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鉴别文物须知来历(一)

标签:
转载 |
年号
始自汉武帝建元元年。颜师古前汉书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而纪年通谱云:道书有赤明上皇、无极、永寿等号。杨雄蜀王本记云:望帝禅位鳖灵,灵称叢帝,号“方通”。
此条鉴别钱币有用。
唐书明皇时萧嵩为相,以为天子升降俯仰众人皆得见之,非肃穆之容也,奏请几朔望受朝,备羽扇于殿上,将出所司承旨索扇,扇合,上坐,坐定,去扇。礼毕,上将退又索扇如初。则此制之始,自萧嵩。
鉴别古画这一条可以参考。
借绯
唐代制度五品都督或刺史赐绯(红色)色衣,佩“鱼袋”(表面饰金或其他材料),叫做“借绯”,离任后停用。后世简化为鱼或龟。宋代赐绯色衣,不佩鱼。
唐武后时皇族贵戚赐紫衫、金带,另可赐佩戴金龟,叫做“借紫”。
这里的“借”字为赐的意思。
真武
宋朝天禧二年设立祥原观,并封号“真武灵应真君”,所以真武之称始于此。如有器物或文字中有真武字样的必定是宋朝以后。
琵琶
出自于汉代乌孙公主,又称作“阮”。
古代君王当御某后、妃、妾时以赐银指环为告。后、妃、妾怀孕了赐金指环。这个“指环”就是现在的戒指。去见皇帝的时候右手戴戒指,离开时左手戴戒指。这个做法据说来自商代纣王时期。
臂钏
源自于后汉,但当时不是妇女的装饰,而是赐给功臣的。
訶子
遮挡胸部的半截衣衫,传出自于杨贵妃,当初安禄山心迷贵妃之乳,狂悖抓伤贵妃之乳,唐明皇作此衫赐贵妃,以蔽不雅之处。
此条也可鉴别古画,即此衣出于唐明皇后期。
玺的来历很早,据说舜时已有,起凭信的作用。印是春秋战国七雄时期才产生的,有别于周王的玺。也有说法是秦孝公变法后始用。
玺的制作材料为金或玉,钮形为龙虎。
印的制作材料为金、银、铜。但宋以前也有“涂金”之印,材质大概是银或铜的。宋代以后一般用银制。还有一种“條印”是木头的,所刻为减地阳文的篆书,宋代曾有印文为:“督摄万机”的條印。
地摊上有时候看到一些刻着看不懂的文字的小玉印,说是出土的,现在看来这些都是伪品。
笏
周朝始作,因此倘使有所谓的更早的笏必为假,其材料有玉、象牙、竹片。竹片易腐烂,所以现在很少见。
唐印文
唐代除了吏部、兵部外其余各部共用“都司”印,武则天圣历二年开始,下设二十四司,改印文为“ ╳ ╳司郎官”。
尚食、尚药
有些瓷器上有“尚食、尚药”等字样。这是秦代开始设置的专供皇上需要的后勤部门,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尚醖”“尚衣”“尚舍”“尚辇”等部门。唐以前有“尚乘”没有“尚醖”,宋代 “尚醖”是管喝酒的,看起来宋代人比较喜欢喝酒。标有“尚食”“尚药”的瓷器伪品不少,“尚醖”倒是真伪都没有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