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赐福千秋” 背天禄神兽图折五型金钱赏析

标签:
鉴定研讨辽契丹钱币研究人文/历史文化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赐福千秋”

这枚折五型(径36毫米)近40克重的,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金钱,招人稀罕的原因,不是它制作如何如何规整精致,也不是它的材质如何细腻温润,亦不是它的锈色如何层次清晰,包浆如何厚实晶莹,更不是钱文书法如何端庄刚劲,独步钱坛。恰恰相反,笔者喜欢的是它的缺点和遗憾,是它信手写来书法随意,天然去雕饰的效法自然。钱文“赐福”写法的异趣,表明了契丹人对契丹小字写法的无拘束,这反而增强了钱币的真实性可信度,避兔了制假者想混入契丹文钱行列的企图。
许多具有艺术修养的朋友都知道,规矩整齐的东西易被模仿,而随意自然无拘束的作品,恰恰难被作假。契丹文钱乃至所有辽钱,如果具有率真大气,自然粗犷,不刻意做作的风貌,那它一定是真钱。反之,如见到一些所谓辽钱和契丹文钱,形制刻意规整,纹饰百钱一面,大同小异,钱文拘谨,字多重复,大钱仿小钱钱文的,朋友一定要警惕了!十有八九那都是假钱。
而这枚辽契丹锻制手雕契丹文金钱,它没刻意消除地子上的锤痕,刀刻剔地后的剜削痕。它的雕工尚未达纯熟地步,刀法还显生拙笨硬。四个钱文小字“赐福千秋”,两个字“赐福,”写成了“异体字”(当时可能称错别字),两个字“千秋”,位置一高(右)一低(左),象一个人歪拉着膀子。就是这样的四字钱文,给人的印象却不是丑陋,反而是美观大方,自然率真,给人一种安全感。因为摹仿者万万不敢把契丹小字“赐”左旁写成“夫”形,把“福”字左旁写“提手旁”。这就是真与假的分水岺。
真钱的书者,不是皇帝本人,就是权势熏天的显官,最次也是当时书法大家。这些人书写钱文,没顾虑、无负担,信手拈来,洒脱随意,表现得是一个真性情,挥洒得是一腔痴墨心。书者无所忌讳,平时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他不计较什么错字、别字,异体字,他写出的字错的也是对的,后世也会统一改称异体字的。
所以,在辽契丹钱上看到明显好象错别字的,无论汉字或契丹字的钱币,我敢保证它们百分百的是真钱。如,耶律奴瓜汉文钱的“与”写成现在“兴”,契丹文钱的“军”的不出头“戈”旁,写成出头“戈”;龙凤御赐钱,契丹文“赐”写成“禄”;汉文“大康通宝”折五钱“通”字写成“双走之”;汉文“开泰通宝”折三钱“宝”字写“宝盖下责”;等等。这是鉴定辽钱和契丹文钱真假的不二法门,是以现代人之心度契丹人之腹多年碰壁后悟出的真谛。
此钱背雕的是一幅少见的天禄神兽图,一只天禄昂首挺胸张牙舞爪,挺立在四朵祥云之中,似乎在向前面的什么人或物咆哮。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天禄,龙头、独角,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而长尾,突眼,长獠牙,毛色灰白,会飞。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在人间可攘除灾难,永安百禄。汉代沿起多把天禄对置于墓前,作镇墓兽,既有祈护祠墓,冥宅永安之意,亦作为逝者升仙之座骑。《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锺四,及天禄﹑虾蟆。”
此钱把天禄置于钱穿之下,即是置于地下,明确宣示此钱是瘗葬钱,天禄是镇墓兽兼逝者升仙之座骑。钱文“赐福千秋”的含义至此大白,那就是感谢逝者“赐给了(后人)千年的幸福”。钱文给逝者如此推崇,足证逝者应不是一般的高官,而是辽契丹唯一有权使用“赐”字的皇帝。至于其是辽代九帝中的哪一位皇帝,由于钱币出土时间、地点等情况不明,不好妄猜,只能暂时阙如。但比钱是皇帝镇墓钱的身已确定无疑,其文物与历史价值已不用笔者多说,谁都知道它的份量。
泉痴山人2013/8/27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