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五: 契丹文右旋读“村户居将”背四决星 真金、金铜合

标签:
鉴定研讨辽契丹钱币研究人文/历史文化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五:
契丹文右旋读“村户居将”背四决星



这是两枚形制、纹饰、钱文,都一模一样的小平型钱币。它们一枚真金材质,一枚金铜合金材质。真金钱(见图1-2、)径24.2毫米,穿径5.1毫米,厚2.4,重10.41克。金铜合金钱(见图3-4、),径24.17毫米,穿径5.54毫米,厚2.74,重6.8克。钱文四个契丹小字,穿上字可试译为“村”,穿右字可试译为“户”,穿下字可试译为“居”,穿左字可试译为“将”。几个字的来源依据都来自刘凤翥先生《辽上京地区出土的辽代碑刻汇辑》,即实先生《谜田耕耘》。经整理钱文读序拟定为右旋读“村户居将”,译为现代汉语就是“找个村子里老百姓家住下算了”。
“村户居将”这句话,应是契丹国军队出征路上,临近晚间,下级军官请示天晚了,晚间部队在哪里安营下寨?长官回答到:“村户居将”(找个村子里老百姓家住下算了)!当然这是指长官他自己晚上要找个村户家住下。其他人就屯扎在村子四周。行军驻扎在老百姓家可以有热水洗脸烫脚,有热饭热菜,当然要比住在帐蓬里舒服一些。说这句活的应是行军主帅,从背四决上星看此人应是征东主帅辽圣宗,时在统和二十八年十一月。当然,这种“村户居将”的现象只能发生在大辽国境以内,对自己国家的村户,国外的村户可就没这好果子吃了。
《辽史·兵制》载:军队行军“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左右官道、斜径、山路、河津,夜中并遣兵巡守。其打草谷家丁,各衣甲持兵,旋团为队,必先斫伐园林,然后驱掠老幼,运土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檑木并下,止伤老幼。又于本国州县起汉人乡兵万人,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御寨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军退,纵火焚之。军入南界,步骑车帐不循阡陌。三道将领各一人。率拦子马各万骑,支散游弈百十里外,更迭觇逻。及暮,以吹角为号,众即顿舍,环绕御帐。自近及远,折木稍屈,为弓子铺,不设枪营堑栅之备。”
这个记载把契丹军队描绘成类似日寇的魔鬼部队,一切立的物体都烧光抢光,一切活物都用来运土木填壕堑,顶矢石檑木当炮灰。事情恐有所夸大,如果民族仇恨这么深,澶渊之盟的一纸文书怎能使两族相安和平120年?元人编辽史道听途说者,张冠李戴者,抓一点不及其余者均不在少数。研辽史者,务破此迷雾者,方可窥辽史的真相。信不信由你。
泉痴山人2013-8-18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