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考释

(2010-04-14 20:21:03)
标签:

齐天皇后

契丹文

对钱

崇禄

中国

感悟生活

考古

历史

人生

人文

社会

文化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考释

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考释

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考释

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考释

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考释

这是和契丹“面天鹅猛虎背《天保》诗句”汉文金质对钱一同出土的,一对“面龙凤背阴刻契丹文”的金质对钱。它是目前已知的,中国钱币史上唯一的,一对契丹文“封官钱”;也是目前已知的,契丹和中国政权史、钱币史上唯一的,一对以帝后二人身份同时敕封一个官职的金质对钱;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钱币史上唯一的,一对金质显示帝后夫妻权力平等的对钱。它的补史之缺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契丹文“龙图背赐银青崇禄大夫”金钱,径59.72毫米,穿8.01毫米,厚2.52毫米,重86.7。契丹文“凤图背赐银青崇禄大夫”金钱,径59.09毫米,穿8.12毫米,厚2.76毫米,重83.9

二钱的龙凤图案是目前己知历代钱币类似图案中,最有气势、最为精致、最为传神、最为灵动的绝顶佳作之一。龙细身修尾,昂首吐舌,四足腾空,作戏火珠状,神态雄猛威武。凤高冠昂首,口衔灵芝,长尾如扇,屏张半空,展翅腾飞,神态优美。半浮雕技法娴熟,刀工细腻,鳞甲毛羽,惟妙惟肖,云纹灵芝纹,填实留白,妙想奇置,令人叹为观止。

龙凤图的设计暗寓多种玄机,龙头在穿上、凤首在穿下,暗喻“乾坤(阴阳即帝后)没有易位”;龙钱圆穿、凤钱方穿,暗喻此时仍是“天(帝)圆地(后)方,皇朝体制未变”。这些暗喻不是巧合或戏作,应都是有针对性的政治举措。龙图所戏丹珠上的隐秘押记,明确真实地证明了这一切。翡般润泽,玛瑙似艳红的包浆衬映着美伦美奂的龙飞凤舞图,古朴欢快,神秘厚蕴,展现了契丹高深莫测的文明和文化。

通过与“面四神背阴刻契丹文 ‘赐与军节度使耶律奴瓜’”金质对钱,图案设计、雕刻技法、文字书法、形制特点、神韵风貌等的全方位比对,可以确认它们是同一时代、同一部门、同一组设计、雕刻、书写人员在不同时期制作的艺术珍品。不同的是,“面四神背阴刻契丹文‘赐与军节度使耶律奴瓜’”金质对钱,是典型的“赏赐钱”,而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是别出心裁的创新品种“封官钱”。“四神背阴刻契丹文 ‘赐与军节度使耶律奴瓜’”金质对钱的面四神,是驱邪避灾的宗教图案,说明钱币是太后御赏之物;而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的面龙凤图案,却是契丹帝后的专用纹饰,表明该钱是正式的帝后敕令(任命书)。

龙纹钱,凤纹钱本不稀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钱背一模一样的阴刻契丹文话语:“封(赐)银青崇禄大夫”。这句话不是一般的祈祝吉祥话,而是只有当政的皇帝和称制的皇太后才有资格颁布的封官敕语(圣旨)。按常理,皇后是没有这种资格的。查历史上皇帝皇后同时处理国政的被称为“二圣临朝”的案例,如: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辽景宗与皇后萧燕燕等,均不见二人同时对同一事下旨的记录。仅见或皇帝或皇后以自己名义颁旨的情况。

依封建礼仪“乾坤位顺”国家才能安定。“天无二日”,一个国家只能一个人说了算,“称制”或垂帘”的皇太后不会让掌控下的皇帝和自己同时下旨处理国政,当政的心理正常的皇帝也不会让母后和妻后和自己同时下旨处理政务。那这对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钱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辽朝鼎盛期,在号称一代明君的圣宗朝竟会出现这种“坤据乾位,阴夺阳光”的咄咄怪事?原来这背后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宫廷秘闻。

《辽史·圣宗纪》载:圣宗先后有两位皇后。统和四年(986年)九月辛巳,圣宗十五岁时,纳皇后萧氏(没有留下名字)。统和十一年(993年)年仅十二岁的萧菩萨哥,美而才,选入宫。圣宗时年二十二岁。统和十九年(1001年)三月壬辰,圣宗三十岁时,皇后萧氏以罪降为贵妃。当年(统和十九年,1001年)五月丙戌,册十九岁的贵妃萧菩萨哥,为“齐天皇后”。

“齐天”这个封号,可非同一般。要知道辽国皇帝是高于一切的“天”,皇后只是天覆盖着的“地”。所以,后只能服务辅佐于帝,而不能奢望与皇帝平起平坐,即使皇帝的生母也只能“应天、承天、法天、仪天”。“齐天”显然是逾制,是对皇权的挑战,可当时为什么没人敢站出来拦谏呢,因为没人敢,因为“齐天皇后”的两个后台实在太厉害了。拦谏册封无异于“虎口拔牙”自己找死。“齐天皇后”的两个后台,一个是亲姑母当政的承天皇太后,一个是权倾朝野的亲舅父兼亲姑父的大丞相韩德让。杵逆这两位会有好下场吗?

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本是一个权利欲极强的女人,她在当皇后之前,利用她姑母承天皇太后和舅父大丞相韩德让的权势,做了很多陷害当时萧皇后的事,让姑母以莫须有的罪名逼皇后让出皇后宝座给她,并争得和圣宗共同管理朝政的权力。册其为齐天皇后。目的就在于宣示她的地位和皇帝相同比齐。中国王朝史上仅有唐武则天可和她媲美,夫妻同称二圣,但在尊号上也没能比齐。菩萨哥的齐天尊号超越她姑母承天、祖婆婆应天、兴宗母 仪天法天、道宗母宗天等所有辽后,显示了她持宠骄横真面目。

在承天太后和韩德让先后去世还政圣宗后,她立即把朝纲管理权抢到自已手里,架空了缺乏政治经验的圣宗。她“置宫闱司,补官属,出教命,加号仁慈翊圣齐天彰德皇后。”长达二十年。她可以不通过圣宗任命撤换各级官员,下达处理朝政的各项勅命。在她把持朝政期间,仍不放过无罪被废的萧皇后,竟于开泰六年六月下令将其赐死。因萧后冤深似海悲情感天,天下人都同情她的不幸,竞相把她的死和上天降灾:“大风 起塚上,昼暝,大雷电而雨不止者踰月。是月,南京诸县蝗。”联系在一起,为她鸣冤叫屈。金元编史官对这两件最能说明齐天品德的圣宗朝最重要的史实,讳忌莫深大加砍削,以至在今天的《辽史》中仅能见到些许蛛丝马迹。

这两枚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的现身于世,还原了这段被元代文人篡改颠倒的历史,提供了确凿的铁证,戳穿了“齐天皇后”的美丽面具,把她的越权违制,骄奢淫逸,不顾国计民生,变本加厉,大兴奢侈之风,以动摇国本的种种恶行,揭露于世,为人们重新认识元编《辽史》,提供了可靠的佐证资料。

这两枚辽圣宗与齐天皇后同时颁制的,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封的是多大的官?封给谁的?从中可窥到辽朝官制哪些奥秘?这要从“银青崇禄大夫”这个官职的源头谈起……。

“银青崇禄大夫”原名“银青光禄大夫”,为避辽太宗耶律德光名讳,辽易“光”为“崇”。“光禄大夫”始设于汉代。与谏大夫、太中大夫等同为掌论议之官。“光禄大夫”带银印青授,是为从三品的高官。魏晋以后,因有特加金印紫授者,遂有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之别,

唐“安史之乱”后天下板荡,制度败坏,官制随之扰乱。“是时府库无蓄积,朝廷专以官爵赏功,诸将出征,皆给空名告身,自开府、特进、列卿、大将军,下至中郎、郎将,听临事注名。其后又听以信牒授人官爵,有至异姓王者。……及清渠之败,复以官爵收散卒。由是官爵轻而货重,大将军告身一通,才易一醉。凡应募入军者,一切衣金紫,至有朝士童仆衣金紫,称大官,而执贱役者。名器之滥,至是而极焉。”

唐德宗兴元元年,适德宗播越,时陆贽有疏云:“……故国家命秩之制,有职事官,有散官,有勋官,有爵号,然掌务而授俸者,唯系职事之一官也,此所谓施实利而寓虚名者也。其勋、散、爵号三者所系,大抵止于服色、资荫而已……”。“唐建中赦许带宪衔,遇赦加恩,踵为故事,有积阶至司徒、司空、仆射、太保者,甚为乡里之荣初遇赦,即带银、酒、监、武,银谓银青光禄大夫,酒谓检校国子祭酒,监谓监察御史,武谓武骑尉也。”

辽对于官员的阶、散官的滥授更甚。低级官吏获得极高结衔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捐粟得官者、匠人都可以得到高的阶与散官。如辽乡绅张世卿“大安中,民谷不登……公进粟二千五百斛……皇上喜其忠赤,特授右班殿直,累覃至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国子监祭酒、兼监察御史、云骑尉。”再如,《悯忠寺石函题名》中康日永的结衔为“右承制,银青崇禄大夫、兼监察御史、武骑尉”。其身份却是“故盖阁都作头”。其侄康敏的结衔 亦为“右承制,银青崇禄大夫、兼监察御史、武骑尉”,身份为“盖殿宝塔都作头”。即使如捐粟者、工作都作头都能有如此高的结衔,所以,从实际情况看,辽圣宗与齐天皇后同时封赏的银青崇禄大夫”也只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高阶散官虚职而己,无实际意义,其作用仅在于门荫、赎罪罢了。总之,辽朝的官制是极其复杂而诡秘的,在沿袭唐制的同时,对北宋的官制也有相当程度的借鉴,研究者尤其要注意。至于散官、阶、兼、勋中的“银酒监武”,都应视为虚衔,而不能当成实授。辽朝官员的散官、阶绝大多数不能对应实职,即散官、阶的高低与实职并不成正比。对于某位官吏众多的结衔,除了无实授(类似宋 朝的无差遣)的“寄居官”和累授者外,一般只能确定一种为实授。

从以上情况看,授这加阶虚职官的大约是齐天皇后的“宫闱司”,因为授实职官要经过北、南大王、枢密使,宰相会议,宫闱司”,应没有这个权利,特别是在齐天皇后的后台承天太后和大丞相去世后,这授实职官的权利应已经被剥夺。

这次颁封“银青崇禄大夫”官阶的时间,如文前如叙,应为开泰元年(统和三十年,1012年)十一月甲午朔,辽国举行盛大庆祝圣宗皇帝亲政大典之时。颁封“银青崇禄大夫”官阶,应只是当时颁封的各种阶、勋、爵、虚、兼、散、寄、实等官职中的一种,相信颁封时也都有各种封官钱颁发。据《辽史·圣宗本纪》载,大典前后共封赏数十人,至于多少人被加官“银青崇禄大夫”,由于史料的缺失,今天已无从考究。聊可欣慰的是,今天这一对辽圣宗与齐天皇后铸制的,契丹文“龙凤图背封银青崇禄大夫”金质对钱,竟没被历史的烟尘淹没,竟穿过千年风云来到我们面前。

故人已逝无遗憾,评说自有后来人,

千秋功过皆飞散,论泉聊慰契丹心。

刀纹凝结绝世艺,画图展现国宝珍。

大辽文明解疑谜,中华强族烁古今。

裴元博2010-4-14于京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