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契丹禘祭木叶山    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

(2009-10-10 20:36:17)
标签:

祭山仪

契丹

祖庙

木叶

辽太祖

祖州

感悟生活

人文/历

文化

杂谈

历史

分类: 契丹(辽)钱币研究

契丹禘祭木叶山    重典再现祀钱间

契丹禘祭木叶山 <wbr> <wbr> <wbr> <wbr>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契丹禘祭木叶山 <wbr> <wbr> <wbr> <wbr>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契丹禘祭木叶山 <wbr> <wbr> <wbr> <wbr>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契丹禘祭木叶山 <wbr> <wbr> <wbr> <wbr>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契丹禘祭木叶山 <wbr> <wbr> <wbr> <wbr>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契丹禘祭木叶山 <wbr> <wbr> <wbr> <wbr>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契丹禘祭木叶山 <wbr> <wbr> <wbr> <wbr>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契丹禘祭木叶山 <wbr> <wbr> <wbr> <wbr>重典再现祀钱间——契丹“禘祭图画

战争、祭祀是古代民族国家的两个最重要的国之大事。战争关系社禝存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祭祀在古人看来是沟通天神、地祇、祖先神的唯一通道,是通达人神、天人意识“交涉”、融合的必经途径和必要的手段。有了祭祀,天人关系才得以沟通,人对天地万物及祖先的崇拜才得以实现。所以,古代把祭礼看作各种礼仪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礼。祭礼,就是祭祀活动的礼仪。简言之,就是祭祀神祇祖先的行为规范、典章制度。祭礼是各种礼仪中的吉礼,是“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之首。

契丹,作为古代北方民族中汉化程度最高,接受中华礼仪文化最早与最彻底的民族,发展到了中期以后,已俨然是著称于世的礼仪之邦,十分讲究礼仪,各种各样的礼仪极其丰富繁复,从内容到形式述不胜述。虽然契丹礼仪典籍被金人毁灭殆尽,遗留在《辽史》礼志中的礼仪仅是其礼仪的一小部分,但从这些残留的礼仪痕迹中仍可看到大契丹国礼仪的恢宏、神圣、隆重。更可堪慰的是契丹民俗钱币以其精美、厚重、雄浑的笔触为我们细致地描绘了契丹各种祭祀礼仪的具体画面。《辽史·礼志》中的所有重要祭祀礼仪,诸如:“祭山仪”、“柴册仪”、“拜日仪”、“祭祖拜容仪”、“爇节仪”、“再生仪”、“丧葬仪”、“射鬼箭仪”、“拜火仪”等等礼仪都有契丹民俗钱币予以描绘和记录。这种祭祀文化钱币只在契丹钱币中存在,是中国钱币百花园中一朶光耀千古的奇葩,值得民族文化和民俗钱币专家认真研究,更值得契丹文史研究者,契丹钱币研究者充分发掘认真研究。

今天与大家共同赏析的是一枚描绘契丹“禘祭”恢宏场面的祭祀钱。什么叫“禘祭”?“禘祭”,一种祭礼名,帝、禘相通。“帝”,即“上帝”,就是“神”、“天神”。“禘祭”专指“祭天配祖”之礼,祭祀的对象就是“祖之所自出”的天神。《论语集注》(唐)赵伯循(匡)曰:“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简单地说“禘祭”就是祭祀天神和宗庙(神先)的一种祭祀礼仪。祭祀的天神没有限制,可以是昊天上帝,也可以是日神、月神,也可以是山神、河神,亦可以多种天神合祭。不管祭祀何种天神,配祀的祖先神不能变,即必须有始祖(太祖)及三昭三穆。

契丹的“禘祭”是“祭山仪”、“告庙仪”的总称,是祭祀天神、地祇,木叶山神、辽河神、白衣观音菩萨诸神,配以进谒始祖庙,拜祭太祖庙的一系列祭祀活动组成。祭祀天神、地祇与拜祭太祖庙是“禘祭”的主要内容。

这枚契丹“禘祭图画”钱,以冼练的笔法以四种不同的画面极度传神地勾勒出“祭山仪”、“告庙仪”的隆重庄严肃穆。以穿上日月星三光图明确宣示了此次“禘祭”是以祭天为中心的祭祀活动。又以穿左位于木叶山祖州城西北的“石房子”“太祖庙”图画,明确宣示此次“禘祭”的祭拜地点是木叶山太祖庙“石房子”。穿下两片树叶形水泽所夹之山应为木叶山,山下之曲应为潢河之形,这山水形势图应象征山川朝海宗岳之意。穿右一伟壮太巫朝太祖庙俯首礼拜之像画龙点睛般将这幅“禘祭图画”的主题“祭天地祀太祖”一笔点出。有趣的是,为使人更明确知道“禘祭”的主题是“祀太祖”,设计者在“石房子”“太祖庙”的房顶放置了一顶太祖生前喜欢戴的毡制硬帽,可谓匠心独具,心思缜密。

“祭山仪”、“告庙仪”在《辽史·礼志》都有详尽的记载,具体内容请朋友们自行查阅这里不再重复。以下仅就和这枚“禘祭”钱有关的石房子和木叶山的话题谈点粗浅看法。从这枚契丹人铸的钱图可以看出,契丹人在明确告诉世人太祖庙“石房子”座落在木叶山上。“石房子”现在已知建在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的,辽祖州城遗址西北部一座高台上。辽祖州是辽太祖陵的奉陵邑。辽太祖陵是建在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哈達英格蘇木石房子村大布拉格山谷,那么大布拉格山就应是契丹人崇敬的不断拜祭的木叶山。现在史学界争论不休的木叶山地理位置之争,我看可以告一段落了。因为辽中后期的契丹人已通过这枚“禘祭”钱明确告诉我们当时的木叶山在如今的大布拉格山。至于“潢水”“土河”交汇处的木叶山在哪?尚须契丹史地学家进一步考证。这枚“禘祭”钱已明示契丹境内存有两座木叶山:一座在“潢水”“土河”交汇处的白马青牛育神族的木叶山;一座建有“石房子”“太祖庙”的木叶山。

关于“石房子”“太祖庙”。我赞同“石房子”原是辽太祖停尸之所的猜想。因为在1995年的阿鲁科尔沁旗宝山辽墓中曾出土过一座与祖州石房子结构完全相同的石房子.而宝山石房子正是用来停尸的。祖陵竣工,太祖归葬后,因石房子是为太祖所建,太祖在此房内石板上停放了一年多,房子沾染上了太阳神的神气自然也成了契丹人顶礼膜拜的神屋,其神力应远超陵前所建太祖殿。因此到石房子祭祀太祖,瞻仰太祖御容,应是辽中后期契丹人共同愿望。这可能就是产生这枚“禘祭”钱的社会原因

这枚“禘祭”钱铸造的时间大约在木叶山被确定在祖州大布拉格山后铸造。时间应在辽太宗时期大力把辽太祖打造成天神之际。始作诵者应是辽太宗耶律德光。

这种“禘祭”钱,制作工艺极其精湛,雕刻图形栩栩如生,形制严肃工整,钱体拙朴厚重,边缘穿口打磨精细。钱径大约50毫米左右,穿径近4.5毫米,厚7毫米,重100余克。材质据笔者所见有金、银、铜、金铜合金、鎏金五种。鎏金钱为样钱,样钱雕工毫芒毕现,人物眉目清晰,是精品中的精品。这种“禘祭”钱铸量极其稀少,是契丹祭祀钱中珍罕品种。此鎏金钱曾被某些泉友名为“佛仪天象供奉钱”在某个网站上讨论。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前两年曾拍卖一品,成交价高达25000元。这里展示的四种契丹“禘祭”钱均是笔者自藏,希望大家喜欢。

泉痴山人2009-10-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