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小字“军节度使”金印考

标签:
八卦金印契丹契丹印章文化文学/原创艺术赏析杂谈真伪鉴别奴瓜 |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


吉林著名收藏家张先生最近给笔者发来一枚契丹小字“军节度使”金印图片,让我鉴赏并考释。印是装在一金嵌玉印盒中的金印。印盒底为金雕花饰底座,直径90毫米,座上嵌河田白玉筒用作盛装金印,筒径28毫米、高57毫米,盒盖为金镂空雕树从中神鸟上立一朵含苞待放花朵锒松石而成,印盒通高110毫米。印为狮纽,通高40毫米,印台为正方形,长宽均为24毫米,台高13毫米,含金量80%。印文为端庄浑朴的楷书体契丹小字,从右上下至左上下汉译读为“军节度使”。这是一方官印,是“使相”一级的官印。
“军节度使”印的发现证明了笔者在旧作《契丹“面四神背赐与军节度使耶律奴瓜”
金钱考释图说》中对“军节度使”的考释是正确的。辽“军节度使”官职确实存在,而且的确是当时最高级别武官的一种官职名。“军”为辽时军队最大编制单位,其统帅为“节度使”总揽一个地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之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本身并兼任所驻在之州刺史。节度使,辖境大小,自十余州至二三州不等。凡节度使所辖地区多兼军号,如平州号辽兴军,蔚州号忠顺军之类。
既然节度使都有辖区及军号,怎会出现不冠军号之节度使印?前此曾见辽“契丹节度使”、“启圣军节度使”、“清安军节度使之印”铜印,都为长宽60-100毫米,厚10-15毫米覆斗型印,为狮纽。三印一冠族名,二冠军名,是典型的辽节度使官印,但应为节度使司衙门官印,类似现代单位公章。亦曾见辽“静江军节度使”汉字金印一枚,直径约35毫米。狮纽,正方形覆斗型印,其为遥设之节度使,是虚职,荣誉性职务。
查遍辽代有关印玺资料不见任何不冠军号之节度使印的记载,但联想起笔者考释过的契丹文汉文“面四神背赐与军节度使耶律奴瓜”对钱,笔者认为不冠军号“军节度使”的存在,应该与辽代的赏封制度有关。首先,不冠军号的“军节度使”,应不是实职,而是一种官阶级别的凭证;其次,不冠军号的“军节度使”,可能是一种候补官制,即先授官职级别品阶,待命等待调任具体辖区;其三,不冠军号的“军节度使”,纯粹是皇帝对年迈有功军职人员的恩赏,是国家授予的最高荣誉。笔者感觉第三种推测应最符合辽代实际。这从耶律奴瓜被赐予“军节度使”的金钱可见一斑。从契丹文“军节度使”金印规制小巧玲珑及高贵雅致精美的印盒,也可见其欣赏收藏功能大于实用功能的真实情况。
综上所述,笔者推测张先生这方契丹小字“军节度使”金印,应是辽朝皇帝特制颁赐给功勋卓著武官的一种象征性的荣誉凭证。其最大可能是配合类似赐予耶律奴瓜“军节度使”金钱时一同颁发的金印。因为钱上的“军节度使”只是个封号,如没有印就不能证明封号的真实存在。所以为功臣赏封荣誉性官职时,也一定会同时颁发相同官印以资证明。当然这种官印与实职官印肯定在规制、用材、制造工艺上有所区别,如较小、多为金质、雕制更为精美,其欣赏收藏功能大于实用功能。至于这枚契丹小字“军节度使”金印是不是配合承天太后辽圣宗赐予耶律奴瓜“军节度使”金钱时一同颁发的金印?因为没有直接证据,且发现地距离数千公里,暂不能定论,留待有进一步证据再予认定。
这枚契丹小字“军节度使”金印,反映了辽代政治赏封制度真实情况,是契丹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物,故应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其贵重精雕细镂的印盒及雕制精致金印,第一次完整地再现了契丹符印制度真实状况,为研究契丹符印制度提供了完整的实物证据,其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应是国宝级的。
泉痴山人2011/12/22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