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 亮 眼 睛 严 防 上 当 警惕假契丹文钱币、符

标签:
感悟生活考古历史契丹文人文社会文化杂谈赝品识伪鉴真银牌 |








笔者近日发现许多朋友拿来请我们鉴定、考释的契丹文钱币、符牌,书画等文物中,赝品一天比一天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是到应该提醒一下热爱契丹文物的朋友的时候了:请擦亮眼睛,学习些鉴定契丹文文物的基本知识,收藏中严防上当。
当前,这些假契丹文文物的特点是:1、钱币、符牌多用银材制作,样子多以本博客发表的钱币、符牌为底本或稍加改动制作。图案、文字以电脑制版、用电子雕刻机雕刻,用喷砂机作成流传使用过痕迹,用高速高能氧化机和增速剂做旧,使包浆锈色坚实自然。最大破绽是文字内容毫无道理。如附图的篆文银符牌的文字就是抄自《契丹小字道宗衷册》。再就是重复本博客考释的钱币、符牌文字内容。2、书画、经卷等赝品文物,多用绢帛、牛羊皮,金银帛来制作,多用现代材料作旧,画技低劣,文字粗恶。文字内容多驴唇不对马嘴。多系抄自已经发表的墓志铭。如附图,一本貌似拳谱的牛皮书,竟用了个不知所云的《虎将军宝》名字,里面也都是些东拼西凑的墓志内容。3、用金银贵金属制造赝品,如金帛画,金叶子,金银钱币,金银符牌等等,马脚是含金量不是过高就是差别太大,和真品含金量不同。因不了解的真品的制作工艺,所以做的不是过粗就是过精,露出做作特点。象附图这幅金帛画人物形象都走了形,较好辨认。
防止上当的方法是:1、不要梦想“拣漏”,天上不会掉馅饼。幸运只会降临到有深厚知识准备的人身上。2、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3、不要听信所谓专家的建议,不要迷信胡乱拼凑的所谓谱录,防止陷穽。4、心平气和搞收藏,既不要为一时走眼而沮丧,也不要为碰巧拣漏而发狂。收的是趣味,藏的是欢乐。不要太计较金钱上的得失。
现在是收藏研究契丹文文物的最佳时期,大量的契丹文文物沉淀在民间,以前因为得不到契丹历史文字专家的认可,价格长期被压抑。现在,经过本博主和同好们多年在社会上的奔走呼号,与在互联网、报刊杂志的研究考释,揭示了契丹文文物的珍贵价值。目前,契丹文文物的市场价格已井喷似地飚升,以前潜伏民间的宝藏纷纷现身。但由于这些文物出现的过于集中,相互打击,民间交易价格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如趁此时入市收藏,有知识积累的人将会有极大的收获。
问题是市场价格一涨,造假立即跟上,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契丹文文物市场练就一双识珍辨假的火眼金睛,既能抱上金娃娃,又不被毒虫蜇伤?笔者对准备和正在收藏契丹文文物朋友的建议是:一学,学些契丹文字的基本知识,手头备两本契丹文字研究和考释的书籍或手册,以便对照实物了解文字来源,辨别实物出现可能性。二看,多看类似本博客一类经常刊登契丹文文物的网站中发表的实物,多掌握具体细节、风格特征,风格特征不对的绝不买。三多交流,多和有经验的人交朋友,与朋友多交流经验教训。善于亮丑,勇于听取不同意见。只要能做到以上三点,假以时日,朋友们一定会成为收藏契丹文文物的行家里手。
笔者真诚地希望所有热爱契丹文化的朋友都成为契丹文物的收藏大家,以大家之力挽救契丹文物,挽救契丹文化,防止类似契丹文忠王府祭器流出境外、让中华民族丢脸的事情再发生。类似情况也发生在西夏文、女真女、八思巴文、满文文物上,希望朋友们也能严格注意!本文所附图都为赝品,供大家仔细观察。
泉痴山人2010-3-2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