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小事产生的管理学联想

标签:
管理者戴明红珠子游戏系统财经 |
分类: 管理常识重弹 |
简单小事产生的管理学联想
五一,照例在书桌前伏案读书。
有一段值得记录的文字,赶紧取出一支水笔。谁知,这支笔让我双手沾满了墨水,显然取用了一支有问题的水笔,于是把它扔了,心想“反正不值几个钱”。换上另一支,又是一手漆黑,再一次扔掉,内心于是颇为郁闷。
洗手时不得不想:“水笔怎么都漏墨?”
把笔筒中所有的笔取出来,发现大多数的笔朝下的一端都沾上了墨水。原来,笔筒底端有一汪墨水,只有其中的一支笔是“罪魁祸首“,它的墨水漏进了笔筒,污染了所有的笔端。于是,我心平气和地把刚才扔掉的两支笔捡了回来,并洗净安放到整理好的笔筒里。
组织管理中此种现象常常有之。
管理者经常会意外地发现有的员工做错事,是个“坏”员工,就像我取用的第一支水笔。没有耐性的管理者往往轻率地把这位员工抛弃了,不重用,或者过段时间找个理由开了,就像我一样把第一支水笔扔进了垃圾桶,反正不是骨干,就像我扔掉的笔“不值几个钱”。
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我们也会发现有蛮多员工都“很笨”,就像我重新取用的第二支笔。管理者们恨不得开除一大批,只是实在招人也不是太容易,就忍了,将就着。
我倒建议管理者们借纠错的机会(如同我的洗手)好好总结一下,多问几个为什么。
员工都那么笨?问题在员工吗?就像我发现两支笔都漏墨,追究下来是笔筒底部有一滩墨水。企业的那“一滩墨水”是什么?往往是企业工作流程有问题,是具体的程序不细化,是依照程序的员工训练没到位,是企业的机制存在方向性的错误导致员工没有热情做好岗位的或手头的事。一句话,不是“这个”员工的问题,至少主要不是员工个人的问题。也许,真的有个把“捣蛋的”员工,就像我的笔筒还真的有一支漏墨了。但是,我的那支漏墨的笔也是我没有正确插入的原因,笔尖朝下容易漏墨,如果所有的笔尖都朝上,不至于有漏墨的笔,哪怕质量并不好的水笔。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员工,也往往是企业的氛围和文化存在问题导致的。
进而,想起戴明的“红珠子游戏”。在日本做过几百场企业高层干部培训的戴明,每次都会做红珠子游戏:一把有若干圆孔的铲子,插进一筐装满多颜色混杂的珠子,抽出时铲子的每一个圆孔带出一粒珠子,因此铲子的长方形盘面上夹上了一片各种颜色的玻璃珠子,但无论以什么自作聪明的方式铲取,整个铲子的盘面都会有数量接近的红珠子。戴明告诉包括丰田、日产在内的很伟大的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企业管理的问题是系统造成的。
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往往从很狭隘的角度去看待员工、“管”员工,不愿意从系统角度思考管理问题。甚至培训界很多“大师”也如此,尽支一些完全不以人为本的恶招,介绍一些可怜的潜规则,实在令人遗憾。
奉劝管理者们“认真清洗笔筒”,“心平气和地把扔掉的笔捡回来”,“一支支洗净安放到整理好的笔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