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令”金牌考

标签:
八卦收藏感悟文化文学/原创研究文章艺术赏析杂谈真伪鉴定符牌写 |
分类: 契丹辽史研究 |

classic_lin 先生珍藏辽代契丹文符牌颇多,继前天“虎军上将军令”牌之后,今天又拿来了一枚金符牌,让笔者翻译考释。出于对契丹文物的痴爱,笔者没有推辞,挥笔写下此短文,借以与各位方家交流,并借花献佛以此稀见辽契丹文金符牌飨于读者。
此枚契丹文符牌,材质亦是金铜合金铸造,只是没有检测,不知含金量多少。牌形仍主体是剑头形,只是下端稍宽。牌下铸一高浮雕椭圆龙形图牌。金牌通高133毫米,上最宽处39毫米,下最窄处30毫米,龙牌高32m毫米,宽39毫米,金牌厚4毫米,重141.3克。龙牌上雕一面向右方的巨大龙头。怒目圆睁,高鼻巨口,龙鬣爆张。龙身成反c形团状。龙颌下,镌铸一巨大圆日形图案。这是一个日字变形图,是契丹皇帝的图腾,专用图文。
牌正面三面铸有宽约3毫米,高约3毫米的边框。自牌上端三角底处,至下约100毫米,凸铸起一长条形,宽约15毫米,高约2毫米的长方台。上阳铸七个契丹小字,按从上至下可汉译为“金吾卫上将军令”七字。牌背平坦无文。至此,知此牌正式名称为《金吾卫上将军令牌》。
金吾卫,是唐、辽、宋时,掌管皇帝禁卫﹑扈从等亲军官署名。唐十六禁卫亲军即有左、右金吾卫。辽沿袭唐制,亦设有左右金吾卫。左右金吾卫,设“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借见《唐六典》“十二卫”)
金吾卫长官为上将军,正三品。大将军从三品,将军正从四品。各朝各代间有变革,但金吾卫宿卫亲军的职责权力至辽晚期还始终未变。只是金吾卫长官上将军、大将军等官,已蜕变成无实职的散官。由于《辽史·百官志》的疏陋阙失,有关辽代金吾卫沿革的详情,已无从考究。
金吾卫的“金吾”,来源于汉代的“执金吾”。对于“金吾 ”,《汉书》自身有两个解释:
一为,应劭曰: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
二为,师古曰:金吾,乌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乌之象,因以名官。
如应劭的解释,执是持、拿、捧的意思,一般所拿的都是某种职权或使命的象征物。金不是真黄金,是铜。古代都是以黄铜为贵的。吾,《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广韵·模韵》都说:吾,御也。《毛公鼎》云:以乃族干吾王身。《墨子·公输》: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孙诒让《墨子闲诂》解释说:吾当为圄之省。其实无所谓"省",《说文》明确指出:圄,守之也。从口。此圄即守御、防御之御,也就是吾。那么执金吾应该是执掌武器装备以用于守卫一类的官职。
如师古的解释,那么金吾应该是一种乌鸦(或其他神鸟)的名字。执金吾应该是仪仗队的礼官。“执金吾”应该是礼仪官员,有“执”字,多为出使钦差了。执金吾来源秦时中尉,而中尉掌激循京师,即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所以,唐辽金吾卫任务主要还是,驻则负责皇帝和京城治安,出则负责护卫扈从之责,先驱后殿,日夜巡察,止宿时司警戒之责。
据考,汉代的礼仪用“殳”被称作“金吾”,金吾也为铜制套头,两头镀金的权枚类物品,御史大夫、司隶校尉等常常“执金吾”夹侍、拱卫皇帝。汉代执金吾的有时被委派为将帅而领兵远征。西汉昭帝时,执金吾马适建曾率军讨破羌人;东汉和帝时,执金吾耿秉还任主帅窦宪的副职而伐北匈奴。而到了东汉末年,尤其是三国时期,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各种因素,执金吾又往往成为了一种礼仪性质的外交官,成为皇权的代表。唐金吾卫迳取汉制,以金吾命名拱卫京师的亲军,应是采师古说“金吾,乌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乌之象,因以名官。”
牌上龙形制牌把金吾卫的性质揭示得浅显明白,牌上的团龙,是皇帝皇权的象征。而这个龙与一般龙不一样,它是传说中的“金吾龙”,是一种能在太阳上生活的龙种,是龙生九子之外的另一个遗孑。“金吾”头颅较大,像龙的模样,长有肉角,而且鼻子较长,脖子下面有特殊的“逆鳞”。驼鹿的头与龙的头部非常相似。因此金吾很可能就是外形如驼鹿的某种兽类。中唐时代的诗人马异则在他的笔记中提到他收藏的一幅金吾画轴。他在描述这幅据认为出自周代史官内史成手笔的画作时说,金吾尽管浑身被毛,但却生有一对肉翅,能够盘旋在太阳的火焰之间。内史成的画作清晰描绘了肉翅边缘羽毛的分布状况,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吾属于龙与鸟类杂交而生的异类。
“金吾”是天帝特地创造出来的一组守护神兽。它们被派遣到太阳上,并看护在太阳的烈焰中缓慢生长的宝物。这种宝物叫“日精”,是太阳火焰燃烧后产生的物质,用“日精”制造的器物即具有天帝的神力,谁掌握了它,就意味着他被天帝赋予神授皇权,“日精”也就成了王权的象征。牌上“金吾”守护的圆日,就是“日精”也即是皇权。这个图案的全部寓意,就是金吾卫是拱卫皇权的部队,是保卫皇帝与皇室的部队。
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令”金牌,是鉴证辽代禁卫军制的重要文物,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补充和丰富了辽代军制的内容,补充辽史的缺失,为还原契丹文明的本来面目提供了实物依据。关于金牌的名称、使用方法,笔者在拙文《辽契丹文“大辽契丹虎军上将军令”金牌考》中,已有详细论证,这里不再重复。一句话就是:此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令”金牌,也是军内分派具体战斗任务的符牌,也是按金银铜铁不同材质,配发给不同级别军官使用的符牌。契丹文“金吾卫上将军令”金牌,是宝贵的契丹文物,其价值不言而喻,是极高的。
泉痴山人2012/4/8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