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

(2013-10-05 22:11:41)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


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

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

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

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

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

契丹文“大辽太尉”熊头铜牌考辨

这是一枚其貌不扬,制作粗糙的契丹文铜质符牌(见图1、),第一眼看到它,竟以为它是仿照我曾撰稿《别致有趣的“高浮雕狼头契丹文‘太保’铜腰牌”考》中的,契丹文“太保”狼头腰牌(见图2、)臆造。可当我把两个牌子放到一起一比较,结果发现自己主观的认为竟完全是错的,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

原来,我一直以为也是狼头的四字牌,和我收藏的契丹文“太保”狼头腰牌一比对,发现两个头虽然很像,但一个头部轮廓为菱形,一个头部轮廓为瓢形;一个额头三角形瘦骨伶仃,一个额头宽厚浑圆;一个一个耳朵长一个耳朵短;一个颧骨瘦削,一个圆滚肉厚;一个鼻子尖小,一个宽大稍扁;一个眼睛凹陷长形,一个环眼暴睛;一个嘴小吻短,一个嘴大如盆。仔细端详后,认定四字牌是熊不是狼、才了结了仿造这件冤案。

四字牌生有厚厚红色锈,熊头两侧锈已堆成了珊瑚礁形,这是锈从骨子里生长出的特征,是无法造假的一种干坑锈。红锈上生有两大片绿绣,并点缀着数十点斑斑点点的绿绣。锈色层次分明,绿肥红瘦,娇艳醒目。锈色包浆告诉人们这面牌子是信得过辽代真品。牌通高102毫米,最宽.3毫米,顶圆径50毫米,厚4.5毫米,重不详,估计约在40-60克间。

熊头顶上钻有一孔当是穿系绳索所用,熊头铸于圆形牌头之上,高浮雕的立体感极强,圆形牌头下连铸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方牌,在宽约5毫米的边栏内,上部三分之一处横铸两个阳文契丹小字“大辽”,下部三分之二处正中间竖铸两个阳文契丹小字“太尉”。字为楷体,遒劲有力。至此知道,此面熊头契丹文牌,是一面辽代“职官腰牌”。

太尉,官名。西汉始置,为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太尉往往在国家有重大军事行动时才任命,事毕则改官。西汉军制,平时,中央军队分隶卫将军和诸校尉,战时任命骠骑将军、车骑将军、材官将军等诸将军指挥,太尉是皇帝在军事上的最高顾问,并不直接领兵。汉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加号。东汉,复置太尉官,与司徒、司空为三公。隋津沿置,均为加官,无实际职务。元明始废。

辽代太尉比较复杂,在北面官中它是有具体职掌的职事官,如在诸帐官中,遥辇帐、国舅帐,渤海帐、奚王帐中都设有太尉,掌管各帐的军事务,是各帐军事力量的最高长官,级别在正三四品间。北面部族官中,大部族大王下亦设有太尉一职,它的品级就更低了,约仅在六七品间。而在南面官中,太尉应是荣誉性高官,是给特殊功劳的官员的加官,品级为正二品。还有一种“检校太尉”,是一种临时代理性质的加官,事情结束加官取消。

此种契丹文熊头“大辽太尉”铜腰牌的主人,应是部族大王手下的领兵太尉,如果部族大王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这个太尉也就相当地方独立师的师长,顶多是个六七品的中层干部。腰牌的形制图案材质早已把这一秘密公之于众了。这里要说的是,档次低的职官牌不一定不珍贵,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熊头牌汉地少见,而部族建置难于核对,而契丹文熊头“大辽太尉”铜腰牌,恰恰证明了这段历史,所以它的珍贵是不言而喻的。

契丹符牌千姿百态,一牌一样,一牌记录一段历史,和辽契丹钱币一样,是复员契丹文明最宝贵的文物。它们的功绩必将进入契丹真实历史,也必将书写出无数辉煌的篇章,让事实回击那些唁唁狂吠的梦中人吧!

泉痴山人2013/10/5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