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代线刻镜上契丹文试译及考释之二  ——契丹文“铭之”镜制作赏析

(2012-04-17 00:40:22)
标签:

杂谈

辽代线刻镜上契丹文试译及考释之二 <wbr> <wbr>——契丹文“铭之”镜制作赏析

辽代线刻镜上契丹文试译及考释之二 <wbr> <wbr>——契丹文“铭之”镜制作赏析

这是王加勋先生五面清宁九年,清字反书,线刻镜的第二面。这面线刻镜,也是线刻五蝙蝠图,中间清宁九年,清字反书,中心铭契丹文。契丹文经查验刘凤翥先生《已释读契丹小字表》,知其可译为汉字“铭之”二字。“铭之”,《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 “铭”,本义是在钟鼎盘盂上刻铸款识,后引申为在器物上刻铸文字。《礼·祭统·注》曰:“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即刻上文字,让人知道此器物是怎么回事。

契丹文“铭之”,亦是当时辽代线刻镜,宫廷日常镜上一种“官制”款,其比契丹文“官”字款更为珍稀。至于有没有汉字“铭之”款铜镜留存于世?从目前公布资料看,到今天为止尚未见到。契丹文“铭之”线刻镜,面图亦是“五福捧寿图”,文字亦是“清宁九年”(清反书)。据此,知道此镜也是纪念平定“皇太叔叛乱”的纪念纪年镜。

关于“线刻五蝙蝠图”和年号“清宁”,清字反书的考释,笔者在前几篇关于清宁九年线刻镜的考释文章中,已有详尽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本文重点考释的是镜面契丹文“铭之”款,与镜背鼠兔猴虎四兽纹,外环疑似篆文契丹大字的前身“胡书”的七言诗一首。

镜面契丹文“铭之”款,前面已考释完毕。现在看看此线刻镜的背面。首先,应该指出的是镜背图案构图设计,是仿汉代“青盖(汉代著名制镜大师,与另一铜器制作大师尚方齐名,其制铜镜称为‘青盖作’)作镜”构思,加上契丹元素完成。既繁复又简洁,既时尚又通俗。繁简交错,雅俗和鸣。镜中仿汉的圆形钮,钮座四周凸起四箭头状云纹,外环八弦纹,将内中部分分割成四个空间,其内饰鼠兔猴虎四只神兽,两侧各饰一卷云纹;主纹外饰一圈铭文,为篆书,疑似契丹大字的前身“胡书”,文为七言古诗一首,共二十八字:“人不知x回吕山,亓区xx上京x。食xx由尚方作,xxxx上有仙。”铭文外环一圈齿轮纹,再外是宽宽的外缘,缘上铭刻清宁年号,清字反书。整个镜背充分显示了契丹人的自信、富足与雄浑的霸气,好一派舍我其谁的傲气。

镜上的七言诗,因锈覆盖和字文的怪异到目前仍没有全部认出,全诗的大意,笔者臆猜可能是:人不知不觉间已回到了故乡闾山,回想起上京来此路上的崎岖泥泞已经不觉劳累。望着盛满丰盛美食的由著名大师制作的青器食具,竟真觉得自己在故乡的山村已成了神仙。这是一首与汉代青盖作镜诗铭多为祈福吉祥内容,截然不同的契丹人回乡心情写实的诗歌。意境深邃,语言冼炼,结构紧凑,朗朗上口,不失为一首清新明快的小诗。由于辽文禁的严厉,契丹人的诗歌留传下来的很少,今天能在辽镜上发现一首契丹人亲手刻写的一首七言诗,不能不说是个意想不到的大收获,它对丰富契丹诗歌史,文学史都将做出一定贡献。

关于铭文仍应为是汉字,只不过其中夹杂了一些当时的俚俗字(可以称为“胡书”),有些我们现在已不知其音、义。是不是早期的契丹文,可供专家进一步研究。总之,王加勋先生这面契丹文“铭之”款官制镜,给我们带来的契丹文化的清新气息,实在沁人心脾,令人难忘。谢谢加勋先生。

泉痴山人2012-4-16日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