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日一钱之八十四:元 折五型大元通宝背梵文钱

(2008-10-16 00:07:27)
标签:

古钱币珍泉赏析

乱弹

人文/历史

诗词

文化

文学

文学/原创

笑对人生

杂谈

分类: 泉痴山人原创文章

每日一钱之八十四:

每日一钱之八十四:元 <wbr>折五型大元通宝背梵文钱西方梵音浴大元,官民同跪万佛前。

番僧敢冲贵妃驾,熏然气势搅破天。

赏赐无度银似水,供养奢靡钱如山。

国库民脂入私囊,大厦倾覆须臾间。

“大元通宝”背梵文折五钱,元武宗年间(1301——1311年)所铸。外径34mm,内径32mm,穿径10mm,厚度2mm。少面文“大元”二字大气雄武,似有瘦金余韵,背梵文四字为佛教四字往生咒语“毗迦兰帝”意为驱邪避灾,含义深邃,耐人寻味。    古印度梵文,不仅对藏文化,而且对中亚及远东文化和我国中原文化也产生过影响,“大元通宝”背铸梵文,是梵文对中国钱币文化影响的例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226年回师途中,灭掉西夏,1227年7月病逝,是年,其孙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的一个王朝。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强制推行不兑换的宝钞制,甚至多次禁止金属铸币的使用,使纸币成为其基本币制,所以,元代铸钱的次数与种类虽多,但数量并不多。元代铸币,钱文读法、文字及内容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有的钱上有蒙、汉两种或多种文字,但钱背铸有梵文的则仅此一例,它们证明元代钱币文化是以汉民族为主,兼容少数民族文化及古印度梵文文化融和而成。
      元朝是成吉思汗建立的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的主要部分,元朝皇帝名义上是各独立汗国的大汗,各汗国之间有一定联系;但由于元军的强大,广泛的驿站制度,促使了交通运输业发展并导致商业畸形繁荣,中外贸易与民间贸易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交通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及民族的融合,贸易扩大了通货流通。佛教的传播使供养钱激增,十害最终蛀空了帝国大厦的基础,元朝迈向了他的倾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