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吃饭

(2010-07-14 21:57:50)
标签:

食色

饭局

吃文化

禁忌

美食

分类: 心血来潮

谈谈吃饭

 

吃饭其实是不容易谈的。

因为吃饭事太大,古代圣贤都认为这是人的两大根本,“食色,性也”,或曰“饮食男女”。中国人一见面就问“吃了没有”,新加坡人对晚上飞抵的客人从来不问用过餐没有。吃,似乎成了我们的民族核心文化或文化核心之一。“吃亏”、“吃萝卜”、“吃豆腐”、“吃定了”、“干什么吃的”、“吃不了兜着走”、“吃不准”、“吃干饭”、“吃多了”,什么都可以与“吃”联系起来。古代雅士在吃的方面都非常精通,把吃写得比花儿还漂亮的文字有的是,尤其在繁荣昌盛的时期和言路禁锢的时代。

然而,我对吃根本就没有什么研究,干脆可以认为我是一个“吃盲”。我的圈子里的人,有的说我“吃,没品味”,有的说我“没有味蕾”,有的说我“好养活”,不一而足。不过,他们都很友善,没有一位冤枉了我。

我曾经跟朋友说起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在一间写字楼工作六年了,每次中午电话订外卖,都是说“要一份”,从来就不说要什么,什么样的都行,或者每天完全一样也可以。多数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也可以做到。在清华同方工作的那段日子,除了同事拉出去下馆子,每次我都随意要一个盒饭,都觉得挺好,没有选的必要。飞机上、火车上的盒饭,很多人都恨不得投诉,说“太难吃”,我绝对没有意见,每次都“很好”,只是偶尔觉得有些贵。今日,已经小康了,就连贵的念头也没有了。

倒是我的太太经常很费周章地找地方吃饭,不怕得罪她,我实在很难理解。甚至觉得跑那么远吃一餐饭,犯得着吗?很难理喻。至于为了吃一次“海底捞火锅”,有时竟然要排队两个小时以上,我不禁要疯了,我还担心她们会疯,谁知她们竟然那么悠然自得,真是捉摸不透。有一次,我们出差回京,下飞机是晚上八点半,她提议去“海底捞”,我很不愿意,但觉得为了吃饭挑起家庭争端没有必要,也就答应了,但当一对傻瓜拖着两个行李箱九点钻进火锅店,我就后悔得断了肠,却因为驷马难追只能忍了。

每次和太太在外面吃饭,太太从来不问我吃什么,因为问了也白问,我真的说不出我喜欢吃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不吃,只要能端上餐桌的。所以,恋爱的时候,她咨询我“吃什么”,每次我都说“你点你愿意吃的,点你喜欢吃的,多点几种,吃不了的就算帮我点的”。天长日久,她每次就不用再多一个程序问我了,把我看成她的“A'”就行了。

轮到我做东,朋友就遭殃了。我每次只能按照以下几个原则点菜:菜的个数是人头数加一、荤素各半、必有也只有一个汤、喝酒来几个凉菜(个数是热菜的一半)、人头饭、大致多少钱一个人的标准。有女客可能增加一点思考,比如养颜啊,补血啊,而且心理同时还在想,“不过是一个自她安慰罢了,鬼知道有什么作用,炖鸡不把鸡汤先滤干再加水烧就算不错”。有一次,一位曾身为副部的老先生到我办公室坐,中午到了,正在为难之际,老先生说“让人买点水果、饼干来,我们别出去吃饭了。耽误时间。”真是知音啊。

这些年,在外走穴,当然都是人家招待,他们总是找“特色”,实在多此一举,吃什么对我这种人都一样。特别是为了给我留下“好吃”的印象太难,跑那么远的路,只会让我叹息、焦心。到今天为止,我不能说“吃遍全国”,至少也吃过30个省的300多个城市,不能说“吃到全球”,但也尝过10多个国家的30多个地方。老实交代,没有一次的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不懂得吃,大概和过去的穷苦有关。最早的十八年每天都很难吃饱,怎么轮得到挑吃?印象中,那十八年就没有一餐饭想过吃什么菜,真正是纯粹的吃“饭”啊。总结自己的“吃饭人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没得吃、拼命吃、小心吃、不敢吃,现在处在第三阶段“小心吃”,吃饭的主要问题是日益提高的饮食标准和胡乱吃会吃出问题来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对于吃,我接近于漠然的态度。我甚至认为,人是不需要吃那么多东西的,更不需要吃那么多品类,甚至每天三餐一会儿就“吃饭了”,一会儿又是“吃饭了”,太麻烦。大概是造物主设计有误啊。也许是宗教的学习,也许是对“天”的敬畏,现在除鱼虾以外,肉类渐渐不爱吃了。当然,还没有素食,更没有皈依,如果某餐饭只有肉,也能吃饱,至少能吃到不饿。每个月,我会选择一个日子24小时完全不吃,算不上“断食”,只能叫“辟谷”,喝点水,吃一个苹果。事后觉得神清气爽,五脏轻松。

吃,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或问:今天,你为什么要写《吃》?答:很多东东不能写,不写《吃》,难道写《性》?可别为了几个字,把自己写到局子里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