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2014-03-06 19:52:24)
标签:

病中

钱存世

代表性

钱均应

钱应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铸造钱币情况探究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是契丹民族正式走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的时期。从契丹族诞生的“白马青牛”神话产生之日起,到契丹大贺氏王国形成之日止,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时期存在时间长达700多年。契丹民族是从“白马青牛”神话中走出的民族,《辽史·地理志》(一)上京道“永州”条:(永州)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青牛白马故事中乘白马浮土河而下的神人,就是传说中的契丹始祖奇首可汗。《辽史》曰:“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辽史》卷二《太祖纪·赞》说:“奇首生都菴山,徙潢河之滨。”都菴山不知在何处,《辽史·地理志》上京道龙化州下谓“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称龙庭”云云,想必都菴山与龙化州不会相去太远。

现代人认为“白马青牛”故事是神话,契丹人却认为它是信史。辽早期的《大契丹国太傅耶律羽之墓志铭》就认为“耶律氏其先,宗分佶首,派出石槐,历汉魏隋唐已来,世为君长。”辽太祖曾于太祖七年(913年)六月甲申,“上登都菴山,抚其先奇首可汗遗迹,徘徊顾瞻而兴叹焉”。(《辽史·太祖纪》)辽太宗会同四年(941年)二月丁巳,亦曾“诏有司编《始祖奇首可汗事迹》”(《辽史·太宗纪》),事实证明,辽朝廷是把奇首可汗事迹当信史来记载的。奇首可汗应是确有其人,奇首八部(古八部)确实应是奇首子嗣繁衍而成血缘氏族部落联盟

《辽史·食货志》云:“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於野,弛兵於民。有事而战,骑介夫,卯命辰集。马逐水草,人仰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作为游牧民族,特别是以畜牧养马为主的契丹族,天生就要靠抢掠和贸易来维持膳食与生活资料的平衡。当一个民族弱小时,贸易就成了民族生存的唯一指望,交换媒介的多样性、方便性、可靠性就成了这个民族经济领域追求的目标。物物交换这种低级原始的贸易方式,是难以满足游牧民族对交换媒介期望的多样性、方便性、可靠性的。

能满足游牧民族对交换媒介期望的多样性、方便性、可靠性的唯有货币。因此,游牧民族无一不是把铸钱作为本民族致富致强的首项选择。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为了生存繁衍,就毅然选择了自己铸钱的道路。通过翻铸、仿铸、改范铸等不同方法,铸造中原王朝的钱币。翻铸为契丹铸造了足以补充物物交换外急缺的钱币;仿铸、改范铸为契丹族宣示自己的存在作了大量舆论宣传。

聪明的契丹人铸钱技艺比汉族工匠一点不差,他们翻铸的钱币如今已很难辨认;他们仿铸的钱币自有一种前后一致的独特风格,为了与中原钱币相区分,往往有意将形制放大或缩小,或将文字改为契丹风格;他们的改范钱必定在某一环节融入契丹元素,通过改变钱币的整体风貌,昭示契丹民族的存在。从存世实物看,契丹奇首八部造的翻铸钱是为了经济用途,改范钱是为了纪念某种重大事件,仿铸钱是为了祭祀或赏赐等政治宗教活动。

契丹奇首八部铸钱始于何时?目前尚无法定论。因为代表一个集团或政权铸钱能力的钱币,是用于经济贸易的行用钱。而奇首八部翻铸的中原王朝行用钱,目前已无法辨认出哪些是本朝铸,哪些是契丹翻铸?从目前存世的奇首八部改范钱与仿铸钱实物看,最早的铸币是新莽钱,依次是东汉钱,晋魏钱,南北朝钱。由此可以断定:具有独特契丹风格的奇首八部改范钱与仿铸钱铸造时间上限,应为西汉末,新莽初,即大约在公元1年至14年间。考虑到翻铸行用钱技术比改范与仿铸钱要简单很多,契丹人贸易对行用钱的需求渴望,奇首八部行用钱的铸造时间上限,最晚应在西汉中期。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契丹风格明显的、奇首八部时期的仿铸、改范钱币,以窥视一下契丹最早时期铸钱的风貌。

一、仿新莽钱:

1、仿小泉直一(见图一1-8。径11-13.3毫米,重1-2克。其形制、书体、铜色、风格、气息都与新葬钱不同。钱径比莽钱小泉直一小2毫米左右。钱文书体为契丹独特的北地俚俗字(胡书)。泉作上方不封口圆圈内一点;直作点横积木式组合。面背轮廓均比莽钱雄浑宽阔。契丹风格明显。目前除铜钱外,已发现金、银质的辽仿小泉直一。存世量极罕,目前市场价,铜钱每枚一万元左右,银钱二万元,金钱十万元。

2、仿大泉五十(见图二1-13。径40-50毫米,重10-35克。其特点为钱径放大至40-48毫米,形制粗犷,字体粗壮,泉无断笔,加以契丹风韵背饰或面饰,如四出文,日月文,龙纹,花卉纹等,与莽钱大不相同,极易分辨。存世量罕少,目前市场价,光背钱每枚一万元,花饰钱三万元。

3、仿大泉五千(见图三1-2。目前面世一枚,出土于赤峰地区。金质,经60.1毫米,厚11毫米,重220.15克。币材为金银合金,含金量平均约在70%左右。该钱大小为当千型钱(径60毫米),但厚重超出想象,重220.15克,约相等于汉隋唐金衡一斤(224克)。按汉唐时金与钱兑换比率,黄金一斤值万钱来看,这枚大泉五千金质钱不但不是虚值钱,而是一枚超值一倍的超值钱。既使按普通钱衡计算,其重也相当于汉唐衡重半斤,恰可兑换铜钱五千枚,亦是货真价实的足值钱。

该钱形制厚重与孙吴“大泉五千”无丝毫共同之处。孙吴“大泉五千”径在36-39毫米(相当于折五折十型间)之间,厚在1-3毫米间,重在10-20克间,是典型的虚值钱。和这枚契丹铸“大泉五千”,根本不可同日一语。文字风格更是泾渭分明。“大”字,吴钱上横为圆弧,而契丹钱为平顶;吴钱下人为两直竖,契丹钱为八字。“泉”字,吴钱白下不封口,下为“川”字,契丹钱为白字封底下为“小”字;“五”字,吴钱为两半圆上下对顶,契丹钱为上下两横中十字交叉;“千”字,吴钱千头圆弧,婀娜妙曼,契丹钱千头平展,粗犷彪悍。稍懂钱币知识的人看一眼,就会感觉它们是两个地域钱币文化风貌。由于仅见一枚,价值高昂,故只能暂定为无定价。

4、仿大泉五铢(见图四1-8。分汉文与契丹文两种。钱径40-48毫米,重18-40克。是契丹人把大泉钱和五铢钱揉和后创造的一种新钱。汉文钱有汉五铢改范加莉大泉二字者,制作较为粗糙,背平夷。似为初期铸造。有面背四出文,背饰上星下月者。制作精良规范,应为后期祭祀特铸钱。契丹文“大泉五铢”,亦有两种。一种为厚重背平夷型,制作雄浑粗犷,重量达31.2克。应为初铸。一种为规范型,轮廓分明,字迹清晰,书体规范,应为后期改进型。2004年吉林曾出土契丹文“大泉五铢”精致铜雕样,证明契丹文“大泉五铢”确实为契丹族早期铸造。不管汉文或契丹文“大泉五铢”,存世都极其罕见,市场参考价:汉文初铸钱每枚10万元,祭祀特铸钱每枚15万元,契丹文初铸钱每枚25万元,后期规范钱每枚15万元,雕样每枚40万元。

5、仿大泉半两(见图五)。存世仅见一两枚。径约42毫米,重量不详。是契丹人把大泉钱与汉半两揉和后创造的一种新钱。钱文四字书写怪异,特有一种异族气息。钱背上为一只鹞鹰(应是海东青),下为一只仓皇失措的天鹅,左右为飘来荡去的云朵。俨然一幅契丹人春猎图。它说明契丹人用海东青猎天鹅由来已久,在汉晋时期即已成为习俗。这是一枚春猎前的祭祀钱,珍贵异常。市场参考价每枚25万元。

6、仿大泉千金(见图六1-2。存世仅见。径约45毫米,重量不详。是契丹人把大泉钱与新莽国宝金匱钱揉和后创造的一种新钱。钱形为八角形,为两个四方形叠压而成,寓义四荒八方。钱文为汉篆,颇得国宝金匱篆法之精髓,刚劲秀美,飘逸请新。形制规整,制作精良,为契丹人第一枚篆书钱。其当为庆典特铸钱,用于聘享或赏赐。因其为契丹第一枚八角形篆书钱,美学价值突出,故价格不菲。市场参考价应为每枚15-20万元。

7、仿十五泉泉(见图七1-2。径约23毫米,重3克。制作粗劣,文字俚稚。五字横卧,泉字稚拗。应是仿大泉十五,拟作为行用钱使用,类似私铸钱。因其具有契丹风韵,存世罕见,故划入契丹仿铸钱内。市场参考价2000元。

8、仿吉大五铢(见图八1-2。径约24毫米,重4克。形制规整,文字清晰。文字具有契丹俚俗字风貌。应是仿汉末五铢之喜庆品,存世仅见。市场参考价8000元。

9、仿嘎拉哈“贴”字“钱凭”(见图九1-8。形状仿羊距骨(鲜卑语“嘎拉哈”)。长约36-40毫米,,宽约25-28毫米,厚约10-18毫米。重约18-40克。分带中心孔有阳铸铭文与无铭文有奔马图固定槽两种。带中心孔有阳铸铭文一种,分万贴、直千、直百三等,笔者命名其为“嘎拉哈‘贴’字三钱”;无铭文有奔马图固定槽一种,据考证,其应为嘎拉哈钱中当十级钱,是使用频率最多的种类,笔者命名其为“嘎拉哈‘奔马图’钱”。“嘎拉哈‘贴’字三钱”与“嘎拉哈‘奔马图’钱”,是一套完整的,与当时流通钱“货泉”直接挂勾的“钱贴(领钱凭证)”。类似清末纸币和当今的现金支票。这是聪明的契丹人根据牧区贸易特点发明的一种金融工具,是世界上最早货币衍生品及金融工具。因当时是试用性质铸量较少,流传至今已非常罕见,珍贵异常。市场参考价:“万贴货泉”每枚价30万元,“丹贴直千”每枚价20万元,“丹贴直百”每枚价25万元,“‘奔马图’钱”每枚价1万元。

二、仿东晋钱。

10、仿太元货泉(见图十1-24。“太元货泉”是钱币史上的名誉品,铸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有改范钱与仿铸钱两种。改范钱是在王莽“货泉”范模上加刻契丹体“太元”二字而成。径在23-25毫米间,重量在2.5-8克左右。目前已发现鎏金、银、合背,以及背星、背四出文、大字、小字、长货、短货、长泉、瘦泉等数种版别钱十数种。仿铸钱,大如折三,径约27-30毫米左右。两钱均具契丹风貌,只不过一个浓烈一个清新而已。详情请参考笔者拙文《契丹铸“太元货泉”铸主铸年考》。仿铸钱存世仅见,市场参考价20万元。改范钱普通钱每枚市场参考价1万元,版别钱1.5-3万元,银钱5万元,鎏金钱7万元。

三、仿北魏钱。

11、仿永安五男(见图十一1-2。铸于北魏孝庄帝永安年间(公元528-530年)。径48毫米,重35克,出土于赤峰辽代窖藏。是契丹人乞求子嗣的祭祀钱。面背均饰四出文,面文四字,篆隶相间,刚劲流畅。背铸四神图。四神崇拜正是契丹人从道教吸收的精神食粮,为契丹人虔诚崇信的神道之一。此种有大小版别及异书数种,纹饰图案大同小异,应均为契丹铸。市场参考价每枚3000-5000元。

四、仿北齐钱。

12、仿常平两铢(见图十二1-5。铸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径在39-46毫米间,重量在20-32克间。目前见诸于世的常平两铢钱有三种样式,即背饰四小儿嬉戏图正倒置两种版别,(因铸造时合错背范造成)和一种光背钱。按钱径可依次称之为:折十大样、折十正样、折十小样。钱文为早期契丹文,即“胡书”书写。其“两铢”,是指钱重当时的一两。“常平两铢”,是当时少有的足重、超重钱币。整个钱粗犷雄浑,穿廓阔大,厚重异常,契丹风格宛然跃出。该钱应是契丹人庆典祭祀用钱,存世量绝少。市场参考价,光背钱每枚15万元,背饰婴戏图钱每枚10万元。另,契丹当时还仿铸制了许多常平系钱,有数种胡书光背钱和多种篆书背饰钱。因这些钱过于稀少,故不设专专节予以介绍了,有兴趣者可查阅笔者拙文《辽代特殊篆书契丹篆钱赏析》。常平系钱市场参考价,胡书光背钱每枚15万元,篆书背饰钱每枚10万元。

五、仿北周钱。

13、仿永通万国(见图十三1-8。铸于北周静帝大象年间(公元579-581)。径45-50毫米,厚4-5毫米间,重20-35克左右。比北周永通钱直径大15-20毫米,重14-29克。形制阔缘大字,厚重雄浑,与北国永通俊俏华美之姿绝然不同。目前所见有三种版别,一种为万字完整者,一种为万字右足残缺者,及背镌本命星君者。该钱亦应是契丹人祭祀用钱,存世罕少。市场参考价,光背钱每枚15万元,背本命星君钱每枚10万元。

以上十三种钱均应是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仿铸的具有契丹风貌的钱币,铸期长达近六百年。当然这13种钱币契丹风貌不尽相同,印记或深或浅,但那股子里不屈不挠狂傲不羁的特点及雄浑剽悍的气势,始终凝聚每枚钱中。此13种钱,只是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仿铸钱中较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契丹奇首八部的铸钱应远不止这几种,还有待泉友们继续发掘。

本文附图,部分来自《辽西夏金元四朝货币图录精选》作者之一郝凤亮(网名东胡)先生所提供的该书原照,部分来自自藏和北国盈泉、阿骨打宝机、古币收藏家等泉友珍藏,以及各钱币网站钱图。由于很多钱币只见照片未见实物,个中难免混进非契丹钱和断代不准的钱币。基于此,附图仅供参考,引用时务必说明。文中所标市场参考价,因人因钱因地不同,与实际会有较大差别,故文中标价仅是个范围而已,聊作参考耳。这里笔者真诚地向所有提供钱图和资料的朋发躹躬致谢,谢谢大家的支持!

契丹奇首八部(古八部)仿铸钱的发现及认定,对契丹历史、经济史、钱币史的贡献怎么说都不过份,它以确凿的实物证明,契丹经济远比汉人学者认为的先进繁荣,契丹使用铸制钱币的历史比任何民族都不落后,从伴随契丹族始终,从未间断的铸钱史角度来说,契丹民族是中华民族中除汉族外,铸钱历史最悠久最长远的民族。这才是真正的契丹,真正的契丹钱币史,真正的契丹文明。我们为中华民族中,能有契丹这样一个聪慧睿智、坚忍不拔的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契丹文明的还原,将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为自己能有幸参与其中同样感到自豪和骄傲,并愿为其躹躬尽瘁,死而后己。

泉痴山人2014/3/6于京东病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