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鉴定研讨辽契丹钱币研究人文/历史文化 |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一:
《辽(契丹)编年钱谱》契丹文钱试译论坛之一:
〖本博主的话〗《辽(契丹)编年钱谱》汉文钱部分编辑工作正顺利进行,不久就可编出初稿。现在契丹文钱的编辑工作已经被提到日程,可一只拦路虎却横亘在路前,这就是契丹文钱的翻译工作,它严重阻碍了钱谱的编辑进程。前此,虽有陈传江,陶金二人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又有聂冲,王树人,魏文成等先生率先垂范继续开拓,但与待译钱的总量比,还略显缓慢。目前契丹文国号,年号,纪年钱的翻译虽已全部攻克,剩下祭祀钱,赏赐钱,封官钱,颂德钱,祈祝钱,挽悼钱,励志钱等等特铸钱数量还很多,尚待破解。为最终攻克契丹文钱的翻译难关,本博决定自今日起在本博开辟一个契丹文钱试译论坛,把众泉友和本博主试译出的契丹文特铸钱心得公示,以供大家讨论、修改、完善、确定,以便最终进入编年钱谱。方法以本博主把各泉友译出有争议的,不准确,不贴切译文与本博主收集到的不同意见不同译法一并公示,广泛听取网友与专家们意见完成。希望广大契丹文钱币爱好者及有关专家踊跃参加讨论,给予赐教。
钱图是泉友“陪寂寞等黄昏”拍摄,《辽(契丹)编年钱谱》已收有拓片和彩图。北国盈泉译此钱契丹文钱文为“安州之x”,第四字未译出。笔者愚意以为这未译出的第四字,似乎可以译为赋税之“税”。因为这第四字的左旁字根与一种“万岁”的“岁”字根相同,即为同根字,它的读音应与“岁”相差不远。由此,我想到了赋税的“税”。
猜其为赋税的“税”的第二个理由,是因为辽代平州是我母亲的故乡,是辽北大平原上的辽宁省铁岺市昌图县四面城镇,距离我的故乡开原县货郎屯也就不足百里。昌图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宜农宜林,矿产丰富。气候属于温带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丰富,年降水量655毫米,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旱作农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粮食生产基地。
昌图原属渤海国扶余府(今吉林省四平市)。公元907年至1135年辽国在昌图老城、四面城和八面城分别设凤州、安州和韩州。号称最简陋的《辽史》,记载的安州团练使就有五位之多:马保佑、“王八”、萧直善、耶律何鲁扫古、李永寿,个个非同小可。最有名的是安州刺史萧图古辞,陶金先生曾考释了他的特殊的银版墓志铭。这些都说明辽代对农业大州,国家的粮仓非常重视,在这里收取农业税应是辽代重要收入之一。“安州之税”应是辽国东京辽阳府的主要赋税来源之一,故此,特铸此政务训诫钱,颁给当地官员时刻提醒他们注意此项任务。
以上是笔者的妄猜,可能距真实的实际尚远。笔者在契丹文研究上还是个小学生,但我有信心在网友们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尽快把收集到的契丹文钱尽可能多地破译,以成就旷世单代钱谱巨制《辽(契丹)编年钱谱》的早日出版。笔者的试译,目的在于抛砖引玉,盼各位朋友踊跃发言,不各赐教。山人这里先行躹躬致谢了!
泉痴山人2013/6/24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