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契丹文“上骑都尉”鎏金铜符牌考

标签:
八卦钱币收藏感悟文化文学/原创研究文章艺术赏析杂谈真伪鉴定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泉友classic_lin(随心飞翔)先生,博客相册中有一契丹文鎏金铜符牌,他让我解读“牌子上写的意思是什么?”盛情难却,解读如下。此为辽代一武勋官腰牌,牌为长方片形,估计高约11.5厘米,宽约4.8厘米,厚约0.25厘米,重128.8克。牌面边围0.4厘米,厚约0.1厘米边框。框顶端为一箍状穿孔,孔下阳铸一匹右向奔腾的骏马,马四蹄腾空,鬃鬣飞扬,灵动神骏。马下从上至下阳铸四个契丹小字,可汉译为“上骑都尉”四字。
“上骑都尉”官名。为勋官十二转之第六转,相当于正五品。勋官十二转为唐朝所设,辽沿置。勋官是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勋官产生于北周建德四年,主要用于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于朝官。北周勋官共十一等级: 命数越多,地位越高。唐高祖武德七年沿用了周隋的十一等勋官,唯改其名称,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自正二品至从七品(四品以下为各品上阶)。贞观十一年,改上大将军为上护军,大将军为护军,以后成为永制。勋官十二转,转数多者为贵。辽承唐制,勋官仍为十二转,与唐代相同。
勋官因是奖励作战有功的人员,所以,辽代勋官的腰牌,既是身份凭证(官凭)的象征,亦是朝廷颁发的“军功章”。故此,它被破格在五品勋官的符牌上,施以三品官以上符牌才可以使用鎏金工艺,体现了辽朝廷对有功战士的尊重。牌上奔马的形象,是牌子官职的象征。“上骑”,即是上等战骑。是永往直前,义无反顾,忠于朝廷的神骏之臣,更是“上骑都尉”这一官职的说明
唐辽时期,官员分为职官、散官和勋官。职官又称职事官,职者,执也.就是具体行使某种权力施行某些职责的官位.如中央三省六部官员(宰相/各部尚书/左右侍郎~~),地方省府州县官(总督/巡抚/知府/知县~~)等.是真正为朝廷服务的实官。
因辽“上骑都尉”为正五品,中下品级勋官,故辽史《人物传》中很少提及,既使在目前已公布的辽代墓志铭中也仅发现一处记载。即2003年出土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阿汉土村、宋家梁屯、北山的,《契丹小字萧太山和永清公主墓志铭》的墓志铭撰者李权的官称:“勅祭发引使、朝散大夫、守司农少卿、陇西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勅祭发引使”系朝廷临时任命的治丧执行官。“朝散大夫”为文散官、从五品中。“守司农少卿”是劝农司属员、正五品实职官。“陇西县开国子”是县级封爵。“食邑五百户”系食邑,非实封。“上骑都尉”为勋级,正五品。“赐紫金鱼袋”是恩赏荣誉。
泉痴山人2012/4/2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