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货币史大事记之二
(2009-12-07 16:00:39)
标签:
天显大辽德光祖庙马希范南京感悟生活历史人文社会文化艺术杂谈 |
分类: 钱币收藏知识 |
契丹族货币史大事记之二
九月丁卯,梓宫至皇都,权殡于子城西北石房子。己巳,阿宝机被謚为“昇天皇帝”,庙号太祖。皇后命铸金银铜铁四材同模绘图钱“天子乘龙,九州同送,万民咸服”大型钱。作为纪念。此后此钱被作为祭祖专用钱,历代均有续铸。同时续铸皇后称制之天显年号钱。今世所见之天显钱哪种为阿宝机所铸,哪种为述律平所铸,哪种为耶律德光所铸?已无从分辨。传世之面中契丹大字“天朝万岁”及环刻16个契丹大字背单飞凤银牌当铸于此时。
天显二年(927年)秋,葬太祖于祖陵。置神州天城军节度使以奉陵寝。在扶余城西南两河之间太祖行宫建昇天殿。改扶余府为黄龙府。
天显二年(927年)冬十一月壬戌,人皇王倍率群臣请于后曰:“皇子大元帅勋望,中外攸属,宜承大统。”后从之。是日(耶律德光)即皇帝位。上尊号“嗣圣皇帝”。地皇后被尊为“应天皇太后”。不改元。续铸“天显元、通宝”年号钱和契丹汉两种文字于一体的“千秋万岁中嵌天显通宝”的钱中钱。东丹国进献“壮国元、通宝”三材同模三等钱以壮德光登基大典。德光铸“尧舜衕宝”三材三等钱和“尧天舜日”吉语钱赏东丹臣民及使节,以宣示皇太子禅位和自己接受禅让是尧舜二圣的行为。折五型“尧舜衕宝背天”为祭天用钱,异常珍罕。当年,将德祖所设五坊,八坊改为五冶和器物局,设五冶太师以总四方钱铁。设器物局使以总器物制做。
天显三年(928年)五月丙午,建“天膳堂”。六月乙卯,行瑟瑟礼。八月庚辰,诏建应天皇太后诞圣碑于仪坤州。九月癸巳,以德光生日为天授节,皇太后生日为永宁节。十二月诏耶律羽之迁东丹民以实东平,升东平郡为南京。“东平郡城中置看楼,分南、北市,禺中交易市北,午漏下交易市南。雄州、高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诸部、高丽之货,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蜡诸药材及铁离、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膠鱼之皮、牛羊驼马、毳罽等物,来易于辽者,道路繦属。”
天显四年(929年)春正月壬申朔,宴群臣及诸国使,观俳优角觝戏。三月甲午,望祀群神。夏四月壬子,谒太祖庙。癸丑,谒太祖行宫。申寅,幸天城军,谒祖陵。五月癸酉,褐二仪殿。戉子,射柳于太祖行宫。癸巳,行瑟瑟礼。秋七月甲午,祠太祖而东。八月辛丑,谒太祖庙。癸卯,幸人皇王第。己酉,谒太祖庙。九月戊寅,祠木叶山。乙卯,行再生礼。
天显五年(930年)二月乙亥,诏修南京。丙辰,上与人皇王朝皇太后。太后以皆工书,命书于前以观之。三月乙亥,册皇弟李胡为寿昌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六月丁巳,拜太祖御容于明殿。秋七月戊子,荐时果于太祖庙。八月丁酉,以大圣皇帝、皇后宴寝之所号日月宫,因建日月碑。丙午,如九层台。九月丁亥,自九层台,谒太祖庙。冬十月癸卯,建太祖圣功碑于如迂正集会堝。
天显六年(931年)夏四月己酉,置中台省于南京。五月乙丑,祠木叶山。壬午,谒太祖陵。闰月庚寅,射柳于近郊。秋七月壬子荐时果于太祖庙,东幸。八月庚申,皇子述律生,告太祖庙。
天显七年(932年)正月戊申,祠木叶山。二月壬申,拽剌迪德使吴越,吴越王遣使从,献宝器。复遣使持币往之。六月戊辰御制太祖建国碑。秋七月幸巳朔,赐中外官吏物有差。癸未赐高年布帛。丙戌,召群臣耆老议政。壬辰,唐遣使遺红牙笙。丁未,荐新于太祖庙。八月壬戌,捕鹅于沿柳湖。籍五京户丁,以定赋税。
天显八年(933年)秋七月戊寅,行纳后礼。癸未,皇子提离古生。十一月唐主嗣源殂,子从厚立。
天显九年(934年)夏四月,唐李从珂弑其主自立。人皇王倍自唐上书请讨。十二月壬辰皇子阿钵撒葛里生,皇后不豫。
天显十年(935年)春正月戊申,皇后崩于行在。夏四月丙辰,皇太后父族及母前夫之族二帐并为国舅,以肖缅思为尚父领之。五月甲午朔,始制服行后丧。丙午,葬于奉陵。上自制文,謚曰彰德皇后。冬十一月丙午,幸弘福寺为皇后饭僧,见观音画像,乃大圣皇帝、应天皇后及人皇王所施,顾左右曰:“昔与父母兄弟聚观于此,岁时未几,今我独来。”悲叹不已。乃自制文题于壁,以极追感之意。读者悲之。是年,派专使赴后唐要求互市,互市地点为六州之北野固古,双方制定了交易应遵守的条约。
天显十一年(936年)冬十月甲子,封唐河东节度使石敬塘为晋王。十一月丁酉,册石敬塘为大晋皇帝。执手约为父子。李从珂杀人皇王,举族自焚。晋帝入洛。石敬塘及其属赂契丹上下数十万金。太宗获太原马,甲杖五万以归。
天显十二年(937年)春正月丁丑,告功太祖行宫。六月甲申,晋献犒军钱十万缗,遣户部尚书请上尊号,及归雁门以北与幽、蓟之地,仍岁贡帛三十万匹,诏不许。八月癸未,晋及太原刘知远、南唐李昇各遣使来贡。九月庚申,遣直里古使晋及南唐,续铸“家国永安”聘享钱传赐晋国君臣。冬十月庚辰朔,皇太后永宁节,晋及回鹘、燉煌诸国皆遣使来贺。壬午,诏回鹘使胡离只、阿剌保,问其风俗。丁亥,诸国使还,就遣蒲里骨皮室胡末里使其国。十一月己未,遣使求医于晋。十二月甲申,东幸,祠木叶山。乙丑,医来。
会同元年(938年)春正月戊申朔,晋命和凝撰圣德神功碑。二月丁未,诏增晋使所经供亿户。三月壬戌,将东幸,三剋言农务方兴、请减辎重,促还朝,从之。五月甲寅,晋复遣使请上尊号,从之。六月癸已,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廡。秋七月戊辰,册晋帝为英武明义皇帝。九月庚戌,黑车子室韦贡名马。壬子,诏群臣及高年,凡授大臣爵秩,皆赐锦袍、金带、白马、金饰鞍勒,著于令。
十一月壬子,晋使冯道、韦勋为太后上尊号。甲子,德光行再生柴册礼。丙寅,晋使刘昫、卢重为德光上尊号。大赦,改元会同,铸“会同元、通宝”三材同模五等钱。传世小平钱见简繁会两个大版别,繁体亦有三四个小版别。
是月,晋以燕云十六州并图籍来献。於是诏建新国号“大辽”,以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并改革了国家官制。铸“大辽镇库”、“大辽国宝”、“大辽元宝”、“大辽会同”等国号纪念钱币。并补铸了“大辽神册”、“大辽天赞”、“大辽天显”、等前代国号钱。
太宗得燕,置南京,城北有市,百物山偫,命有司治其征;余四京及它州县货产懋迁之地,置亦如之。”铸“都会百万”珍币赏各国贡使。
会同二年(939年)春正月戊申,晋贡珍币“开元通宝背晋”、“高昌吉利背天福”、“天福元宝”金银铜三色钱,命分赐群臣。丙辰,晋遣使谢免沿边四州钱币。二月癸巳,谒太祖庙,赐在京吏民物,及内外群臣官赏有差。三月己巳,大赉百姓。夏四月乙亥,幸木叶山。五月乙巳,禁南京鬻牝羊出境。南唐遣使来贡。遣使赴楚,贺楚王马希范四十寿涎。丁未,以所贡物赐群臣。秋七月戊申,晋遣使进犀带。乙卯,敞史阿钵坐奉使失职,命笞之。闰月癸未,乙室大王坐赋调不均,以木剑背挞而释之;并罢南北府民上供,及宰相、节度诸赋役非旧制者。己丑,以南王府二刺史贪蠹,各杖一百,仍系虞候帐,备射鬼箭,选群臣为民所爱者者代之。八月乙丑,晋遣使贡岁币,奏输戌(会同元年,戊戌年)、亥(会同二年,己亥年)二岁金币于燕京。契丹与东丹各以羊马贡于南唐,并各另以羊三万只、马二百匹卖与南唐,以价得之价购买南唐所产的罗、纨、茶、药等货物以归。
会同三年(940年)五月庚午,以端午宴群臣及诸国使,命回鹘、燉煌二使作本俗舞,俾诸使观之。此场面被重现在契丹绘图钱“国主宴乐图”钱中。八月乙巳,南唐遣使求青毡帐,赐之。丙辰,诏以于谐里河、胪胊河之近地,给赐南北院三石烈人为农田。九月丙戌,晋遣使贡名马。冬十月庚申,晋遣使贡布。丁丑,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除姊亡妹续之法。十二月壬辰朔,率百僚谒太祖行宫。甲午,燔柴,礼毕,祠于神帐。丙辰,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铸各种“国泰民安”大钱,作节庆钱赏予群臣与外交使臣。
会同四年(941年)春正月壬戌,以乙室、品卑、突轨三部鳏寡不能自存者,官为配。二月丁巳,诏有司编始祖奇首可汗事迹。三月特授回鹘使阔里于越,并赐旌旗、弓剑、衣马。癸酉,晋以许祀南郊,遣使来谢,进黄金十镒。秋七月己巳,有司奏神纛车有蜂巢成蜜,史占之,吉。壬申,晋进水晶砚。冬十月辛丑,有司奏燕、蓟大熟。十一月壬午,以永宁、天授二节及正旦、重午、冬至、腊并受贺,著令。铸“大辽永安”大钱赏群臣。
会同五年(942年)春正月戊午,诏求直言,北王府郎君耶律海思应诏,诏对称旨,特授宣徽使。诏政事令僧隐等以契丹户分屯南边。戊辰,晋函安重荣首来献。癸酉,遣使晋致生辰礼。六月乙丑,晋主敬塘殂,子重贵立。戊辰,晋遣告哀,辍朝七日。庚午,遣使往晋吊祭。丁丑,闻皇太后不豫,上驰入侍,汤药必亲尝,乃告太祖庙,幸菩萨堂,饭僧五万人。七月乃愈。秋七月庚寅,晋遣使来谢,书称孙,不称臣。遣使让之,晋使答曰:“先帝则圣朝所立,今主则我国自册。为邻为孙则可,奉表称臣则不可。”德光始有南伐之意。
会同六年(943年)五月乙亥,遣使如晋致生辰礼。六月己未,奚锄骨里部进白麝。辛酉,莫州进白鹊。晋遣使贡金。秋八月丁未朔,晋复贡金。
会同七年(944年)春正月甲戌朔,辽军分数路攻晋。辛丑,晋遣来修旧好,诏割河北诸州。二、三月,辽晋各有胜负。夏四月癸丑,还次南京。五月遣使赴长沙为楚王马希范祝四十五岁寿,并封赠马希范“尚父”称号。特铸“天策都师,楚王尚父”钱,以奉献。冬十月壬戌,天授节,诸国进贺,惟晋不至。
会同八年(945年)三月与晋战不利。九月壬寅,次赤山,宴群臣,问军国要务,对曰:“军国之务,爱民为本,民富则兵足,兵足则国强。”上以为然。
会同九年(946年)八月,南伐。九、十、十一月辽连战连捷,十二月丙寅,晋统帅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率所部二十万众来降,德光帝上擁数万骑,临大阜,立马以受之。晋帝重贵奉表请罪。
大同元年(947年)春正月丁亥朔,德光入汴受百官朝贺。二月改晋国号为大辽,改元大同。铸“大辽元、通宝”金银铜铁四材三等钱,“大辽大同”纪年钱。铸“大同元、通宝”金银铜三材五等钱。几种钱都绝罕珍,因铸钱时间过于短暂,前后不过四个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