对方打招呼的时候我就不能说是光临,而是说拜访,如果不想这样说,就简单的说过去看看也行,只是不会用光顾,因为这个词是主人来用的,这个词如果客人来用,会显得自大、不谦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当然了,这些不是严重的问题,只是一些人对一些词汇的了解还不够,没有细心琢磨,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来用,结果用错了词,并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大家若喜欢来檀印,每次都说自己是光顾我也是一样欢迎的,甚至把自己说成是光临、驾临都可以,我站在檀印的角度,也的确如此。
红木鉴定与交流请加微信: huxiaopeng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