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第一对镂空黄金对钱 ——辽契丹锻制手雕镂空大安年秋捺钵面背双鹿黄金对钱赏析

标签:
八卦鉴定家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中国钱币第一对镂空黄金对钱



要说中国钱币第一,辽代钱币在中国钱币史上的品种数量应肯定是第一,基本宝钱制的各种钱币名词大多都肇始于辽代钱币。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辽代钱币在中国钱币史上创造的各种第一应不下于二百种。这是个很好的创作题材,它可以写成《辽钱在中国钱币史上创造的N百个第一》一书。可惜的是,目前笔者正专心于《辽(契丹)编年钱谱》的编纂工作,无瑕关注此事。看来,只有等到钱谱编完后再说了。说到钱币第一,辽代锻制手雕黄金钱创造的第一,应比任何种类的辽钱都多,大家可到笔者对锻制手雕黄金钱的考释文章去找,届时一定相信笔者所言不虚。
《辽(契丹)编年钱谱》中,笔者为锻制手雕钱在特制钱编中单独设立了一章,即:“锻制手雕黄金钱”。把笔者所能见到的,亲自过手的,可以确认的,确是锻制的、手雕的、合质金的钱币,进行集中展示。与此同时,笔者将把对每一枚“锻制手雕黄金钱”的考释文章及对这种特制钱材质、工艺、包浆、锈色的鉴真辨伪的心得整理出版,以满足大家对“锻制手雕黄金钱”做更深入了解的需求。
“锻制手雕黄金钱”中,有一对镂空契丹文大安年秋捺钵面背双鹿黄金对钱(见图1、2、)。经朋友网络和书报刊全国检索得知,它是目前我国已知制作年代最早的镂空黄金对钱。很有可能,也是世界上已知制作年代最早的镂空黄金对钱。今天,笔者就和朋友们一起赏析一下,这对“辽契丹锻制手雕镂空大安年秋捺钵面背双鹿黄金对钱”。
此对钱,合质金材质,含金量平均72-78%间。锤锻成钱坯后,手工雕镂而成。甲钱(图1、有字上鹿右向面)径64毫米,穿径4.4毫米,厚3.1毫米,重126.3克。乙钱(图2、有字上鹿左向面)径62.4毫米,穿径4.3毫米,厚3.8毫米,重122.37克。两钱面背图案,均为奔跑方向各异的两头梅花鹿,鹿被设计为在类似变形卷云的芝草纹中奔腾跳跃。全钱镂空,雕刻难点在于鹿与芝草纹均为立体,图案的正背面表现的是鹿与芝草纹正反面。由于有立体云卷状芝草纹的衬托,以及镂空视觉效果的作用,图案中的鹿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动感十足地进入观赏者的眼帘。
两钱材质光滑平整,包浆温润柔和,锈色深浅有度,层次分布合理。刀工粗犷有致,运刀准确有力,手法略显生涩,许多细节,如鹿背、鹿膝、鹿足,都应圆未圆,粗放有余而精细不足。从雕刻技艺看,刻匠似乎应是虽有家传绝艺但经验实践尚未到火候的青涩新人。和他的父兄辈相比,他的技艺也就象刚出徒。但也可能是需雕制的赏赐钱数量过大,时间紧迫,质量忽略所致。
两钱正面宽缘上下各即阴镌一契丹小字,汉译意为“大安”,是年号专用文字。“大安”,是辽朝第八个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四个年号。自他23岁登基,到大安元年,耶律洪基已当了整整三十年的皇帝。他已从血气方刚的青年天子步入知天命的老人行列。钱镌的“大安”二字暴露了它的锻制时间大安年间(1085-1094年间)双奔鹿图案的镂雕说明了它是辽朝秋捺钵的赏赐钱。
辽道宗登基三十年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清宁九年的“皇叔重元之乱”,险些没把他掀下天皇帝宝座;咸雍年开始的西北各部的连年反叛,把国家拖入了长期战争的泥潭,使国民经济增加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大康年耶律乙辛、张孝杰集团的擅权与专制腐败,诬皇后,杀太子令人发指,旷古未闻。《辽史·道宗纪》赞说道宗:“道宗初即位,求直言,访治道,劝农兴学,救灾恤患,粲然可观。及夫谤讪之令既行,告讦之赏日重。群邪并兴,谗巧竞进。贼及骨肉,皇基危。众正沦胥,诸部反侧。甲兵之用无宁岁矣。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而祝发三千。徒勤小惠,蔑计大本。尚足与论治哉?”说他是个不会治理国家的昏君。话虽尖刻,但对道宗的内政治理的评价还算中肯。其中的“徒勤小惠,蔑计大本”的评语,就切中这对“锻制手雕镂空黄金钱”赏析的要害。
道宗朝自咸雍至大安连续三年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农业损失惨重。加上人祸战争的损失,圣兴两朝留下的丰裕家底,到大安年间已耗费所剩无几。作为一国之主的道宗皇帝,本应开源节流,厉行节俭,努力发展生产才行。而他却我行我素,仍大手大脚,继续奢侈铺张。以至“经费浩穰,鼓铸仍旧,国用不给。虽以海云佛寺千万之助,受而不拒。……上下穷困,府库无馀积。”(《辽史·食货志》)
就拿这对辽道宗所制秋捺钵赏赐用,“锻制手雕镂空黄金钱”来说,就足以证明辽道宗这时已昏聩到了极点。秋捺钵虽说不可废,“每岁车驾至,皇族而下分布泺水侧。伺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集而射之。谓之‘舐硷鹿’,又名‘呼鹿’。”但射鹿后的例行赏赐,可以废除或减少,以缓和朝廷开支的浩穰。可道宗仍坚持巡狩后重赏群臣金钱的惯例,仍大批制造金钱备赏。虽然他下令把原来赏的实体钱改为了镂空钱,减轻了赏钱的重量,但金钱仍是金钱。明摆着是自欺欺人。尽管无意中催生出中国第一对锻制手雕镂空黄金对钱,但对国家无丝毫裨益,只是增加了百姓负担。
一枚镂空金钱重120克以上,相当于辽制三两,三两金值30两白银,30两白银可兑换30贯铜钱,即30000文钱。当时一斗粟值6-10文钱,一枚金钱就可换3000-5000斗粟。一斗粟如按最少的换算10斤,一枚金钱至少可购30000-50000斤谷子(粟)。可供一人食用约10-15年或100人食用约1-2个月。这是何等惊人的价值。假设这次秋捺钵赏赐了10名官员每人一枚金钱,就等于从国库拨付了300两白银或300贯铜钱,即300000文钱(约用铜1200吨)。约等于10人10-15年的口粮30-50万斤谷子。从以上简单的计算,辽朝仅赏赐钱一项对国家就是多么巨大的负担。如果再如上各种祭祀,节庆,礼仪,聘享,饭僧等等活动经费,经费怎能不浩穰?鼓铸怎能供得上?国用怎能会够用?这样的国家不灭亡,怎么能对得起老天爷?
辽道宗大安年锻制手雕镂空秋捺钵面背双鹿黄金对钱,揭示了辽国灭亡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上下一起腐败,穷奢极欲,不屑民怨,不顾民生。结果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国家,数量庞大武器先进的军队,竟一触即溃,自己先亡了自己。教训是深刻的,启迪是巨大的。所以,这枚我国第一对锻制手雕镂空黄金对钱的价值是无法用人民币计算的,它如果能化作一座警钟,永远警示后来统治者以辽为鉴,防腐抗变,那将是民众之福,国家之幸也!
泉痴山人2013/5/5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