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传华《对汪中求老师的记忆》

(2010-07-11 11:18:11)
标签:

教育

讲台

编者

辩论会

熊传华

校园

分类: 家、家人、家乡

对 汪中求老师的记忆(二则)

熊传华

 

    汪中求先生是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

    1989年的时候,汪老师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我印象中,汪老师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年轻老师。喜欢文学。好像搞过一个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文学社一类的学校组织,叫“浪井”吧?可惜,当时我对文学真的没有什么兴趣,没有加入。(当时,这个文学社的名字叫“昙花”,创办时就认定只要能有美艳的一段就够了。——编者注)

    汪老师上课与其他的老师是不一样的,他上课的时候会讲一些课堂以外的的东西。比如:他会问我们:你们会不会看一本好书,看一个通宵?是否喜欢练习武术?

    我们所处的时期是应试教育盛行的年代,那时候的大学生工作分配出现困难。同学们都感到很茫然。大家更很厌恶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所以我们很喜欢他的讲课方式。记得当时还有一位地理老师,叫王军,也会给我们上课时讲一些课堂以外的知识。两位老师都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大家每天都盼望上他们的课。

    汪老师教我们的时间不是很长。好像就二个学期吧。后来这批年轻的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都离开了云山中学。

    记得汪中求老师在离开我们学校之前,参加了云山企业集团的一次辩论会“抽烟有害健康”。汪老师是辩论反方。没想经过激烈的辩论,成为了获胜方。于是,汪老师的能力得到集团领导的赏识,没多久就提拔到了集团工作。(到集团当老大的秘书,应该说不可能因为一次辩论会。这件事,除了副厅职务的老大钱总本人,还有办公室主任张家威、中学书记左宝荣都是有恩于我的。——编者注)

    后来,听说汪老师辞职下海了。从此,很久没有他的消息。

    那时和他弟弟还比较熟悉,知道汪老师在南昌工作,做节能灯的销售。是他们把第一批的节能灯带到云山市场。当时,节能灯还是个新鲜事物,大家都持怀疑好奇的态度。

    又过了几年,好像是98年吧?我也去了广东打工。听朋友们说汪老师在东莞工作,工资待遇非常的高。有七八千呢。那是我的工资是才1000元左右。(第二次下海基本月薪就是9000元,后来做到年薪60万。——编者注)

2004年的时候。我在南京工作。有一天,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周云华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们中学的老师现在成为了畅销书作者,书名叫作《细节决定成败》。我问是哪位?他告诉我,是汪中求老师。

 

我上高中时,迷上了无线电。没日没夜的玩,荒废了学业。但当时却是学校里一个小小的“名人”。有一次,在课间,汪老师问我:“听说你无线电搞得不错,是吗?”我说:“你有吗?”(其实,是想说,你有这类得书籍看吗?当时到了痴迷的地步,一听到无线电类的书就想借来看,结果这句话是说得没头没脑的)。老师听了很生气。说:“你怎么这样讲话!”就进了教室去了,再也没有理过我。可能是觉得我不会讲话。可我当时就这水平。可能是没有参加文学社的缘故吧,哈哈。(还真不记得不再理会一个学生的事情,至少不会因为一次对话。我的印象,自己出道以来,从未而且不可能那么小肚鸡肠。——编者注)

还有一次,汪老师上语文课。那天正好我值日打扫卫生。下课了,我在擦黑板。看到老师的教案放在讲台上。就拿起来顺手一扔,扔进了讲台抽屉里。抽屉腾起一股灰尘。

上课了,老师找不到教案。就问大家,你们看到我的教案没有?诶,教案到哪里去啦?全班只有我知道,却不敢回答。那是我第一次干这种无聊的事情,当时也是觉得好玩。

问了几遍。现场气氛有点尴尬了。我真想站起来说,就在讲台里。可是,我不敢。后来他终于在讲台抽屉里找到了。补充了一句:“谁干的?恶作剧!”当时,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呵呵。

 

九江,亲爱的 2010-03-09

老爸为我写春联 2010-0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