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孔雀蓝女士镜上双钩文
(2012-03-16 18:21:41)
标签:
八卦收藏感悟文化文学/原创写作研究文章艺术赏析杂谈真伪鉴定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答孔雀蓝女士镜上双钩文
你对你的博文《2012年03月15日》发表评论2012-03-15 18:35:31
麻烦孔雀蓝姑娘,请你把现代电脑字库里的空心字体和镜上一样的字库链接发上来,让我和大家好好学学,说真的书法我确实不在行,这是个好机会,充充电。先行谢过!
孔雀蓝对你的博文《2012年03月15日》发表评论2012-03-16 12:29:11
好。给你们充充电,请看仔细了。
这个字体的名称叫“方正古隶繁体”,是方正字库中的字,细细看看这个“清宁九年”几个字是不是和你“铜镜”上刻得一模一样呢?,当然,你也可以说不一样,确实,因为镜子上的“清”是反着写的“”,是不是这样呢?这难道不更能说明这个“镜子”上的字是电脑加工的吗?难道你还要说这字体是辽代就有的,现在仅仅是模仿吗?为什么给你的“铜镜”打上引号,因为这些“镜子”都是新仿的,做出来就是为了忽悠人用的,从来就没有过镜子的实用功能,因此它连镜子都不算,仅仅只是个工艺品。教你的够多了,不再说了。
博主回复:2012-3-16日
谢谢!我早知道你必然会拿“方正古隶繁体”说事,因为这是现代电脑字库中唯一能与契丹体隶书扯上关系的字体。但你读书不求甚解,致使很多内容还没弄懂就拿它当石头擂人,结果自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首先,你没看懂“方正古隶繁体”的“古”字。这是方正在告诉人们,这些隶书繁体字不是方正创造,而是从古代隶书字中选集。方正这些隶书字是从什么时代隶书中选集的呢?也就是方正的所谓的“古”,“古”到什么时候呢?经笔者查对,“方正古隶繁体”的字体,基本上多取自东汉碑刻《乙瑛碑》(恒帝永兴三年,即公元153年)与《史晨前后碑》(灵帝建宁元--二年,即公元168-169年),少数取自汉简或其它汉碑,如《张迁碑》(灵帝中平三年,即公元186年)等等。
书法史称《乙瑛碑》与《史晨前后碑》,是当时及历代想学习汉隶者的最好范本。既然二碑是历代学隶书者的范本,难道只有2000年后方正会临会写,距二碑1000年的契丹人不会临会写?见到契丹人线刻镜上的字和“方正古隶繁体”字相似,就怀疑是照抄它的,这不是胡涂官乱判葫芦案吗?方正的字是抄袭汉碑的,又不是方正自己创造的。契丹人难道就不能学习《乙瑛碑》与《史晨前后碑》吗?既然方正字和镜上字都源于二碑,他们相似或相同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吗?就象一母所生子女,长相相似或相同,难道不是正常的吗?
其次,“方正古隶繁体”都是实体字,不是空心字,更不是“双钩书法”写成的字。而镜子上的字是用“双钩书法”写成的字。什么叫双钩书法写成的字?简单说就是以笔单线直接写出某种书体的空心字,叫双钩文。此法源于唐代,流行于大辽,凡辽官方高档器物真品铭文都用双钩文,这是鉴定辽代器物真伪的依据之一。双钩文是直接用单线条写空心字。现代空心字是用线条描围实心字,然后把实心刪除,留下围字的线条,形成空心字。同一字,双钩文一气呵成潇洒自如,笔划上绝无描摹拘谨之停顿。而空心字作的再好再象,笔画之滞涩是电脑也免不了的。请大家把方正空心字和镜上双钩文放大三十倍比较,方正字的滞涩和镜上双钩文的灵动立判。孔小姐不妨把图片发上来让大家开开眼。
所以,“方正古隶繁体”,不能说明这个“镜子”上的字是电脑加工的。这字体不止辽代就有,而且比辽代早近一千年前的汉代就有。
第三,铜镜上还有很多双钩契丹文,孔小姐也不妨到现代电脑字库去找一找,看看有没有“方正契丹文小字体”也让大家学一学;镜上还有双钩花卉、动物、佛像,请你到现代电脑画库去找一找,看看有没有“方正双钩花卉、动物、佛像”,一并让大家学习。一面镜子造假不会只造假字,其它如契丹文,图案造真。应该是一假俱假,一真俱真。绝不会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相混。其实鉴定这些镜子最重要的,是看它们的制作工艺,是现代电脑雕刻,还是人工雕刻?高倍放大镜下,镜子自已会说话。其它都不能一槌定音,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孔小姐同意我的话吗?
孔小姐如坚持认定镜子是电脑刻的,就请你用电脑再刻一面,如能和王先生镜子工艺一模一样,昨天我和王先生的承诺还有效,保怔兑现。否则,就请拿出站得住脚的证据,再说人家收藏家的东西不真。
最后给你个建议,讨论时不要说外行话,那样会叫人看轻。线刻镜、游丝镜,都不是用来照人的,它们的功能主要驱鬼避邪,是佛教用品,是丧葬用品。是忽悠鬼的,而不是忽悠人的。看看辽庆州白塔,宣化辽墓你就会明白了。谢谢!
泉痴山人2012/3/16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