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契丹文“大辽契丹国虎军上将军令”金牌考

标签:
八卦钱币收藏感悟文化文学/原创研究文章艺术赏析杂谈真伪鉴定 |
分类: 契丹辽史研究 |
泉友classic_lin先生昨日发了一面辽代契丹文金牌给笔者,让笔者对其给予考释。笔者对契丹文物,尤其对铭刻有契丹文的文物痴迷至深。今见有辽代契丹文金牌让笔者考释,怎能不象自己获藏般欣喜若狂。当即应允,并立即对契丹文金符牌进行了释读和考证。
该牌形状象宝剑或红缨枪头,只不过上部宽下部窄,最窄处铸一高浮雕虎头,二目圆睁巨口大张,栩栩如生,威风凛凛。材质应该是金铜合金的,称金牌并没有错,只不过含金量稍低罢了。牌背平夷,光素无文。
剑形牌全长165毫米,牌上最宽处39毫米,下最窄处28毫米,虎头长41毫米,厚4毫米,重211.8克。牌边有宽约2-5毫米,厚约1.5-2毫米的边框,距边框右左各3-4毫米,上距尖头20-25毫米,下距虎头顶5-8毫米,中心铸一宽20毫米,长100毫米,高约2毫米的长条形平台,上铸11个阳文契丹小字。
按从上至下读序,可汉译为“大辽契丹国虎军上将军令”。牌上第二个字“辽”,模糊不清,笔划缺失变形,译作“辽”,是笔者按上下字意推测出的。这个字,乌拉熙春教授译作“胡里只(意为‘自家人众生活的地方’)”。而契丹人“自家人众生活的地方”在“辽泽地区”。《旧五代史·外国传一·契丹》:“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代居辽泽之中。”《辽史·地理志一》:“辽国其先曰契丹 ,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所以,“胡里只”实际意思还是指“辽”,指契丹人众聚集生活的祖居地“辽泽”的“辽”。“胡里只”是音,“辽泽”的“辽”是义。故这个字笔者还是译它为“辽”,这里“辽”是地名而不是国号,意思是“生活在辽地区的天族(契丹)人众建立的国家”。
“虎军”,似为北面官统辖之一支野战兵种。《辽史》第四十六卷,志第十六,百官志二,载有:北面部族官所属之,以飞禽猛兽命名之军号统领机构详稳司十种:“”大鹰军详稳司;鹰军详稳司;鹘军详稳司。大、小鹘军,即二室韦军号;凤军详稳司;龙军详稳司;飞龙军详稳司;虎军详稳司;熊军详稳司;左铁鹞子军详稳司;右铁鹞子军详稳司”。“虎军”之号赫然其中。它证明金符牌非臆造,辽代确实存在一支名为“虎军”的军事劲旅,直属大将军府管辖。
《辽史》第一百一十六卷“国语解”说:“鹰军,鹰,鸷鸟;以之名军,取捷速之义。後记龙军、虎军、铁鹞军者,仿此。” 《辽史辽穆宗纪》载有:“应历十五年正月,虎军详稳楚思为行军都监”的史实。《辽史》卷76《高模翰传》载有“虎官杨覃”。杨覃非汉人,即渤海人。可知此类以鸷禽猛兽为番号的辽军组成,亦往往不以民族和部族为限。从以上三点这些以鸷禽猛兽为番号的辽军应是直属朝廷管辖的以“取捷速之”为主要目的机动作战部队,即野战军。
按《辽史》百官志二所记,统领虎军的机构是详稳司,详稳是契丹语,汉译即为“将军”。金符牌的牌文“上将军”一职的存在,使详稳司,这一统军机构得到证实。统领虎军的机构详稳司,最高长官是“虎军上将军”。此官职《辽史》百官志失载,此符牌文可补这一缺憾。《辽史》百官志中记有,管理这些以鸷禽猛兽为番号辽军的大将军府。设大将军、上将军、将军、小将军,分别管理各统所治军之政令。大将军是各军之首,上对元帅府等统军机构负责,下统率麾下各军。上将军是一军之首,上听大将军指挥调遣,下统率本军各级将士征战杀敌。大将军府相当于当今的军区,各军详稳司相当于当今各野战军的军部,上将军即相当于现今的军长,应是正从三品的高级武官。
“大辽契丹国虎军上将军令”虎头金符牌,和“勅宜速”皇帝圣旨金银牌,“国之信”驰驿信牌,职官牌,用途不同,形制也不同。这种军队专用虎头金符牌,《辽史》失载,也无这方面的资料,说明它的用途,使用方法,级别标准。笔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积累的经验推测一二,供想深入研究辽金符牌的同好参考。
首先,从材质看,牌为黄金质。符合牌上三品官“上将军”使用符牌的规定。唐代规定亲王使玉符,三品官以上使金符,五品官以上使银契,六品官以下使铜符。辽承唐制,三品官以上使金牌恰合规定。此种牌亦应有银、铜牌,供军内各不品级官员使用。
其次,从牌文内容看,这是一种军内使用的,最高指挥官下达任务命令,各下级军官领受任务的符牌。因为是下达命令、执行命令的符牌,所以叫“令牌”,接受任务时领取,任务完成后交回。是一种战术性,小范围使用的军用符牌。
其三,从牌的形状看,它与传统戏剧舞台上“令箭”相似,其实它的真正名字,就应该叫“令箭”。它应是契丹人最早发明和使用。五代时传到中原,各国加以仿制,得以传布。
其四,各军级单位都应有自己军内使用的金、银、铜质的“令牌”。笔者目前已见过七八种此类契丹文“令牌”,潘家园地摊上偶而也能见到此种“令牌”,只是摊贩们不知道此物价值,胡买胡卖罢了。
“大辽契丹国虎军上将军令”虎头金符牌的问世,完善了辽国符牌制度,弥补了《辽史》的缺失,以实证揭示了辽军队管理的严格,辽早期辽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原因。其史证价值,艺术价值都弥足珍贵。
泉痴山人2012-4-5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